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聯合報社論/多一點聆聽,少一點自滿,修補社會裂痕
2024/05/22 23:50:18瀏覽178|回應0|推薦8
2024-05-20 00:42 

賴清德今天就任成為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我們給予由衷祝賀,也希望他這四年誠勤為國為民服務,建設台灣,莫忘初衷。蔡英文的八年,加上賴清德未來四年,民進黨執政已有長期化趨勢。但賴清德僅獲四成支持,民進黨則失去國會多數地位,也意味綠色執政的根基正在鬆動,「討厭民進黨」的風潮並未消散,賴清德面對的挑戰並不輕鬆。

相對而言,蔡英文比賴清德幸運得多。蔡英文任內適逢美國開始圍堵中國,這使其「反中」大旗在西方國家的「西風」助陣下,一路順行。然而,國際形勢的加持有其「虛」的一面,蔡政府國際處境順遂,卻掩不住國內政經社會情勢惡化的亂象:政治上一黨獨大的壓迫令人窒息,經濟上的五缺懸而未決,社會上的撕裂日益粗暴,公平正義精神日漸稀薄。這些都讓民眾對民進黨的信任動搖,蔡英文曾有七百多天未公開受訪,應自知民怨高漲。

賴清德在此情況下接班,其實是接下了一個沉重的擔子,他沒有多少時間慶祝或自滿。民眾不會給他太長的蜜月期,大家會用放大鏡檢驗他每一項施政;任何官員決策失當,或苟且貪腐失德,都會歸咎於他用人不當。因為過去八年人們聽了太多空話與謊言,看過太多偏頗施政和不義作為,受過太多粗暴對待及壓榨,人民的耐受度都被磨穿了。何況,賴清德缺乏蔡英文那種文青式的迂迴語言風格,他說話往往是上對下的命令句法;這在民眾暴躁的時候,只會愈發激怒他們。

賴政府的執政團隊已組建完畢,除國安團隊因美方壓力主要沿用蔡總統人馬,由卓榮泰領軍的行政部門則多數改組,凸顯了賴清德御駕親征的雄心,當然也就看不到賴清德承諾的「民主大聯盟」的架構。從內閣人事的安排,可以看出賴清德自有主見,無意再任用蔡政府的舊人。然而,過多的南部友人及子弟兵入列,是否堪當大任,仍有待時間考驗。比較亮眼的,是邀請企業家主持經濟及國發團隊,更能貼近產業發展需求;但他們是否有足夠的視野推動國家經濟,阻止急劇惡化的貧富差距,乃至修正錯誤的能源政策、解決五缺,仍然是個問號。

新閣揆卓榮泰性格溫和,或許更願意傾聽民意,一改蘇貞昌那種霸氣凌人、不可一世的反民主作風。但他過去的政治歷練多為幕僚角色,如今面對快速變遷的環境,會不會在決策因應上顯得猶豫遲緩,讓人擔心。或者,凡事仍得聽命賴清德指揮,那麼府院即無法成為良好的並駕搭檔,勢將減損決策的專業、多元及有效性。賴清德必須有所自覺,多傾聽專家的意見和人民的聲音,避免因驕傲而自滿;否則,過度心切而一意孤行,只會增添社會大眾的痛苦。促進團結將是賴清德就職演說重點,但立法院的激烈衝突卻預告朝野對立與社會裂痕;國會改革方興未艾,如果當家還鬧事,未來硝煙四起,賴政府將陷困境。

若以蔡總統為鑑,她在民進黨衰微時挺身而出,成為派系的共主,此後凡事以派系平衡作為治理的基礎,也因此派系利益僭越社會公義,錯誤決策無法修正調整,不公不義無法糾正,民眾感情和利益也受到傷害。從賴清德的行事作風看,他的道德感可能比蔡英文強烈,對於不正義的事難以容忍。問題在,賴清德內心的政治驅力常會壓過他的道德本能,使他在判斷上變得盲目;也因此,才會說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及「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等語。賴清德想做的事可能很多,但他若看看社會累累的傷痕,那才是他首要修補的事。

(《期待賴政府展現格局》系列一)

聯合報社論/多一點聆聽,少一點自滿,修補社會裂痕 | 社論 | 評論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