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多說善語不言惡語 ◎王瓊慈
2015/06/26 08:41:54瀏覽185|回應0|推薦7

多說善語不言惡語 ◎王瓊慈

2015-06-26更生日報
有人常說上帝造人眼睛、耳朵都有兩個,嘴巴卻只有一個,就是要人多看多聽少說話。俗諺也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語言是人溝通最重要的媒介,卻也是挑起爭端的起火點。所以弟子規教育子弟:「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從語言的品質中規範行為,守信少言,不詐欺不狂妄,不巧言令色,不說髒話,不講俗氣浮誇的語言,依然是以恭敬優雅為上。 
世界上最富有的華人,香港商人李嘉誠向兒子透漏:「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守信。」可見不管世界如何變化,傳統美德仍適用於現代,守信的人,邁向成功的機會必定較大。 
自古至今,做生意商譽是最重要的,最近台灣食安問題不斷爆發出黑心廠商製造黑心食品,引起全民恐慌。光是二○一三年以來,從食用油添加低成本葵花油及棉籽油混充,添加銅葉綠素調色開始,幾乎一兩個月就爆出食安問題,包括肉、蛋、茶葉、豆干、麵包、水產品、塑化劑、蔬菜農藥殘留……等,全國上下不知如何吃才心安,整個食物商界無法被信任。 
餿水油的事件剛發生時,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曾經在遠見雜誌上寫過一篇《誠信,台灣失去的基本價值》,提到台灣「現在有太多的人視誠信為無物。」現在的台灣社會,言而無信,欺上瞞下,政治人物選舉前後胡亂開支票,詐騙集團橫行,媒體常爆料,空口無憑造謠生事,網路鄉民尖酸刻薄的留言,這些混亂的現象,都源於語言無信,未加思考多言惹禍,狂言亂語不節制。 
一個失去美好語言的社會,人心無法獲得安全感,人心不安則亂象橫生,整體社會無法向上提升,人心道德沉淪,急需力挽狂瀾。不管是家庭、學校或社會,應該還給大家一個守信、優雅、不欺不騙的語言環境,多說善言不說惡語,切莫讓喧鬧詐騙的聲音充斥耳際。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omyccwamg&aid=24997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