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總統給誰打工
2011/04/27 19:31:27瀏覽2017|回應1|推薦35

    美國總統的權力的確不大,只是打工者,是所謂的“公仆”。那麽總統在給誰打工?是給美國人民打工,“為人民服務”嗎?當然不是!

                              銀行家權力大於首相

    美國總統的老板就是共濟會中的銀行家富豪們。美聯儲是美國的中央銀行,但它隸屬於共濟會的一家私人銀行。美元是美聯儲發行的,美國政府財政支出的全部美元,每一分錢都是向美聯儲借的。所以,美國政府花的錢並不是納稅人的錢,而是共濟會、美聯儲的錢。美國的稅收就是政府向美聯儲借款的抵押品。

    人們知道,美國政府欠了數十萬億(甚至有資料說接近100萬億)美元的巨額國債。這麽多錢究竟是欠誰的?這筆債務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外債——外債中欠中國和日本的最多,但總計也不過只是2-3萬億美元而已。美國政府最大的債主是誰?是美聯儲。目前,美國政府欠美聯儲大約40萬億以上的美元,近乎天文數字!

    現在常聽到“納稅人”這個詞。然而,美國人民作為納稅人,他們的稅是納給誰?納給政府嗎?不是!政府其實只是代收者。政府欠了美聯儲巨額債務,要人民用稅收償還,一輩子還不清,就要世世代代還下去。紐約時代廣場上立著一個美國債務鐘,就是用這個鐘提醒美國人——你們每個人都欠下了一筆重債!所以美國作為全球最發達國家,國民福利一直是西方國家中最差的,因為美國政府沒錢搞全民福利。

    海歸學人陳誌武說過一句名言:“只有一個負債累累的政府才會成為民主政府。”這是典型的共濟會金融家的觀點!美國政府不能不聽美聯儲共濟會的話,因為他是債主。共濟會選擇的議員坐在國會里——美國政治當然是由議會民主決定的。

    美國全部的對外戰略是外交委員會設計的。而外交委員會並不是國家機構,它也是私人投資建立的機構。但是,美國外交委員會被認為是一個影子國務院。

    外委會的創始人和投資者是20世紀初的美國共濟會(發起人是羅斯切爾德家族的亞柯比‧希夫)。美國所有的金融大亨,重要的政界精英,幾乎都在外委會里任職。美國政府沒有外交部,國務院只是一個執行共濟會的外交政策的機構。美國也沒有新聞自由,絕不是報刊想寫什麽就寫什麽。外交委員會也控制著美國的媒體宣傳,相當於美國的“中宣部”。

    西方主流媒體並不是自由媒體,它不掌控在政府手里。西方主流媒體無不控制在共濟會後面的金融大老板手里。例如,著名的全球媒體並購大王、猶太傳媒大亨默多克,他收購媒體的錢就是共濟會的錢,他本人也是共濟會高層會員。共濟會的美國對外有一整套外交工具,包括聯合國、CIA、世界銀行。

    我從對共濟會的研究中明白了一個道理: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不是一個偶然現象,是一個有組織、有戰略和有謀略的金融運動。在國際銀行家的操控下,推動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和產業革命。近代的一系列經濟運動、政治運動和文化思潮,後面一直存在著有組織的銀行勢力、金融勢力在推動。

    19世紀英國共濟會的首領內森‧羅斯切爾德說過一句名言:“只要我控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權,我並不在乎由誰當首相!”

    近幾年中國商業銀行在海外包裝上市,中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已經國際化、跨國化,吸收了大量的國際資金。實際上共濟會所屬的國際金融系統已深深地滲透進中國的金融領域之中。

                             共濟會銀行家要控制世界

    共濟會是有嚴密組織而且有明確的全球性戰略目標的。共濟會是近代歷史中一雙看得見的手。

    共濟會在中世紀是很隱秘的。它在18~19世紀高調推動了法國革命,後來又在美國推動獨立運動。美國的開國元勛富蘭克林、華盛頓等人都是共濟會的首領、大掌門。但19世紀以後,由於共濟會多次在世界上制造金融危機.在美國搞私刑,與黑手黨有聯系,因此,19世紀末美國共濟會遭到輿論的強烈抨擊,而後逐漸隱身了。

    隱身並不意味著不存在。由於共濟會通過金融資本逐步掌控了西方幾乎全部主流媒體,所以共濟會現在只讓公眾和世界知道它想讓人知道的消息,不想讓人知道的,人們就難以知道。20世紀以後的現代共濟會作了相當程度的隱身、美容、整形、化妝。

    20世紀初,共濟會高級會員(第33級)埃‧胡佛擔任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長達50年。他當年在美國是一位實際控制權力比任何一任總統都大的人。胡佛掃蕩了美國國內一切不利於共濟會的言論。所以,後來連多數美國人都忘記或不知道共濟會的存在了。只是近年以來,由於國際互聯網的無界性,共濟會才重新現身。

    共濟會主要是一個金閥家族集團,其核心家族具有世襲性.與歐洲王室貴族及高層政治家有緊密的聯盟關系。所以,共濟會是歐美經濟中最強大的壟斷性勢力,是歐美政治制度穩定的基石.這也是“自由民主”無法撼動西方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的根本原因。

    20世紀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未來還會不會有第三次?我們無法預言。但19世紀美國有一位名叫派克的將軍,也是當時美國共濟會的掌門人之一,他早就從戰略上為美國和英國共濟會設計了三次世界大戰:第一次大戰的目標是搞垮沙俄;第二次大戰的目標是建立以色列國;第三次大戰的目標是完成世界統一,就是現在所講的全球化。要建立全球統一政府,全球統一貨幣,建立支配全球金融體系的世界銀行。

   現代共濟會——彼德伯格俱樂部引導著當前的全球化進程。共濟會就是一個跨越國界的國際金融資產黨。

    美國外交和經濟中,意識形態涵義一直很重。因為美國數百年來有一整套一以貫之的意識形態,核心目標就是共濟會的新紀元運動、全球化運動。他們要控制全世界全人類的目標,幾百年來始終都沒有改變過。

                             誰把美國總統關進了籠子

    小布什曾說:“我作為總統權力有限。因為我的權力被關在籠子里。”這成了一句宣傳美國民主的名言。美國總統確實權力很小。但究竟是誰才能把總統的權力關進籠子呢?是人民嗎?是民意嗎?當然不是!是共濟會後面的金融老板們。

    稍有政治常識者都會明白,所謂抽象的“人民”,意味著一個烏合之眾的群體。拿破侖說過一句名言:“人民,作為數字的‘0’什麽都不是。只有前面加上數字(即領袖),人民才成為有意義的數字。”美國有人畫過一張漫畫,一群小羊跟著一只老羊,老羊嘴中叼著一張報紙。報紙上寫著:我來教他們選誰做總統。國家機器不是慈善機構。只要國家權力存在,只能是國家領導人民,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真正讓他的“人民”來主持國政。

    在美國,總統的確不是老大。在英國,國王或女王也不是老大。美國的權力之上的確還有老大——這個老大就是金權,金錢的權力。而金權的掌門者是銀行家、老板們,而金融家的組織就是共濟會。

   近代共濟會的核心體系相當穩定。共濟會中的金權家族是世襲性的、封閉性的。羅斯切爾德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這些金權家族200年來世代壟斷控制著全球的銀行、資本,包括黃金、石油在內的自然資源。任憑總統更叠,掌權者變換,金錢的權力家族代代世襲,高度穩定。

    在發展中國家卻不存在這樣穩定的核心組織。所以,凡輕信而接受了那種抽象民主政治神話的發展中國家,一旦政治分權後,立即呈現分崩離析的亂象。所謂的“民意”立即會被社會中那些有錢的幫主、黑勢力所操縱。所以,百年來凡模仿西方形式民主制度的發展中社會,無不陷入崩解、動蕩、混亂,如菲律賓、非洲、南美諸國,社會成為一盤散沙。

    對共濟會的揭秘,使人們有必要回頭重新思考300年以來的世界近代史、中國近代史。

                          共濟會影子政府控制西方政治

    共濟會要統治世界——不是要把自由、民主、富裕、繁榮給予世界,而是要建立一個金字塔式的統治制度,讓20%的共濟會精英統治80%的愚民。

    共濟會認為,當今全球問題的根源在於全球人口過剩,現在地球人口接近70億,就要達到100億了,已經接近地球的負載極限了。1995年,在舊金山召開的國際共濟會最高層會議認為,地球上95%的人類屬於不創造價值的多余人口,是“垃圾人類”。他們消耗資源、汙染環境,壓縮共濟會精英的生存空間。對這些過剩人口,有必要通過疫苗、人工病毒、基因工程和戰爭方式逐步控制和消除。為此,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制訂了關於控制全球人口的“總統200號”文件。因此,新的全球戰爭的危險在加劇。

    對於潛在敵國,共濟會的慣技是一手促社會矛盾激化,一手促群體反抗,以“民主、自由”之夢為誘餌,從而造成對手國家的內亂與分裂。

    今年以來,在北非以及地中海周邊國家發生的一系列動亂,不是偶然的。這一輪國際危機的直接後果是國際油價節節上漲。更重要的還是這種變局背後的地緣戰略涵義。這一系列變局,實際是兩次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以後,圍繞中近東石油資源發生的又一輪地緣戰略版圖重組。

    (摘自《中國國防報》)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NHER&aid=5144300

 回應文章

烈日春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總統給誰打工----財閥
2011/05/06 15:36

「 海歸學人陳誌武說過一句名言:“只有一個負債累累的政府才會成為民主政府。”這是典型的共濟會金融家的觀點!美國政府不能不聽美聯儲共濟會的話,因為他是債主。」

老姜有多篇: 「美國不是為人民的假民主國」; 「美國是世界亂源」; 「世界警察是世界強盜」; 「請美國把世界還給上帝」-----

                         見老姜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