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揭花旗集團興衰史:市值2年間縮水2600億美元
2009/05/12 08:05:44瀏覽827|回應0|推薦2

文章來源: 綜合新聞

台灣《財金雜誌》近日載文稱,3年前,花旗集團還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2年多前,股價創56美元歷史新高,市值逾2700億美元;現在,市值不到100億美元,股價3月初曾跌破心理關卡1美元。對此文章分析稱,花旗的前景仍舊坎坷,不知是否還有下個20 年,再將股價從個位數拉到50美元,重新展現價值。

  文章摘錄如下:

  3年前,花旗集團還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2年多前,股價創56美元歷史新高,市值逾2700億美元;現在,市值不到100億美元,股價3月初曾跌破心理關卡1美元。

  花旗在1991年營運發生困難時,沙特阿拉伯王儲阿瓦裏德率先投入6億美元,幾經分拆後平均買入成本每股不到3美元。90年代後期花旗股價開始向上,1997到2007年均價在40美元之上,阿瓦裏德靠著花旗賺進紙上富貴逾100億美元,報酬率逾16倍,更讓他贏得“中東巴菲特”的美名。

美國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維克拉姆潘迪特日前在向員工發送的備忘錄中披露,該集團在連續5個季度報虧後今年前兩個月實現了盈利。潘迪特表示,花旗今年前兩個月的營業收入為190億美元,營業利潤109億美元。 中新社發 紹常 攝

  花旗在90年代末期美國政府法令放松後,將商業銀行、證券、投資銀行和保險等各種金融業務結合整並,成立“金融超市”,展開近10年風光。不料過度擴大杠桿,花旗一頭栽在衍生性金融商品,到去年底已連賠5季,光去年第4季,就虧掉173億美元(約6千億元臺幣)。

  如今,花旗集團宣布一分為二,股價早淪為雞蛋水餃股,阿瓦裏德去年還信心十足的兩度加碼花旗,宣稱“有些投資我絕不會賣的”,但現在其身價大跌百億美元以上,投資眼光更大受懷疑。

  花旗執行長潘迪特3月上旬說,花旗今年1、2月已賺錢,第1季將創2007年來最佳業績,即使花旗股價3天狂漲約6成,依舊突破不了5美元。花旗的前景仍舊坎坷,不知是否還有下個20年,再將股價從個位數拉到50美元,重新展現價值。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NHER&aid=294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