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10 03:03:49瀏覽2306|回應0|推薦11 | |
文章來源:海杲新浪博客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里不是探討抽象的“形而上”,亦非命理蔔卦相術,更非遁世聲無哀樂,說的是2010年經濟危機的話題。用玄學解決經濟危機,天方夜譚?非也……納粹德國就幹過這事。 既然能夠學習資本主義大本營的亞當斯密國富論,為何不能學習納粹德國經濟復蘇術?納粹經濟奇跡的信用來自於生龍活虎的組織,換言之,人們認可的“票據”,買的就是那些偉大而又單純的領導人。 貨幣信用歸根結底來自人民信任 電影《2012》最後的場景,喜馬拉雅山,類似故事早在納粹時期就發生過:希特勒指示,經由希姆萊等人親自操作,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玄學,認為大洪水之後的亞特蘭蒂斯就是喜馬拉雅山,而德國人全部是神的子孫。 很不幸的是,希姆萊再怎麽測量西藏人頭骨,都不會和德國人有任何關聯,真正的早期人類文明,全部是亞洲人創造。一個文明,要想真正崛起,必須掙脫所有人類歷史上沈澱下來的桎梏,從虛無中創造出嶄新的實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也。 設想一群高深莫測、內藏城府、世故精明而又面無表情的經理,晚上和《蝸居》主角搶女朋友,中午吃掉《潛伏》主角的航空母艦夢,再抽個空開下圓桌會議,能給人們帶來什麽樣的信心?但是,假設有人和工人比賽冬泳,和年輕的程序員去西藏安裝天文望遠鏡,和農民一道給外星人貼門聯,和軍人一道在新疆打獵……想必是另一種局面。 希特勒治下的德國經濟復蘇,金融快速反應的奇跡之一。不到四年的工夫便已完成任務,1938年末,納粹重新崛起,他們顯然有自誇的資本,消除了將近800萬的失業大軍,超級通貨膨脹的劇痛完全沒了蹤影,並且孕育出最具摧毀性的軍事力量。如此驚人潛力的背後是貨幣魔術,負責操作的一個傳統銀行家團隊,領頭人是沙赫特(Hjalmar Schacht)。 很多人,特別是英美學界,非常喜歡辱罵納粹思想來源的那批德國思想家,說他們帶有各種各樣不負責任、狂妄自大和亂七八糟的想法,貶低他們是冒牌的哲學家,或是醉醺醺的詩人,但這並不符合實際。 毫無疑問,德國確實出了一批高屋建瓴的人物,比如萊布尼茨、康德、赫得、洪堡、萊辛、歌德、席勒、巴赫和貝多芬等。從俾斯麥到希特勒的過渡階段,占據文化優勢地位的先是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和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前者在法軍占領柏林後,發表了著名的《對德意誌民族的演講》(Addresses to the German Nation),後者毋庸多言;再往後占據優勢地位的是特來切克(Treitschke,Heinrich von)、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還有瓦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 反觀我國,季羨林老人去世後,其小保姆甚至夥同他人偷取幾千冊藏書——只是因為可以賣錢!荒唐的小故事,實則透漏了解決2010經濟危機的方法,也即看不見摸不著的——精神! 精神意誌,是比黃金更厲害的信用! 拿了一副糟糕之極的牌 1929-1933年是資本主義體系的話劇檔期,形形色色的人在舞臺上表演著各種悲喜,有隱晦頗深者,也有沖鋒陷陣者,當帷幕拉下的時候,系統性的故障解決了——產能過剩消失了——被炸彈炸沒了。 1932年3月,德國官方統計失業大軍人數600萬,但是根據民間機構判斷,猜測數量應該更多,包括打臨時工的,最後估計數字是875萬!根據《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得到準確數字是,1933年,德國人口6603萬,根據《德國經濟簡史》(我國1973年編寫),附表《德國主要經濟指標》,1939年總人口為6931萬。除去老弱病殘,壯年男子勞動力中,4個就有1個失業。 這是一顆隨時會點燃的炸彈! 這些故事,就誕生在所謂歷史上第一部民主憲法的魏瑪德國時期,所謂的施特雷澤曼黃金時代,其經濟發展模式仰仗外國貸款生存,1920年代初期的德國只是表面繁榮。隨著本國國債的逐漸增加,整體貿易額下跌、失業率上升。施特雷澤曼的改革始終是治標不治本,從根本上來說,與如今的“拉美化”沒什麽區別,就是鉆入了別人的套子,這就是魏瑪德國的本質。 弗朗茲·馮·巴本(Franz von Papen)在1932年6月,陰謀手段取代天主教中央黨領袖布魯寧任總理,因此被開除出黨。1932年9月,瑞士洛桑,他在“國際大會”上抱怨:哎呀,魏瑪德國進入了黃金時期的新紀元,可德國成了西方勢力集團冷漠的受害者,黃金都被私運出境,除了失業率,還有年輕人的怨恨,什麽也沒留下。 當時希特勒的國家社會黨正在搞年度第二輪投票,局面並不是特別順利,從37.3%掉到33.1%,他對戈培爾說,“我要把他的腦袋打開花。”12月,弗朗茲·馮·巴本被施萊歇爾擠下臺,後來,他投靠納粹黨,於1933年1月出任希特勒政府的副總理。 適逢其時,隱藏在幕後的人物登場了,也就是銀行家科特·馮·施羅德(Kurt von Schroeder)。施羅德、巴本、希特勒,三人“桃園結義”, 1932年12月4日,碰頭開會,施羅德聲稱可以作為他們的債務擔保人,施萊歇爾此時被拋棄,後辭職。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宣誓就任總理。 科特·馮·施羅德是倫敦與華爾街圈子的“線人”,而德國,從此從一個圈套走入另一個圈套。 1924年,超級通貨膨脹之後,據說是共濟會一員的沙赫特(Hjalmar Schacht),從第二梯隊崛起,負責德國國家銀行行長的公共關系,卻引起德國銀行界精英的義憤。興登堡的前任,艾伯特(Ebert)任命沙赫特,只是因為“英國人”很喜歡他。但在1930年,暴風雨來臨之前,沙赫特憑著敏銳的直覺辭職,開始奔走世界各地,作為非官方說客支持納粹運動。 希特勒第二內閣的經濟部長是科特·施密特(kurt Schmitt),1934年7月,在一次出口商峰會上,呼籲:“怎麽辦?”其時,希特勒召集銀行家開會,咨詢如何獲取大量金錢解決失業問題。沙赫特回答比較積極,1個月之後,他重新掌舵德國國家銀行。這個階段,德國經濟部門的領導權便掌握在施密特和沙赫特手里,但這些右翼保守派經濟理論家,盡管為希特勒建立一體化經濟體制出力,卻都主張“按市場規律辦事”的原則發展經濟和軍備生產。 筆者的原則是——自由競爭必須服務於整體共存,超過這個範圍則要“計劃調和”——否則便不會有可持續而又健康的市場經濟。 1934年8月,沙赫特集三職一體,經濟部長、央行行長、戰爭經濟全權代表,實質上是德國經濟沙皇。 納粹上臺之前的票據運作 弗朗茲·馮·巴本(Franz von Papen)時期,蕭條最嚴重的時候,當局試圖用一些權益之計解救困局。比如1932年的欠稅財產承受證(Tax Certificate)。以企業家為利益主體,發行欠稅財產承受證,企業所欠國家的稅,轉到承受證上,並附帶利息。本來期望企業家拿這些承受證到市場上交易,借來資金,再度擴展工廠,並雇用工人,以解決失業問題。 事實證明,這種證券銷售是失敗的,但也有少部分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一點流動性,但目的可不是為了擴大工廠解決就業問題,而是為了減低債務壓力,因此降低價格銷售,結果加劇通縮過程。 當時的政府,本來指望能夠救助經濟,其實就是用“稅”來換他人的“錢”。這份承受證就是錢,不過現在這幫做生意的不能承受太多壓力了,所以政府決定,你們這些“錢老板”,先把錢提前給企業用,讓生產機器轉動起來。指望救助經濟最後的賦稅,也指望企業能夠在最後還上貸款及利息,但前提是——這種方法必須能夠運轉下去才行。 很顯然,“錢老板”並不上這個當。錢是追求利潤的,可不是為了追求“經濟復蘇的前景”。他們關註的是價格什麽時候能夠下跌,經濟成長前景是否比崩潰還要差勁?“錢老板”現在不上鉤,1年前也沒有上鉤,也即1931年,當時政府設立了一個特別銀行Akzeptbank,目的就是和央行一道,作為擔保人的身份,給這種讓人半信半疑的貸款擔保,那些大銀行和信貸機構放出的貸款。這家銀行由德國央行和大型私營銀行出資本金,之後德國央行給擔保票據貼現10%,而票據溢價多出2%,作為給 Akzeptbank中間人角色的補償。這種方式代價太高,自然不會造就實質性的經濟復蘇。 德國當時可真是孤家寡人,盎格魯-撒克遜圈子看起來也不敢相信魏瑪共和政府。可是那段時間,確實有些人積聚了巨大的財富,當然也有很多錢,後來外國投資者在1931年下跌過程中又還了回去,不過還好,錢都留在德國領域之內。但是,國民收入急劇下跌,失業率飆升,所有權越流通卻越集中——通過破產的方式悄悄(殺價)轉移到沈默無語的主體手中,比如德國央行,盡管官方數據顯示好像沒多少,但確是一筆意外之財,這真要感謝上述的貼現操作。這種金融集中的進程持續了3年,從1930年到1933年,也就是希特勒登臺的那一年。 之後,好似無中生有,冒出一大批“半官方”金融機構,每年發行幾十億的票據。而這些票據,央行繼續貼現,好像1931年的操作一樣,不過這次,既不是因為懶惰,也不是因為貪婪,可是規模更大,速度更快,從而開始納粹的經濟奇跡——創造就業的過程。 為什麽一樣的方法造就不同的結果? 納粹如何創造就業 大通脹之後,德國央行的法令並沒有特別考慮公開市場操作,也不允許代表政府貼現票據。當時政府允許提前兌現的操作只有商業票據,而且必須要有實際商品交易才行,不是純粹的虛擬金融流通,因為那是通脹的某種來源。1933年,通過迂回包抄的方式放開,1934難則通過團結運動廢除該項法令。 匯票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A令B匯款給C,用這種手段將信用動力實質化。比如可以設A為政府,提請資本擁有者B(比如可以是各種金融機構)付款給商業機構C,代價是支付傭金。如果引擎能夠啟動,則經濟便有望再度富有成效,然後可以繼續征稅,財政獲取必要資金,用的就是“資本家的票據”,包括利息費用,基本原理沒什麽區別。 商業機構收到票據,然後將其存入對口銀行,換回現金——傳統的貼現交易被完善了,而利息則從票據面值中扣除。銀行錢多的時候可以進行這種交易,匯票其實就是擁有有限流動性的承諾。商業銀行可以隨時把這些匯票再送到央行再貼現,使其更具流動性。匯票由政府稅收擔保,還有央行的默認。象變魔術一樣,錢變得不那麽昂貴了。1932年,官方貼現率為5.21%,沙赫特“獨裁”時期官方咬定為4%。 德國終於再次流動起來。 為什麽同樣的辦法,在巴本時期不管用,但在希特勒時期生效了呢? 關鍵點就在於——浪漫主義 ——人們投資的其實是希特勒本人!而這種魔力來自於喜馬拉雅。 而沙赫特使錢再次運行起來。納粹經濟復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意誌的勝利。 啟動資金自然撥給基礎設施,票據都是有名字的,比如“就業票據”,“公路票據”,“開墾票據”。企業家用這些票據貼現獲得現金,然後給工人發餉。商業銀行再到央行,也就意味著開始印錢,商業銀行用貼現的錢還經濟危機期間未能守信的債務,以此助推復蘇。人們重新找到工作,拿到工資但又不會花得太多,賺多少錢一般就存多少,而這些錢被政府再用來投資。工資和價格用鐵腕手法控制,以此抑制通貨膨脹到適當水平。 1934年沙赫特同德國鋼鐵工業“沙皇”碰頭,協作建立了鋼鐵工業研究所公司,德文簡寫為MEFO,其實是家虛構的企業,資本金也就是25萬馬克的捐款。但是,從1934年到1938年,為第一戰爭委員會發行了價值120億德國馬克的匯票。 這是德國上層與納粹黨之間的交易,納粹通過暴力壟斷與戰爭承諾,達成兩個基本的經濟條件:確保稅收與票據利息——也就是票據紙面價值的4%。而真正的世界貨幣,黃金的價值則被猛烈的保護主義扭曲,要通過戰爭掠奪的盈余來補充。 總而言之,也就是合法的金融“騙局”,從沒什麽價值的資產起步,一家不存在的公司,鋼鐵“沙皇”的良好意願,眾所周知的德國工人的勤勉和紀律,銀行家與“最上層金融圈”的串謀,通過他們自己的網絡,運輸所需要的原材料,以驚人速度武裝軍隊。 希特勒敗在誰的手里? 只用了4年的時間,到1939年時,希特勒就打造了一支部隊,消除了800萬的失業大軍,改進了生活質量,並且將通脹壓制到最低程度。沙赫特怎麽完成這些任務?他又朝那些票據中加了什麽作料? 而這,便牽扯到“最上層金融圈”……此處有緣者共論之。 納粹值得學習,但有些地方應該謹慎,比如發動戰爭。更要警惕的是,避免落入當今西方影子貨幣勢力所設之棋局,而應借勢將它們化為工具。希特勒最後到底敗給了誰?蒙塔古·諾爾曼(Montagu Collet Norman),時任英格蘭銀行主席(1920-1944)。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人在歐亞大陸的折騰,純粹是給別人打工。以此中國人絕對不能輕易出兵中亞…… 先期推進西部大開發,準軍事化經營——從西藏到新疆,屆時自然接軌,如若中亞人民發自內心呼喚,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動升格為世界人民解放軍。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