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1/29 16:34:44瀏覽1091|回應2|推薦0 | |
胡老鈞鑒!
您老的學問太好,痞瘋不及,感激指導,但術業有專精,您老對痞瘋研究範圍的看法,類如「一來世界目前人口過多;二來「選擇」不生育子女的也大有人在;三來「選擇」不結婚成家的也大有人在。這些「選擇」其實大概也是由生理結構或社會制約造成。」,痞瘋就不得不略述己身之管見,尚請您老多多賜教! 世界人口過多主要發生在第三世界,全球工業化家國無不面臨絕種問題,少數所以可以維持,則完全拜移民填補,事實上,現在連移民與非洲等第三世界家國都開始受影響,中共強制性的一胎化政策在經濟發展地區之所以尚能維持,幾乎完全是因為大家根本就不想或無法或無能生育造成。 胡老太忙,大概從不看痞瘋對此方面之文章分析,「選擇」不生育與不結婚成家雖大有人在,但不代表這是正確甚或自然願盼,這個不當選擇造成人口老化、生育率降低,未來青年必須扶養眾多老年人口,所謂生之者寡,食之者眾之社會末世現象,近來德國瑞典的經濟危機與此均大為相關。 再者,現代人不生不婚大部分是果而非因,這主要是西方極端個人主義及因之衍生的不當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發展所造成之惡果,因為人類是群體合作的,只考慮個人的社會必然會出狀況,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也非常簡單,女人具生育能力,男人毫無辦法,女人懷胎十月,因此母性特強,女人身體柔弱,所以適合主內,這些都是基本的道理,可是近一二百年之資本家,卻為了廉價勞工,將婦女誘惑至職場,政客再加以配合,想賺取女人生養育照顧外之剩餘一丁點價值,要女人事業家庭兼顧的兩頭燒,女人怎是笨蛋,當然要追求男女平權,要男性分工家事,並且放棄生育的天生任務來對抗,如此簡單罷了! 所以這些「選擇」完全不是由「生理結構」造成,而這種「社會制約」也全因西方強勢個人主義文化所演變,所以同性戀傾向當然會影響一個社會的穩定運作,因為他不「養兒防老」,那將來誰養他,到底是情慾重要還是生存與社會正義重要,養兒防老絕對是生物生生不息的正確觀念,現代政府不過是將之社會化,但未對不生不婚的人加以懲罰,才造成他們的有恃無恐,他們有沒想過他們是怎麼來的,他們來到世上,就當為下個他們盡力,否則就是自私,孟子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絕對是真理,否則今天胡老與痞瘋怎能在此論理。 為何往昔同性戀問題少,現在困擾多,簡單來說就是個人主義之縱容,再加上不生不婚造成生物愛戀孤寂等現象之反常發展,是故生物學家和社會學家當然研究不出結果,要知道痞瘋之家國主義,家主政治幾乎是全球首創,目前痞瘋自認幾乎是全世界對此問題看得較清楚的一位,這不是痞瘋自誇,而是事實! 同性戀本是極少數的反常現象,尊重他的存在是應該,但如若反要加以莫名其妙的宣揚,當然讓反常變得快要正常,胡老未見同性戀之傳播,痞瘋甚感奇怪,李安已經沒腦袋的兩部片子了,同性戀的遊行、婚戀、書籍、書店,太多太多被媒體傳揚了,這還不可怕嗎! 胡老要知社會上共識之不當宣揚,是可以在家國法律下加以適度禁止的,類如菸酒、顛覆家國、色情與黑道等的「廣告」,在瑞典連種族歧視的「言論」都是違法的,納粹結社在歐洲許多家國都被禁止,痞瘋當然主張言論自由,但一個家國如果在家主的程序下,對某些危害社會之不當宣揚加以適度規範,這應該是可以接受的,到底世上不可能有絕對的自由! 光講人權本來就經不起考驗,全球沒有家國真正做到過,也絕對不可能做到,人生而不平等本是事實,家權其實才是真正人權之起碼保證,沒有家權,何來人權,瑞典政府曾想直接跳過家庭來照顧個人,已經開始走回頭路,因為沒有家庭又何來個人呢?所以如果社會終於認識到同性戀與黑幫一樣,是違反社會與家庭價值的,那麼照胡老所說,是否大眾也應該尊重黑幫的「集會、結社、言論、以及人身自由和權利」? 藝術與文化如果能夠與社會脫軌,那為何其他領域就不能,得到市場流行文化認同,並不就代表正確,因為任何改革與社會運動的起源都是由一人或者數人之導引開始,每天為三餐忙碌的社會大眾多數是隨波逐流盲目的,所以需要基督教的先知,國父的先知先覺者引領,易流於情緒化的藝術與文化工作者,甚少據此政經社批判與改革能力,如果讓他們引導社會發展,那可是太危險了! 人性議題如果讓自然法則決定,人類的傳統、習俗、法律、宗教還有必要存在嗎?人性有高貴與骯髒的許多面向,自古聖賢就是在論述教忠鼓勵人民往人性的正面發展,否則怎有性惡性善的不同說法,否則怎會要求教育來改變社會;社會價值亦無法全由公論決定,公論有時不見得正確,市場機制也是可以導正的,讓市場決定社會價值,那政治家何用,學者何用? 痞瘋話多,就到此結束吧!請學長,請您老多與指教! 痞瘋 謹拜 人口老化 本世紀最重要社會課題 法新社巴黎十二日電∕郭昭澄編譯 世界人口的演變並非一直如一般普遍接受的看法,「法國人口研究所」(INED)人口學家暨巴黎「拉維烈特科學工業城」策展人畢松在此為讀者解答三大疑點: 問:我們活在一個人口爆炸的世界? 答:不對。世界人口仍在快速增加中,但卌年來已進入減速階段。減速的速度比我們預測的更快。我們估計至二○五○年世界人口將達八十至九十億,但在一九五○年人口學家卻估計至二○五○年可望達到一百五十億人。人口學家本來以為需要一段時間南半球國家的出生率才會開始下降,但自六○年末期起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的出生率已開始下挫,生育率下降的現象現在已漫延至非洲。 問:富裕國家的人口不斷老化,然而窮國的人口還很年輕。 答:生育率下降和人類平均壽命延長導致人口老化,此現象在北歐國家早已出現且還在持續中。不過南半球國家也將有相同問題,其中部份國家已開始出現人口老化現象。人口老化是全球性的,將是本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變化課題之一。真正的挑戰在南半球國家,其人口老化速度將會比北半球國家更快速;而且南半球國家的家庭團結正在瓦解中,卻沒有集體團結來接班。 如果要避免南半球國家的成人在苦難中生命,就應趕快催生集體團結。 問:法國的人口成長率有賴移民注入新血。 答:法國人口能夠達到六千萬人以上,有部份是移民的功勞。法國在五○、六○年代需要大量勞力,於是招徠移民。 一九七三年首次石油危機後法國關閉就業移民的大門,移民人數大幅縮水。在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和六○年代,移民潮貢獻了一半或四分之三的人口年成長率,但最近幾年僅貢獻五分之二。移民的平均生育率只比法國出生的婦女多出半個小孩,下一個世代的移民生育率將和平均值一樣。 【2005-04-14/歐洲日報/5版/法國新聞】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