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聽聞「鬱金香」一詞,
是童年時閱讀的由法國大仲馬的
《黑色鬱金香》小說
改寫的兒童故事書。
但那時只有從書中圖畫
見識到鬱金香的花容,卻
未曾親眼見到真實的鬱金香。
後讀到詩仙李白寫的
一首詩<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
中國古代唐朝就有鬱金香嗎?
別太訝異!
「舉杯邀明月」的李白在此詩中
所指的能醉人的「鬱金香」,
其實是用一種叫「鬱金」
的薑科香草植物去浸泡酒,
所散發出來的醇濃美酒香味,
並不是現在我們常可見到的
外型像酒杯造形的
百合科花卉 ----「鬱金香」。
對鬱金香最深刻的印象,
則是在美國讀研究所時。
乍暖還寒的春天,
鬱金香及其它球根植物
(蕃紅花、水仙花及風信子等)
的嫩葉,悄悄然的
從雪地裡鑽了出來。
而等待新葉冒出土來,
長出花蕾,綻放美麗,
曾有著充滿期待的喜悅。
鬱金香,是具鱗莖的
多年生草本花卉。
在歐美每年3一5月
是鬱金香綻放的季節。
花兒的球根經過夏季的休眠
與秋冬冰雪的封藏,宛如從
養精蓄銳的潛沉中
漸漸甦醒了過來,
萌發新芽、伸展莖葉,
大地重現出一片生機盎然,
花開繽紛燦爛。
生命力的醞釀與迸發,
是令人驚訝與歡欣的!
而提到鬱金香,
現在常會令人聯想到荷蘭,
尤其名聞遐邇的庫肯霍夫花園。
而荷蘭鄉野間
遼闊壯麗的鬱金香花田,
更是我心中十分嚮往的景致。
但最早種植鬱金香
的國家並不是荷蘭。
鬱金香最早源自於歐亞大陸,
十六世紀末由土耳其引進荷蘭。
鬱金香的學名Tulipa,
即是來自
土耳其語「美麗的頭巾」,
意思是指鬱金香像
包著頭巾的少女一樣美麗。
鬱金香至今仍是
土耳其、荷蘭的國花。
鬱金香一般適合生長
在冷涼的氣温中。
台灣氣候較為溫暖,
並不是鬱金香
最適宜的成長環境。
台灣常見的鬱金香球根,
大多從荷蘭或日本進口,
維持零度低溫空運來台後,
多在有溫度控制的溫室、冷藏室
或培植室中栽培到花苞出現,
再移植室外;
或是只有在較寒冷的冬季
或高海拔的地區才能夠生長。
農曆過年前後,
桃園市桃源仙谷、
台中中社觀光花市鬱金香花季、
南投杉林溪森林生態度假園區、
台北陽明山的花卉試驗中心及
2018士林官邸鬱金香花展等
都有球根花卉熱鬧繽紛登場,
爭相競艷、吐露芬芳,
浪漫的異國風情洋溢著。
鬱金香,一球根一朵花,
線條簡單,但花色卻頗豐富,
色系及品種也相當多樣。
有單色、雙色、多色;
白、粉紅、紅、橙、黃、紫及
各色鑲嵌、鑲邊或斑紋等;
或浪漫,或純潔,或熱情,
或開朗,或神秘,或高貴。
有常見的傳統單瓣
杯狀花型、百合花型,
重瓣層層疊疊似牡丹的牡丹花型,
也有罕見的花瓣像鋸齒、蕾絲、
羽毛般的羽狀花型等;
推陳出新、變化多端的
品種培育,令人不禁要讚嘆
創造與化育的巧手慧心。
鬱金香也擁有
「花中皇后」的美稱,常被用來
象徵「神聖」、「勝利」、
「幸福」和「美滿」。
鬱金香花語:
愛的表白、永恆的祝福、
慈善、名譽、美麗、
高貴、聰穎、神秘......
春日賞心悅目的園區花景,
花開最盛鬱金香。
多彩多姿的朵朵芳馨,
高雅挺拔,燦爛奪目,
似在
歡欣的舉杯祝福,
以喜悅的心
迎接豐盈美好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