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夏末的合歡山群( 1 of 5 )
2015/11/26 23:12:14瀏覽857|回應6|推薦106

閤家首遊, 上山途中

序:

在 生活點滴 分類 ( 合歡山的往日情懷 系列 ) 以及 山林旅人 分類 ( 奇萊的身影 系列 ) 文章中, 曾經貼過許多從 合歡山區 眺望遠處的景觀, 那些照片也是從許多年間的不同上山趟次, 還有不同季節拍攝的照片, 四處拼湊而成, 比較不完整.

從早年的個人到兩人前往 合歡山, 之後再加上兒子, 後來又加上 大女兒....直到, 首度帶著小女兒 ( 這算是合歡山區首次 " 五口到齊 " 的高山之旅  ), 因為是三個小朋友們全部都能夠上山的首趟家庭高山旅途, 比較有其紀念性 ( 尤其是對於 小女兒 而言, 雖然兄姊們在更早之前都已經去過數趟了, 不過先前幾趟都只是路過 合歡山, 也沒有露營或是山區過夜 ), 因此獨立寫出這趟首遊的系列.

註: 帶著年幼小朋友前往高山地區, 因為小朋友們的表達能力與生活經驗還不足, 許多高山反應所造成的身體或是精神問題, 都必須特別注意與小心, 如果有任何身體不適, 都可能是因為 " 高山症 " , 狀況嚴重的話, 可能造成 肺水腫/腦水腫, 甚至於可能危急生命, 千萬要小心.

另一方面, 台灣高山的氣候可能快速變化, 可能從清爽舒適的氣候, 迅速就變成看不見遠處的漫天大霧甚至於大風冷雨, 如果事前準備不足 ( 路線/衣物/裝備... ), 都可能造成危險, 即使是登山的落差/高度與步程距離都不算遠的合歡山區, 還是得注意安全 --- 合歡西/合歡北/合歡東...甚至於 合歡主, 都曾經發生過某些意外, 造成失蹤甚至於死亡的案例, 許多旅遊照片可能是豔陽高照與藍天, 終究, 那只是各種氣候狀況裡面的其中一種而已 ( 大霧大風大雨, 基本上也沒人會拿相機拍照, 因此, 絕大多數的旅遊登山照片, 都是藍天白雲, 千萬別以為好天氣是理所當然 ).

上到高海拔山區, 離開公路走入野外地區, 連大人都可能因為氣候差而吃足苦頭, 小朋友就更甭提了, 因此, 各項安全準備依舊屬於必要 ---- 石門山/合歡尖山/合歡主峰, 基本上應該算是還好啦, 合歡東 落差較大, 地勢較陡峭, 小心摔跤, 合歡北 距離更高較遠, 天候差或是大霧要小心路徑與方向, 避免迷途....合歡西 嘛, 即使年輕力壯都是又高又遠 ( 一般需要 10~12 小時的漫長路程 ), 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兒童不宜. ( 某些 狼父/虎爸/虎媽 那種特殊家庭不談, 簡直虐待兒童 )

這是 小女兒 幼稚園畢業的暑假, 準備進入小學階段, 七月下旬, 已經算是夏季末了吧 ( 雖然平地到了十一月份都還很熱, 台灣也根本沒有什麼秋天 ), 反正就是蠻難得的騰出幾天的空檔, 三天兩夜, 帶小朋友們到高海拔地區晃一晃, 露營, 兩個高山的夜晚, 中午之前就出發, 到達山區已經接近傍晚, 次日完整的一天, 第三天中午之前下山, 嚴格說來只是兩天半的旅遊, 實際在山區的時間只有 40 餘小時, 不過, 也算是很難得了, 至少, 三位小朋友們齊聚的首趟高山旅遊, 還登上了三座名列百岳的高山 ( 首座 合歡北, 3422m, 次座 石門山, 3237m, 第三座 合歡東, 3421m ).

咱們家是由 新竹 出發, 另外有位台北友人聽聞之後, 也想要跟著上山走走 ( 曾經帶他數趟前往新竹許多山區, 合歡山區 屬於他們參加的首趟高山旅途, 後來的幾年間又增加許多趟, 蠻喜歡跟著咱們家走的半陌生朋友, 呵 ), 首日上山, 因為路線明確, 因此各自開車前往, 約定在預定的紮營地點碰面, 因此, 上山路途就是自己家人而已.

當時尚未有 國道六號, 必須走平面的 14號 道路, 經過擁擠又有 一大堆紅綠燈 的 南投草屯 街道, 好不容易穿越熱鬧街區之後, 再轉往 國姓 方向, 之後再穿越 埔里 地區的無數紅綠燈, 才能開始前往 霧社 的山區道路, 前往 合歡山 的路途, 真的是又臭又長 ( 比起 國道六 通車之後的話 ), 遙想當時只要一逮到兩三天空檔, 就拼命往合歡山衝的日子, 而且路程還比近幾年更辛苦 ( 至少單程要再增加一小時甚至更多時間吧, 從未真正去算過, 因為每趟都只想著儘快衝到山上或是返程心中趕著回家 ), 尤其多數旅程還特別喜歡選在四野無人的深夜出發 ( 蠻討厭全台各地, 到處都是擋路的龜車, 明明路況就能夠開到 40 或50, 卻一路只開十幾 20 或是更慢的都有, 而且極度缺德, 佔著道路中央, 死都不讓道那種的, 走遍全台各地, 遇到這種駕駛人的數量簡直比蟑螂老鼠還多, 在遙遠又難以有機會安全超車的山區道路, 最討厭這些路障, 因此都只能在 " 沒幾個人敢開 " 的特殊時間行駛山區道路, 那也是在普遍缺乏公德心的台灣, 沒得選擇之後的唯一選擇 --- 在正常的國家, 慢車都會主動讓道, 還沒見過駕駛道德比台灣更差的地方, 至少在 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駕駛人的公共道德都好過台灣太多, 中國嘛, 跟台灣一樣爛, 就別談了, 同文同種, 沒有哪邊比較好, 同樣都是路上一堆爛駕駛人, 自私沒公德的人, 比率超高 ), 也因此, 常常都必須穿越於中高海拔山區的黑暗中, 沿途無數的雨霧, 回想起來還真辛苦, 不過, 數十年來, 也早就習以為常了.

此趟還是同樣的路, 要經過很多街頭的紅綠燈, 不過是在白天, 至少視線較好 ( 深夜的山區行車, 要比白天更累許多, 遇上濃霧真的是 "半瞎 " 狀況, 哈 ).... 從新竹開始一路衝, 鑽過南投平地的許多鄉鎮, 後來開上了 霧社, 過了 清境, 再經過 梅峰, 翠峰....再上到 鳶峰....

歷年來在心中的地圖就是, 到達海拔 2750m 的 鳶峰, 就可以算是 " 正式到了山區 " 了 ( 之前的那些遙遠路程, 都還不叫做 已經上山 ), 畢竟, 只要再上升 250m, 就算是真正的高山地區 ( 台灣以 3000m 當做高山的分界, 一般在 2500m 以上, 就可能會有高山反應, 有些人甚至於只要超過高度 1500m 都可能開始不適 ).

結果就是整路衝, 全程根本沒想過停車與拍照 ( 其實過去年間也拍過不少了 ), 下個地方就是 昆陽 ( 約 3100m 左右 ), 然後是 武嶺 ( 3275m, 公路最高點 )....這趟天氣很好, 半途中, 看到 奇萊北山 ( 3607m ) 聳立於東面, 停個車吧, 幫這座蠻知名又熟悉的山頭拍個紀念 

此處高度還不夠, 奇萊主山 ( 3560m ),幾乎還看不見, 照片中, 最遠處那個暗色的三角形山頭就是

左為 屏風山, 一路往南延伸到 奇萊主北 的稜線 

一路上行到 武嶺, 看到北面遠方, 從左到右 --- 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畢祿山/鋸山連峰.....全都是北台灣相當知名的山頭 ( 許多其他文章裡面標示過山頭, 這個系列就不標了 ), 此時已經快傍晚, 太陽在左邊 ( 西邊 ) 

從 3275m 的 武嶺 最高點下行, 到了 合歡山莊 ( 公路東邊是 松雪樓 ), 標高 3158m, 太陽西照, 奇萊北山 的岩石, 被照得很明亮 ---- 很多時候, 顏色都偏暗, 這天算是一年中, 少數的特別好天氣, 因為更多時候, 連山頭都完全看不見, 躲在雲霧裡或是下雨 

陽光下的 松雪樓, 右後的遠方就是 奇萊主山 

此時太陽角度已經變低, 逆光的時候, 眼睛都瞇起來睜不開了, 背景是 3607m 的 奇萊北山, 與遠山合照, 能夠看得這麼清楚的日子, 也算是蠻難得

從 3158m 繼續往下行, 最後到達海拔 2950m 的小風口停車場, 廣闊的停車場空無一人或是一車 ( 近年來可能比菜市場還擁擠, 台灣各地早已經不再清靜了, 即使是高海拔山區也是如此, 蠻慶幸, 自己與家人曾經在無數不同地方, 渡過無數次珍貴的 " 幽靜年代 ) .....

之後, 另外一台車到達, 各自搭起帳篷 ( 咱家是六人帳, 兩大三小 空間還蠻空曠 ) 

紮營之後, 夕陽逐漸西斜, 奇萊北山 ( ) 慢慢變黑 

四周光線開始昏暗 ( 紅衣是 小女兒, 深藍衣服是 大女兒, 車後座灰條紋是 兒子 ) 

天色更暗, 奇萊北山 更加矇矓 

天色全黑之前, 東方天空出現 " 反霞光 " ( 太陽在西邊沉落, 一般藍色的霞光也多數都出現在西邊天空, 一般的霞光就已經蠻少見, 出現在反方向的, 更是少之又少 ) ....哇~~~~~ 蠻特別的一天, 既能看到清楚的許多座熟悉山巒, 還遇上這種天空中的特殊景象 

雖然是 " 夏夜 ", 卻蠻涼, 夜晚可能只有 七或八 度C 而已吧, 煮好的晚餐, 在外頭的冷風中, 可能吃不到兩三分鐘, 馬上就冷掉了 ( 要端到帳篷裡面吃, 這趟之後馬上又買了 炊事帳, 類似攜帶式的餐飲空間 )....更早之前, 三位小朋友們曾經在新竹 2500M 左右的山區露營, 結果是, 新竹山區的首次, 比這個 2950M 的山區, 還要更冷許多, 簡直冷到整夜都在發抖, 因為, 雖然兩處的高度也算是接近 ( 新竹的 2500M 大概溫度跟中部 3000M 差不多甚至於還更冷 ), 但是新竹那趟已經是秋季中期, 而且簡陋的帳篷 ( 屬於 夏季帳, 既薄又透氣 ), 四處縫隙都會滲入冷風, 幾乎徹夜冷到無法成眠. ( 大概就像是在 5度 C 的環境下, 在戶外的大風中睡覺的感覺.... 嗯, 那趟也是唯一的一次被冷到啦, 回家之後馬上就跑去買新帳蓬了, 然後, 這趟旅程之後, 因為食物會快速冷掉的問題, 又再加買了 炊事帳....錯誤中學習嘛, 其實, 帶三位小朋友們露營, 是從前一年的秋天才開始, 結果馬上就被冷得蠻慘.... 再後來的露營經驗, 應該都算是裝備齊全了 )

這趟算是夏季, 而且帳篷功能又比較好 ( 稱為 四季帳, 透氣程度可以根據氣候狀況做調整 ), 帳篷的氣密性好了很多, 小朋友們晚餐之後, 至少都能夠整夜睡得安穩, 至於兩男兩女的四位大人嘛, 大家天南地北的聊天到深夜, 也算是正常, 畢竟久久一次, 才會聚在一塊出遊, 難得啦.

待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ffchiu&aid=36899722

 回應文章

Sookh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12 20:47

偏遠地區小學-- 有的校園很美-- 有的仍然需要更多經費-- 今天的新聞-- 4老師住一間教室--

教育環境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 台灣加油--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5-12-13 19:54 回覆:

偏遠鄉間或是離島, 一直都 " 比較 " 不受到重視, 能夠得到的資源相對也比較少.

只能希望, 未來會逐漸改善.

週日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Sookh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30 22:10

合歡山山谷中的小學-- 南投縣仁愛鄉平靜國小也曾經下雪--

台灣也有美麗的校園雪景-- 第一次聽聞---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5-12-01 19:55 回覆:

平靜國小, 海拔只有 1200m, 而且又在中台灣 ( 氣溫相對比 北台灣 更高好幾度 ), 基本上, 夠強的寒流, 大概都得要 2400m ( 翠峰 ) 甚至於 2750m ( 鳶峰 ) 以上的區域, 才能夠 " 偶爾 " 開始有雪 ---- 平均一年之中, 90% 以上的飄雪, 都在 3100m 的 昆陽 以上高度, 因此, 想要在 2750m 的 鳶峰 以上就看到雪, 機會都 " 相當稀少 ".

平靜國小 能夠剛好遇上下雪, 猜想應該是 2005/03 月初的那一次吧 ( 據說最低到 霧社 的 800m 以上就有雪 ), 大概那也是 " 最近 20年 " 僅見的一次, 甚至於可以說是 " 畢生難得 " 的奇遇 ---- 而非常態, 未來想要再看到, 說不定未來 30年 都見不到, 因為地球暖化.

2005/03/05 .... 當時感覺氣溫夠冷, 個人前一晚臨時決定衝往某處 ( 其實是有另外一群人想要去山區碰運氣, 深夜打電話叫我幫忙 " 帶隊 " 上山, 因為山區狀況我是被 " 公認 " 最熟悉者 ), 記得好像 05:00 集合完畢開始上山吧, 到了目標地區約 06:30 ( 差不多剛好天亮 ), 於是, 被我帶去的那一群, 全都幸運的看到漂亮的雪景.

然後太陽出來, 氣溫逐漸升高, 積雪也開始快速融化, 還不到九點, 將近 20公分 厚度的雪, 就已經全都融光 ( 只剩下遠方山林的山蔭背陽處, 看到還有剩餘一點殘雪 ), 也就是, 後來聽到消息才開始上山的人, 全都撲空.

那一場 " 壽命很短 " 的雪景, 能夠看到, 真的是運氣, 最多只有兩小時左右的 " 賞味時間 " ( 只有前半小時算是完整, 然後就快速消融了 ), 哈.

週二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繽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28 23:22

昨天晚上,正好看到群組朋友po合歡山的照片,

還是熱騰騰的最近期風光,這一波寒流已經讓合歡山飄雪了。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5-11-29 18:13 回覆:

一般台灣的 電視台, 都以 合歡山 或是 玉山 下雪當成代表.

其實, 台灣另外還有更多的其他高山, 可能 " 默默的 " 下雪或是冰雹, 卻只有極少的幾個人, 或者沒人知道 ---- 很多高山, 可能再最熱的七八月, 都可能降下大量冰雹, 讓地面鋪滿白色冰珠, 就像是下完雪一樣 ( 只是要能夠遇到, 需要運氣, 剛好的時間在剛好的山區 ).

記得好像是 2013/11/06 或是 11/07 的凌晨, 3524m 的 品田山 就下了雪, 當時也只有幾位山友湊巧有機會看到.

其他像是 南湖大山/雪山山脈 的一些高山地區.....即使是在夏天, 遇上大量冰雹的機會也蠻多.

只是, 台灣多數的高山, 只限少數人有機會能夠親臨就是了, 一般人的話, 合歡山 大概也算是唯一選舉.

1400m 海拔, 低海拔的桂竹林, 這種景觀能夠遇上, 也算是蠻特殊的機緣

週日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瀟 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27 21:50
合歡山的高山景觀很美且交通便利

稱得上是台灣很難得的高山旅遊勝地

夏日在合歡山露營野炊別有一番樂趣啊。

高山的溫度變化極大登山者當不可疏忽

回憶30餘年前的冬日大夥到合歡山旅遊

還在「松雪樓」邊喝紅豆湯邊看屋外雪花飄

當下氣溫是–2度C,冷得真是過癮!記憶猶新!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5-11-27 22:15 回覆:

交通便利的 好與壞, 得看是由什麼觀點去看待.

用人類觀點, 非常好, 想要前往某地, 又快又方便.

自然環境觀點, 巨大而且永遠無法回復的地形景觀與環境破壞, 非常不好. ( 原來的土石都搬到別處了, 永遠沒機會回復原來的樣子, 比 建築水壩 更嚴重, 水壩 還可以拆, 美國就拆除許多座 ).

個人算是屬於比較中立的立場 ( 有時候會想要願意, 寧可辛苦一點, 多爬個幾天才能抵達某個地方, 至少地形能夠保留原來的模樣, 開路之後, 地形永遠都變了, 垃圾更是遍地滿佈 ), 不過, 反正有路, 當然會選擇開車前往 ---- 俺又不是 阿甘, 沒他那麼會跑, 哈哈.

南橫.... 另外一條高山公路, 一個颱風大雨, 整大片山體都滑落, 超級恐怖的大坍方, 這個隧道口, 再也不是山崩之前的模樣 ( 當然更不是開路之前的模樣 ), 這個歷史影像, 可能已經永遠成為歷史 ( 山體已經缺掉很大面積, 許多土石可能進入 太平洋 了 )

另外嘛...天祥 與 中橫 ( 還有蘇花公路 ) 都曾經許多次因為落石砸死人車, 昨或今天又在 慈母橋 砸死人車 ( 一死一傷 ).

陡峭山區開闢道路 ( 把山壁底部原來的支撐都挖掉了, 只會持續不斷的崩塌, 永無止境 ), 其實, 這些都是 " 人定勝天 " 這個錯誤觀念的產物, 本來幾萬年都沒什麼事, 開路之後, 每次下雨就有事.

因此, 交通方便到底是好與不好, 不同立場會有不同認知. ( 尤其是台灣陡峭而且地質不穩定的山區地形 ).

週末愉快, 平安健康開心(ㄏㄏ、ㄎ、哈)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27 10:56

一家人上山露營野炊
孩子們必然興奮雀躍

文中駕駛困擾看得我不住點頭
在考駕照的筆試中
應大幅增加行車道德及禮儀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5-11-27 12:11 回覆:

個人算是比較特殊 ( 或者說是特別歹命 ) 的少數份子吧, 長期以來, 即使換過數家不同公司, 從台北市最後輾轉回到新竹本地, 工作性質卻都相同 ---- 外勤/面對國內外各地的不同客戶....

然後就是, 從日出之前開始奔波到深夜, 日以繼夜/披星戴月, 而且都是 " 長程開車 " ( 例如當日往返台北高雄或是台北台南, 或是當日往返台北花蓮, 除往返各地客戶的開車時間, 另外還有無法計算的工作時間, 更還有, 每天往返 台北新竹 的 " 每日通勤 " 基本路程 ), 別人開車里程是 " 每年 開一萬兩萬公里 ", 自己開車卻是 " 每月 開一萬兩萬公里 " ( 通勤基本車程就每月五千公里, 每年六萬公里了, 再加上每天因為工作中奔波, 前往各地客戶的里程 ).

工作內容已經夠傷精神與腦筋, 加上長途奔波的辛勞, 以及最後趕回家的那種 歸心似箭 的心理 ( 要早點趕回家睡覺, 不能浪費半點時間, 可能平均每天在家只有 5~6 小時而已甚至於更少 ), 因此, 要自己在 " 四線道又筆直寬闊 " 的宜蘭郊區, 用時速 40 公里的 " 官方 " 速限行駛, 真的叫做煎熬 ( 以實際路況來說, 明明開到 70 甚至於 90 都還叫安全速度, 那種沒常識的龜行速限只是政府為了坑錢與國庫收入, 而非真正為了安全 ), 一堆不合常理的速限就已經很要命, 再加上全台四處在 " 兜大街 " 的駕駛人 ( 更慘的不是因為那些人開得慢, 而是整路佔著道路死都不讓 )....

因此, 對於每天都得披星戴月而且離家路途遙遠, 急著要回家休息的人而言, 遇上這類的缺德駕駛人, 說要拿出 " 耐心 " 跟著整路幾十幾百公里慢慢龜, 明明四小時路程被迫耗費成為八小時....唉, 只能說, 要就得怪自己天生太歹命, 不只是剛好從事某類特別辛苦而且鎮日奔波的工作, 更歹命的, 是在駕駛道德淪喪到無法形容的台灣, 卻得天天長程開車 ( 不談歐洲, 如果曾經在美國的許多郊區道路開過車, 或是在台灣人認為較台灣落後的 馬來西亞....如果以 " 行車道德 " 這部份來說, 馬來西亞 比 台灣 好上 100 倍 --- 台灣路上的龜駕駛人可能佔了 30%, 一上路就遍地可見, 在 馬來西亞, 開了整路上百公里, 都很難會遇到, 而且即使碰到, 也不會有 " 死佔不讓 " 的, 至少很快就會找機會讓道 ).

不談這了, 只能無奈, 哈.

文中是 反霞光, 來一張 " 正常霞光 " ---- 合歡山主峰西望, 下方其實是 整片雲海 與 遠山 ( 圖片沒有後製, 把雲海弄明顯, 本篇所有照片也全都是 原圖直接縮小 而已 )

小週末愉快, 閤家平安開心(ㄏㄏ、ㄎ、哈)


梅琪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27 10:46
又可以跟著您爬高山了,開心。
期待下集。
祝福周末假日愉快。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5-11-27 11:18 回覆:

嚴格來說, 叫做跟著 " 過往 " 在爬山, 既不是 real time, 也不是 fresh new.....都是 " 冷凍庫的冰塊 / 長香菇的木頭 " 這款的, 哈.

先前八九月時, 本來 " 心中 " 想要在十一月份上個山, 安排兩個不同的行程路線 ( 四天四夜 與 五天五夜 ), 獨自去拜訪新朋友與老朋友, 結果十月初開始, 因為屬於年度 " 適合種菜 " 的季節 ( 清明節之後的整個夏初到秋末之前, 天氣熱, 蟲害太嚴重, 露天栽種的話, 無法種植 葉菜類 --- 除非用 網室 或是 大量噴農藥 )..... 於是, 空檔時間就到山區一塊土地, 先去處理水源 ( 算是第一次在當地種菜, 一切從零開始 ), 努力除草, 鏟除草根, 再用鋤頭挖鬆與翻過泥土, 再整理成一畦一畦的型態, 一次又一次, 有些是撒下種子, 有些是種下種子, 有些是從 苗商 直接買苗去種, 逐漸累積之下, 面積越來越大, 種類也越來越多樣.

就像 生小孩 一樣, 既然生了, 就不能不管 ( 天氣乾旱, 經常都必須設法去澆水, 幾乎每天都要 ), 種子冒出芽或是小苗越來越大, 需要的照顧更是越來越多, 變成就是, 不管離家四或五天, 即使是兩三天, 都有點困難, 那就.....拜訪新舊朋友的事, 暫時放棄了, 或許等到深冬的某次 強烈冷氣團/濕冷寒流 的時候, 再臨時衝到某個山區晃晃吧.

去年冬天, 衝過兩趟, 沒什麼大收穫, 至少, 有遇到一些 雪花飄飄 ( 背景山頭是 合歡山東峰 )

小週末愉快, 平安如意開心(ㄏㄏ、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