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29 18:08:26瀏覽526|回應0|推薦13 | |
台灣受南瑪都(Nanmadol,編號1111,米克羅尼西亞命名,意為廢墟)颱風侵襲,美國東部則有艾琳(Irene)颶風侵襲,無論颱風還是颶風都是一種熱帶氣旋,只是不同地區有不同名稱。 只要是熱帶海洋上都會有颱風,但稱呼不同;發生於北太平洋西部及南中國海者稱為颱風(Typhoon);在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和北太平洋東部者稱為颶風(Hurricane);在印度洋上稱為氣旋(Cyclone)。較獨特的是菲律賓人稱颱風為碧瑤(Baguio);澳大利亞原住民稱颱風為威烈威烈(Willy-Willy)。 氣象學上說颱風是一種劇烈的熱帶氣旋,而熱帶氣旋就是在熱帶海洋上發生的低氣壓。在北半球的颱風,其近地面的風,以颱風中心為中心,呈逆時針方向轉動,在南半球則呈順時針方向轉動。至於颱風這個名字的來源,一般認為是從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但據林紹豪教授的考據,可能是從 台語「風篩」演變而來,魯鼎梅重修台灣縣志中有:「所云颱者,乃土人見颶風挾雨四面環至,空中旋舞如篩」,因曰風篩,謂颶風篩雨,未嘗曰颱風也,台語音篩同台,加風作颱,諸書承誤。至今 台語稱颱風為風颱,所以這一說法頗為可信。但無論「大風」也好,「風篩」也好,總之颱風就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非常猛烈的風暴。 颱風的暴風範圍相當大,其半徑約100km到300km、之間;由於氣象雷達無法看到其全貌,雖然現在氣象衛星可從太空觀測,顯示出整個颱風中高層結構,卻無法看到內部結構。 在天氣圖上,僅能用密集而近乎圓形的等壓線來表示颱風的位置和暴風範圍;從氣象衛星所拍攝的照片可看出颱風中高層大致呈圓形並含螺旋狀雲帶,在北半球是以反時鐘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是順時鐘方向旋轉,而在中央部位有時可明顯的看出無雲的颱風眼,雲的旋轉情形可顯示風的吹向。 在颱風內部,早期由氣象偵察飛機從各種不同的高度,不同之方向,實際飛進颱風內部觀測,得知颱風大致為一半徑甚大的雲柱,其高度曾觀測到有18000m之高。 如果2個颱風靠近至1000km時,將相互繞著相連的軸線成環狀作反時鐘方向旋轉,旋轉中心的位置,由2個颱風的相對質量及颱風環流強度來決定。旋轉時通常較小的一個走得快,較大的一個走得慢,有時兩颱風亦可能逐漸合而為一,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先生最早研究此種雙颱風交互作用現象,故稱此現象為「藤原效應」。 全球熱帶氣旋都是以風速定義強度,颱風和颶風強度各有不同定義,颶風依辛普森颶風等級(SSHS, Saffir-Simpson Hurricane Scale)區分強度,依據颶風的風速和破壞的嚴重性分為1到5個等級。颱風則分為輕度、中度和強烈。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