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商戰(陳文茜)
2011/12/23 11:20:51瀏覽76|回應0|推薦1

2011 0122 

 

最早使用「商戰」一詞,有一說源自曾國藩。據曾國藩的分析,鴉片戰爭前後數十年,歐洲人引進中國的是一種新戰爭模式;商人如同戰士,商業在國家間的征戰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鴉片戰爭之前,歐洲商人期望中國皇帝乾隆開埠通商,老皇帝以特使禮儀不符皇體為由,一舉揮絕了英皇使節團開放的要求。當時英國人必喝下午茶的典雅習俗,使花花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乾隆這一揮絕,離他駕崩僅6年,卻埋下46年後鴉片戰爭爆發,也命定中國在他死後不到半世紀,一寸一寸失掉了大片江山。英國的商人結合世界最強大的帝國軍隊,染毒了大半中國;兩國貿易從馬戛爾尼使節團離開熱河(1793.9.21)見乾隆那一天算起,不到40年,從大逆差變成了大順差。而且英國人原來上癮成迷的只是中國茶,中國染上的卻是要命的鴉片之毒。

曾國藩口中的商戰,後來隨中國幾近覆滅已非歷史主角。直至2001年一本書問世,以中國為商戰對象的話題才又再次啟動。此書就是李登輝奉為聖典的《中國即將崩潰論》,作者為美國保守派學者章家敦。他的經濟預言,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雖成為笑話;但本質上此書反映華府保守派把商戰矛頭從日本轉向「中國威脅」,卻是重大且明顯存在的政治現實;北京無法忽視。

 

 

美印鈔禍害他國

胡錦濤2011年三日訪美行程,顯然對於這一大套新「商戰」,有備而來。他與歐巴馬密室會談公報,共約30條,其中16條皆著重於經貿。胡錦濤在出發前充分地認知中美商戰的本質,他帶來驚人的採購單,從波音買起,買到歐巴馬的故鄉芝加哥企業。所謂「中國威脅論」,不過就是這些軍火商、飛機公司、農業遊說團體支持的智庫所發表的輿論嗎?商人是主角,學者、國會議員、乃至總統,都是配角。

胡錦濤在這場商戰中,也不完全扮演聖誕老公公角色。出發之前他有備而來先行接受《華盛頓郵報》與《華爾街日報》專訪。我閱讀了記者與他答問的全文,不只是報紙刊登摘錄的專稿。當美國記者詢問如何度過「國際金融危機」(其實是華爾街崩潰論)時,胡錦濤立即反攻指出現今國際金融體系不足以規範及紓困解決危機。也就是1944年二戰結束前一年,布雷敦森林協議44國共推美元為世界貨幣,以135黃金為前提確立美元主導世界經濟的地位,並因此成立IMF及世界銀行,這個體系已節制不了金融災難,因為主導者本身就是災難製造者。胡錦濤並代表G20開發中國家講話,如今通膨來臨,當時幫助全球度過2008金融危機的新興國家,現在都成了美國寬鬆貨幣美元大幅貶值的通膨受害國。

美國記者再傻傻地追問胡錦濤人民幣升值議題時,胡錦濤便直接挑明美元貶值擾亂世界經濟。其實1973年美國以它世界貨幣地位宣布美元脫鉤黃金,且規定全球石油、糧價、礦產皆以美元計價;結果2008年華爾街大衰退,全球容忍挽救美國經濟,聯準會大印鈔票。但受害的,卻是全世界,至今未歇。

2011年全球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美國經濟溫和復甦,美股將大漲,2011是「美國的一年」。多麼諷刺,同時間上證指數跌破2700點,為了抗通膨,中國必須更大幅度緊縮貨幣;同一時間雪在上海、廣西、湖南紛飛,廣州車站「春運專列」也正啟動。車站下著寒雨,民工凍著排隊等數天,人生就是這麼一樁奢望,一年想回家團聚一次。黑壓壓的人群,預計今年全中國春運客流量28.5億人次,他們離鄉背井沒親沒妻血汗打工一整年,手中攢的人民幣,買糖漲了3倍,買貨改善家中生活全漲了3成以上…,華府那些開大車的章家敦及國會議員們,看到這些景象,不覺得「美元與華爾街之崩潰」禍害竟由他們承擔,世界真的太不公平嗎?

 

 

作者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DER&aid=5958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