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感冒-- 身體的能量運用
2014/01/07 14:29:38瀏覽42|回應0|推薦0


身體本身就擁有一份巨大的能量,只要遵循身體發出的訊號,保護得宜,它就可以自行調度運用。使身體的運作保持在一個“隱形”的“平衡”中,也可以自行防禦外來疾病源的入侵。這一切都是“能量”的展現。 
 

身體的能量當然是來自於食物,只是食物的選擇要謹慎,食物是要來增加能量的儲存運用,並不是要增加能量的損耗,所以在食物的選擇上就要以身體的運作為立足點來做一番篩選,而不是以自身的喜愛為中心。符合養身的原則,才能保持身體內部能量的儲存。

   身體內的“能量”有一半是用來應付日常生活作息所需,平時上班工作、玩樂……等等,都是從這一半的能量來運用,而另一半的“能量”卻“備而不用”,因為這一半的能量是身體用來抵抗“外力”的,如果身體臨時有“緊急狀況”,如:感冒、病菌感染、肝癌、胃炎腹瀉……等等,都會啟動這份能量,來幫助身體調回正常運作範圍。

   就拿平常人都容易得到的毛病----“感冒”來說明,一個人如果感冒了,就算不吃藥也是會好,這點大家都明瞭,只是所需時間不同罷了,有人只需要一天,有人卻需要7~15天才能康復,其中的差異就在那另一半能量的大小。西醫稱之為“免疫力”,中醫稱之為“血氣”,也就是“營衛”之氣。在此筆者不想落入醫派之爭,只想表明一個論述。

     感冒是“外寒”引起,這一點大家可以仔細注意。所謂的“外寒”不只是限於冬季寒流時的寒風、冷空氣,夏季裡的冷氣,平時的冷飲、涼水對身體來說都是“外寒”,只是我們不在意而已。但是這些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發生在損害身體。身體裡的備用能量也就一點一滴的減損,感冒對身體而言並不是太大的疾病,甚至可以說是雞毛蒜皮的小毛病,但是如果在正常情形下,七天內卻無法復原,那就是代表身體裡的“備用能量”已經顯現出不足的底了。

    在感冒時,身體裡所接受的“寒氣”會轉變成一種“負能量”而這一種能量會阻饒身體的正常運作,此時身體就會啟動“備用能量”,透過臟腑的運作來抵抗。如下列狀況:
 
發燒:備用能量會快速提升,血液循環的速度把身體加熱,加速把潛入身體裡的“寒氣”排出,當“寒氣”排出完畢後才會退燒。但是如果“備用能量”不足時,則發燒的情況也會無法持續而退燒,此時必須重新補足“能量”,才能再度重啟“發燒”這個程序,一直到“寒氣”排淨為止,才能解除,也才能正式退燒。這樣的過程並不限於感冒的外寒侵入,身體內的臟腑有異常而又不能運用該臟腑的自有能量排除時,也會啟動。這樣的程序,是很耗能量的,但是主宰的開關卻是在身體的本身,並不是你我的自主力。而現今的西醫醫者卻經常使用退燒藥,把身體發燒的這個過程從中截斷,卻未考慮“寒氣”入侵的這個事實,用藥物截斷了身體排寒的必要手段“發燒”,等到藥效稍弱,身體馬上又會快速加熱,加速性的發燒,其最大的目的就是“排寒”,所以我們會看到大部分的人吃了藥後就不發燒,可是過了約1~2小時候,又發燒了,其實只要體內的“寒氣”排除乾淨了,發燒這個程序也就完全停下來了。所以現代父母遇到兒女們感冒、發燒,只要溫度不要太高(超過39.5°C以上),不要太久(持續12小時以上不退),根本就不需要太擔心,因為身體會照顧自己。
 

鼻塞、咳嗽、流鼻涕、痰塞:這些情況一般都會一起發生,也會只有單項或兩項合併發生。其中的差異仍然是以“備用能量”的高低來決定。當身體裡的寒氣侵入時,首當其衝的當然是肺臟、氣管、支氣管……等等的通氣管道。因為寒氣入侵,而這些器官就會啟動“備用能量”與寒氣相抗衡,在對抗後所產生的“廢棄物”就是痰(由鼻子排出為鼻涕,由嘴巴排出就是痰。),呼吸道此時管壁就會排出黏膜,把對抗寒氣後所留下的廢棄物,包裹後排出。如果只是氣管、支氣管排出那黏膜就會比較稀薄,如果寒氣已經深入肺臟那排出的黏膜就會比較濃稠,也代表身體所接受的寒氣較重,排除的時間及能量相對的也比較久、比較大。
 

腰酸、背痛、脖子硬緊、手腳酸軟:這種狀況都是因為“能量”調用的結果,因為身體內部在緊急的排寒氣,當“備用能量”不足時身體就會自行調用,而調用的標準,身體本身會自行衡量,在不影響“排寒”的速度,又不影響身體內臟的基本運用下,會快速的調用,盡量加快排汗的速度,這樣狀況會持續到寒氣排出大半後,“受寒器官”本身的“備用能量”已能自行應付或維持高速排寒時,才能停止調用。這樣四肢酸軟、腰酸、背痛、脖子硬緊的現象也才能恢復正常運作。
 

疲倦想睡:這樣的能量調用有兩個方向,第一個主要的方向是要讓受寒的身體停止日常所需的運作,而直接進入“睡眠”,這樣身體的能量損耗最少,所能運用的能量最多,只要身體的保暖功夫確實作好,能量的使用就會降到最低。這樣就會同時衍生第二個方向。身體的能量盡力省下來,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調用”,身體就能把省下來的能量,全力用來排除寒氣,這時整體的“排寒”時間會大幅度的縮減,這樣對身體的保護也是最佳化、最速化。
 

腸胃不適:在排寒的過程中,如果不餓,應該別吃太多的食物,盡量避免把能量調用到“腸胃”,而使排寒的速度減緩。此時如果排寒能量不足時,是因為“腸胃”強迫調用(不餓時,自行吃下食物。)身體會自行衡量或者是否有緊急吸收量能的必要性,是否有“足夠的能量”用來消化吸收、運用,如果不足或不必要時,就會衍生出下一個狀況----排出。排出的方式很直接,就是嘔吐。把停留在胃部的食物,短時間內身體又沒有能量可以調用來消化,那就是直接用嘔吐的方式,或用腹瀉的方法排出,避免食物停在胃部發酵太久,而產生大量的“酸”(這時的酸會損傷胃壁),而影響身體的運作。身體的備用能量不足,而又無法獲得能源的補充時,會從四肢和身體的表層調用能量,此時全身和四肢就會有發冷、顫抖的現象,即代表身體裡的能量已經嚴重不足,應立即熱飲、熱食,盡量細嚼慢嚥,讓身體的吸收能快速又好運用,讓能量的運用能持續而不影響排寒的速度。

 

很多種類的疾病,發生時,身體都會自行產生“能量調用”的現象。這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措施,很多的醫者要能識出此中道理,莫把身體保護運作的行為當成疾病來治,那就真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一般人也別把疾病的發生,看的太嚴重,很多情況下,身體都會自行調整,適度的配合身體的運作,很多的疾病還是會自行復原,別太著急!

 

 身體本身就是一部多核心電腦,隨時在執行,運用身體裡的每一分能量。有狀況發生時,身體都會自行產生保護措施,適度的調動身體裡的能量,迅速的去排除突發的狀況,人本身基本上只是要注意,身體所發出的訊號而加以配合,而不必擅做主張而妄加干涉。用身體自我的能量,直接去平復身體的異常狀況,這是安全而又沒有後遺症的,非必要性能不用藥就盡量別用藥,仍是筆者一貫的主張。

 

平時,盡量讓身體能儲存足夠的“備用能量”,就好像身邊有一大群最好的“御醫團隊”隨時在待命一般,只是要如何維持這樣的“備用能量”、如此高效率的“御醫團隊”,就有賴平日的養生功夫了。

 

 

 

引用自: http://www.wretch.cc/blog/trackback.php?blog_id=homegold999&article_id=3440816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Lsss6&aid=104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