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5 忍辱波羅蜜,非忍辱波羅蜜
2010/03/03 23:09:42瀏覽761|回應0|推薦20
金剛經讀經淺得 35 忍辱波羅蜜,非忍辱波羅蜜--愛徒老師

經文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同理,依「不住」義,忍辱者,面對他人的怨罵而不取、不捨、亦不染著。連辱的覺受都沒有,甚至連「忍辱」這個名詞也都不住。

所謂不取,如四十二章經,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所謂不捨,遭遇怨罵並不逃避,而是坦然面對,等待對方說完如四十二章經,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不染著,被惡人謾罵而不受,無憶,無有被辱罵的覺受。甚至連「忍辱」這個名詞也沒有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悔,禍必滅己。 

所以佛舉自己的例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綜上所知,第一波羅蜜非為次序上的第一,因眾生心有八萬四千,即有八萬四千對治方便法,能合用的皆為第一波羅蜜。忍辱波羅蜜亦是如此,忍辱是個法,但實為心作,故曰非忍辱波羅蜜。各種法皆是真如自性起念,所以不要落入法相名稱及方便上的差異分別中,要知道一切皆唯心造。

願以此功德       回向法界諸含識

一念霜融悉清淨      同證無上道

隱士合十頂禮敬安祝福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dfreedom&aid=38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