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滿盤皆輸 所為何來(陳文茜)
2012/05/10 10:01:31瀏覽168|回應0|推薦1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orum/20120428/34191931

20120428

 

證所稅真的如財政部長劉憶如所言是一場正義之戰嗎?

 

首先,我們每個人包括總統、行政院長、部長都得建立一個概念,正義從來不是單一面向的概念;你以為的正義,往往帶來的是非正義的結論。正義不是直覺;這是許多人閱讀歷史、經濟史、戰爭史以及哈佛大學教授Sandel「正義:思辯之旅」一書得到最重要概念。

 

世界上不是每一個國家皆課徵證所稅,亞洲四小龍香港、新加坡沒有證所稅,南韓證所稅課徵基準高達一億美元,也就是股市獲利三十億台幣才需繳交證所稅。

 

美、英、德、法等國皆課證所稅,但美國對長期持有與短期投機雖分離課稅,但「長期」定義僅一年。台灣財政部版本卻認定「五年」才算長期,行政院為德不卒,僅略降為「三年」。

 

美國股市在全球金融地位,比起台灣豈止「101」高度差距;台灣追隨美國制度也就罷了,但其論環境成熟度、全球資金參與度、專業投顧及分析師水平,台灣憑什麼訂比美國還嚴苛的制度?根據統計,台灣股市約7成為散戶,約5成為菜籃族;進出股市的短期投機約為美國成熟市場810倍。

 

為了導正市場穩定度,財政部藉由課證所稅鼓勵「長期持有」可減免一半,本是一件好事;但財政部對長期的定義居然高達五年,舉世之冠。

 

如今市場整整量縮二十天,證所稅沒上路,市場交易量已萎縮近半,原想充實國庫,結果本已入國家口袋的證交稅都少了一半,賠了夫人又折兵;尤其嚴重侵蝕台灣金融市場國際競爭力。

 

--------------------------------------------------------------------------------

 

減稅未必稅收減少

 

於是我們有一名傑出的證交所董事長薛琦在國際招攬亞洲企業或台商回台掛牌,另一端卻製造一個國際少見的嚴苛證所稅扯後腿。

 

香港不課徵證所稅,財政收入就破產嗎?這點財政部長劉憶如比我更熟,過去她一直是減稅主張的擁護者。減稅未必等於稅收減少,雖然直覺上如此,但它帶來更多民間資金,反而活絡市場,間接使財政收入增加。加稅是否等同正義?劉部長比任何人都知道答案。

 

1929年大蕭條後美國升息又加稅,加深經濟更大衰退;歐洲目前採取緊縮政策,且加稅,導致英國已正式宣布進入恐怖的「二次衰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一年前即警告,這種加稅,短時間可穩定債市恐慌,但經濟將陷入螺旋式經濟惡化。

 

他的預言,不幸言中。法國剛舉行完第一輪總統大選,極右、極左勢力驚人崛起;希臘納粹黨聲勢高昂,56日兩國都投票;荷蘭政府撐不下去,總理辭職,解散國會,九月進行改選,極右反移民政黨也是銳不可當。政治回過頭來,吞噬原本穩定歐洲經濟的架構;一場完美風暴正在形成。

 

證所稅已衝擊市場

 

需要我提醒嗎?美國聯準會面對此景,425日措詞謹慎的柏南克宣布美國一旦市場有所改變,Fed將「毫不遲疑」購買美國長期公債,也就是市場俗稱的QE3

 

謹慎、步步為營、不為討好、不為民粹、不為輿論左右、堅持權威的經濟學涵養,柏南克知道全球經濟的脆弱,他不會讓美國重演「二次衰退」。

 

一個政府是整體,而一個國家的經濟只是全球經濟的一部分。政府漲油價有不得已的國際油價因素;漲電價有歷史背景、有產業轉型及節能減碳的考量。但當全球經濟二次衰退陰影襲來,中國大陸最大貿易夥伴受歐洲拖累出口、經濟可能再探底下滑時,台灣政府各項加稅政策可否緩一緩或合理一點?

 

尤其證所稅制度,如此粗糙,美國尚可扣抵過去三年虧損,財政部一句「不溯及既往」就把國際制度扔在河裡。證所稅已衝擊市場長達二十天,政府官員切忌過度傲氣,把所有聲音當成既得利益,抓住一句話並無限上綱成「最高正義」。

 

那不是治理,而是街頭口號,「所謂賺五百萬為何不用繳稅」,正如同過往外界批評「高科技公司為何始終免稅」一樣;最終股市沒有動能,投資人不分大小一起虧損,上市公司無法籌得更多資金研發,政府也拿不到原本「異想」的稅收。滿盤皆輸,所為何來?

 

<我的陳文茜>作者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DER&aid=64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