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11 02:12:06瀏覽0|回應0|推薦0 | |
您說,不寬恕,大概要陷自己於無法得救的境地,但,以做了糟糕事情的人的懺悔為前提才願意寬恕,則是將自己得救與否的權利讓渡給他人。說得好!我完全贊同。 大原則是如此,論接受的程度,人心不齊。有人要在事後才寬恕,通常退休以後是他和命運的和解期。當年馬上馬下與人爭長爭短的時候,「記仇」可以鼓舞戰鬥意志,激揚生命潛力,擔當艱難任務。到了老年,那些好像都是不必要的了!小說家言,武松晚年隱居,有一天說出這樣的話來:「如果是現在,景陽崗的那隻大蟲,我就不打死牠了。」 有人認為強者、勝利者才有資格「寬恕」,例如日本軍隊侵入中國,引發八年抗戰,給中國造成很大的損失,這損失究竟有多大?單是人員傷亡一項,中國政府調查的報告是,軍人3227926人,平民9134569人。那時中國沒有進入數字管理,這一份調查報告是個粗枝大葉,美國政府、聯合國,還有個別的歷史學家,各有自己的估算,總之,那是中國人的一場浩劫!最後中國贏了,可以「愛仇敵」,倘若輸了,你還有這個臉? 有人說,寬恕?還是記恨?那是受害人自己的事,任何人無權代為設定,好比有人欠我一筆借款,只有我可以說他不必歸還。抗戰勝利,中國政府匆匆聲明以德報怨,許多中國人覺得侵犯他的權利,傷害了他的感情。受害的程度不同,受害人的性格、修養、價值標準、生活環境有差別,對於是否寬恕、何時寬恕、用什麼方式寬恕、寬恕到何種程度,並不一致。通常我們談寬恕,並未顧到因人而異。 有些受害人說:我可以寬恕,但是「他」得先懺悔。如果他不懺悔呢,受害人如果有作為,處處以報仇雪恨為標的,扭曲了生涯規畫,情感和事業都將付出重大代價。受害人如果不能有作為,仇恨內在鬱結,生瘤生癌,由三高演變三長兩短。中國的傳統世家往往把報復的責任付與子女,在年輕一代的心靈上散布毒霾,那更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這種人自己將成為子女寬恕的對象! 以上種種都是人情之常,人情是一團亂麻。有人說,費盡心力梳理亂麻也是徒勞無功,我這裡有一個制高點,你不如鑽出麻團站上來看看,這個制高點是宗教。宗教說,你可以立即寬恕,不必最後,宗教預告了最後,演示了最後,最後是一切撒手,與其最後無可奈何被迫去做,何如洞燭機先主動去做?早做早得益,早做早輕鬆。 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不是弱者,不是輸家,他是神的兒女,他是如來家業的繼承人,他高出那個需要寬恕的人。末日審判,他在台上,那人在台下,苦海無邊,他在岸上,那人在水中。宗教給了他一個資格,也給了他一個職責,他有了這個資格,就應該立即履行職責。所以,有些宗教界人士說,寬恕是一種榮耀。 您提到「逆境菩薩」,是的。宗教還準備了另外的說法去勸化另一種性格的人。世人都有罪,我也有罪,種種迫害都是上帝鍛鍊我,造就我,使我由罪人升格成為義人,寬恕那加害於我的人乃是順從上帝的旨意,這是要上帝負責。世人都造業,我也在前生今世造了業,種種迫害都是我的業報,有了迫害,我就有消業還債的機會,我當然不記恨加害於我的那個人。這是要受害人自己負責。 說到這裡,自然有了結論。惡行發生,惡人負責,他將面臨地獄的永死或六道輪迴的永遠不死,受害人可以寬恕他,甚至同情他。惡行發生,上帝負責,惡人不過是上天的工具,受害人必須寬恕他,甚至尊重他。惡行發生,受害人自己負責,受害人在未接受這個教義之前,心中當然有記恨,想報復,一旦接受了這個教義,當然就寬恕了,甚或要感謝那個加害者了。大哉宗教!它是為了寬恕而存在的,教徒是為了寬恕而生的,這是宗教的特點,無可取代。 究竟先懺悔還是先寬恕呢?宗教強調懺悔,因為懺悔可以得到寬恕,宗教也強調寬恕,因為寬恕可以引起懺悔。寬恕,懺悔,互為先後,循環相生。有人認為只有寬恕,沒有懺悔,問題並沒有解決,其實寬恕是問題的主觀解決,懺悔是問題的客觀解決,如果你對人性抱著善良願望,你常常期待主觀的解決可以導致客觀的解決。 世上有「得到寬恕、仍不懺悔」的人,我們仍然要標舉寬恕,也有「縱然懺悔、仍不寬恕」的事,我們仍然要嘉勉懺悔。就人情來說,懺悔比寬恕重要,就事理來說,寬恕比懺悔重要。為什麼?因為寬恕和懺悔是一條長鏈上的兩個環節,這條長鏈叫因果,因果無窮無盡,煩惱災難也無窮無盡,我們的恩怨糾纏在這個長鏈上承先啟後。寬恕,長鏈從你我這裡切斷了,你承受了上游的痛苦,擔當了,不再傳到下游。好比賽球,球在你手中扣住了,爭奪衝撞就結束了,球場就安靜了。這是人生的高境界,對社會的大貢獻,沒有宗教的幫助,很難安心做到。(寄自紐約) 轉載自: http://www.worldjournal.com/1597963/article-%e5%af%ac%e6%81%95%e4%b9%8b%e7%a8%ae%e7%a8%ae/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