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王鼎鈞專欄》人生戲劇化
2015/06/01 01:36:24瀏覽0|回應0|推薦0

我喜歡把生活經驗記下來,讓許多人都知道我有「記錄癖」。後來我知道,只會記錄並不夠,作家要把他的人生經驗戲劇化,再寫成作品。

佛經上說,有這個因就有那個果,「此起故彼起,此生故彼生」。馮夢龍把它戲劇化了。他說,某個地方有一座廟,廟裡供著一尊用木頭雕成的佛像。村子裡有一戶人家很窮,到了冬天,沒有燃料做飯,到廟裡去偷那尊佛像,把佛像劈開當柴燒。村子裡有一個木匠,他到廟裡去燒香拜佛,發現佛像不見了,他回家雕了一尊佛像,送到廟裡供奉。那個窮人到處找燃料,他聽說廟裡又有佛像了,他再去偷,那個木匠也趕緊再去補充。

一年又一年,年年冬天都是這樣。後來,偷佛像的人和雕佛像的人都死了,閻王審判他們的靈魂,毀壞佛的金身是大罪,那個小偷罪業深重,要下第十七層地獄。那個不斷為佛陀造像的木匠,受的處罰更重,閻王把他打入第十八層地獄。為甚麼呢,閻王說,正因為你造了那麼多佛像,他才毀壞了那麼多佛像,佛的金身才受到這麼多的污辱。要不然,那個小偷哪裡有機會造這麼嚴重的惡業?木匠的責任比那個小偷還要大。

這個樣子的戲劇化,大概就是小說。

人生一代一代,生生死死,我們常說一代新人換舊人。內政部有戶籍記載,有人口統計。杜甫不這麼說,他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落木蕭蕭,老成凋謝,是靜態的,線條是直的;而長江滾滾,新生代洶湧而來,是動態的,是橫線,是曲線。一邊讓我們看見公墓,非常安靜,好像凝固了;一邊讓我們看見運動場,眾聲喧嘩,每一秒鐘都有變化。生死兩個場面中間只隔一條線,杜甫把它戲劇化了,這種戲劇化大概就是詩。

戲劇化是「客觀化」,可是在戲劇化的過程中間,作家的性格、修養、見識、格局都是變數,客觀中有主觀。「此起故彼起,此生故彼生」,原文照唸,人人一樣,經過戲劇化的詮釋,有了分別。有人解釋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不是戲劇化,而是簡化。簡化不能提供詮釋,簡化製造教條。文學作品有喜劇,有悲劇,善惡因果可以有多種組合,人生這才深刻,豐富,充滿戲劇性。

說到戲劇化,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固然精采。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也是名句,如果把兩者「通分」,新舊交替是他們共同的分母。杜甫提供的畫面相當嚴肅,色彩也比較重,樹葉雖然掉光了,樹還是頂天立地,上一代人留下典型。「不盡長江滾滾來」,新一代有無窮的生命力,爭先恐後。人家說大江東去,他不說「去」,他說「來」,換了個角度,讓讀者面對江水的上游,感受衝擊,這個字用得好,應當受到特別的稱讚。

無邊落木和不盡長江,這兩個畫面像電影的分割鏡頭,中隔隔著一條線,好像身前死後幽明異路。這些都是儒家思想,杜甫是個儒家。王維呢,他在河邊散步,他的方向跟河水一樣,他一面走一面看河水,河水斷流,他也不走了。他也不看河床了,而是坐下看雲,姿勢很舒服,雲也比較好看,而且有雲就可能有雨,天上下雨河裡就會有水。他不需要做甚麼,也不憂慮斷流,雲起他也不興奮,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他提供的畫面瀟灑,水墨很淡,留白很多,這裡面有道家思想,王維傾向道家。

杜甫與王維,各人有自己完整的世界。他們表現自己的世界,同時也隱藏自己的世界。

May 3, 2015

http://www.worldjournal.com/3216421/article-%E3%80%8A%E7%8E%8B%E9%BC%8E%E9%88%9E%E5%B0%88%E6%AC%84%E3%80%8B%E4%BA%BA%E7%94%9F%E6%88%B2%E5%8A%87%E5%8C%96/?ref=%E4%B8%96%E7%95%8C%E5%91%A8%E5%88%8A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