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4/10 06:57:48瀏覽276|回應0|推薦3 | |
春耕盼豐收 113.4.10. 青年日報副刊 春天的訊息傳送在春耕的田野裡,插秧播種就是為了收成,才能照顧一家老小。為讓家人溫飽,農人們努力對抗料峭春寒,播下希望的種籽,辛苦耕種,只為來日的豐收,讓全家人靜享富足的日子。人們憑藉著勞力付出,換取每日生活所需,社會分工,各司其職,服務他人,百工百業互相支援,建立祥和的社會,期待賢能者為國家擘畫,帶領社會走向富足的康莊大道。 《禮運.大同篇》是百姓期待的理想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總歸一個觀念,百姓其實只想安居樂業,平安度日,為何自古至今,許多國家陷在窮困之中,百姓怨聲載道?大同之道必是不容易實現的,否則怎會只有極少數國家能達到這個境界。恐怕是源於人性的貪婪,無法如日月無私無怨遍照長空。 有人想歸居田園,卻因為離開官場無人依憑,反倒被地方惡霸欺凌;有人拋下一切歸隱山林,一有機會離開隱居重新入仕,又會被人譏笑。如南朝齊人周彥倫,初隱居於鍾山,後出仕為縣令。後人孔稚珪過鍾山草堂,作〈北山移文〉:「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譏諷周顒隱居不終,中途改志。而關於出仕為官這件事,因為價值觀不同,對人的評價也有異。如果心繫家國百姓,能為民服務,為眾人爭取福利,當仁不讓,也是值得敬重的情操。 有人坐享其成,德不配位,有人終生勞碌,心懷天地,各在其位過著屬於自己的人生。讀著古詩文,反照出社會階層的心態與目光,也讓自己反思,對上對下,自己是否盡了責任義務,看見不公不義之事,更應勇於挺身而出。 春天來的時候,該耕耘就要及時,作為一個公僕就該戮力為民服務。家人有家人的盼望,百姓有百姓的期待,我們希冀生活幸福,也被期待奉獻心力,但願人人都能扮演好自己多元的角色。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