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聯合報社論/從川普顧問納瓦羅入獄,談「藐視國會罪」
2024/06/01 06:17:56瀏覽206|回應0|推薦11
2024-05-28 01:37 

朝野政黨正為國會改革法案激烈對峙,而綠營群眾在立法院外的聚集,更加重情勢緊張。賴清德總統就此表態,暗指在野黨「違法表決」,又讚揚院外群眾集結是「守護民主」的行動,令人擔心今天三讀是否會重演太陽花運動「占領國會」的失控行動。為此,我們借用美國前總統川普的白宮顧問納瓦羅被判刑入獄的例子,希望釐清台灣「藐視國會罪」和「國會騷亂」的若干爭議。

納瓦羅是川普親信的貿易顧問,他因拒絕配合美國眾院對二○二一年「國會大廈襲擊案」的調查,被依「藐視國會罪」判處四個月徒刑,今年三月十九日入邁阿密監獄服刑,成為第一個因「藐視國會」入獄的前白宮官員。另一個同樣因藐視國會罪被判有罪的,則是川普的首席白宮戰略顧問班農,也被判處四個月徒刑;但因法官允許他在上訴期間保持自由之身,故尚未入獄。而華府聯邦上訴法院由三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則駁回納瓦羅的上訴申請,限期要求他入監服刑。

納瓦羅和班農都是因為二○二一年一月六日的「國會大廈襲擊案」,遭眾議院調查此案的「特別委員會」傳喚作證。當時,川普拒絕承認敗選,並和盟友親信召開了一次戰情會議,班農並在其播客上預告「明天將一片大亂」,次日即發生國會騷亂。但兩人被判決有罪,並不是因為他們參與策畫或密謀,而是因為拒絕出席國會聽證會作證,並拒絕提供特別委員會要求的相關文件。納瓦羅已七十四歲,班農也年屆七十,因他們的態度桀驁不馴,皆未得到任何緩刑的特別待遇。

進一步看,納瓦羅和班農的藐視國會罪,並非由國會直接判定,而是經全院表決通過後移送司法審理,維持司法和立法的分立。納瓦羅去年九月經華府的聯邦法院陪審團判決有罪,今年一月確立,這距離眾院委員會認定他藐視國會已時隔一年半。班農也一樣,八男四女組成的陪審團,不到三小時即一致同意判他藐視國會有罪。除了刑責,納瓦羅要繳交九千五百美元的罰款,班農則要繳交六千五百美元罰款。

由納瓦羅和班農的例子看,我國國會要建立調查及聽證制度,當然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有助於釐清行政濫權或尋常司法難以企及之事。例如,台灣也發生過國會遭占領乃至行政院被攻擊事件,卻用政治處理草草了事,不把國會受攻擊當成是國家體制受到侵害。也因此,這次國會改革法案之爭,屢戰屢敗的民進黨竟想動員群眾來逆轉頹勢;由此,可見台灣法治及制衡崩壞之嚴重。

事實上,檢視藍白版和綠版的提案,民進黨版草案對於聽證會證人拒絕出席或提供資料的處罰,其實比在野版嚴重。過去,柯建銘和林佳龍甚至有過判處七年或一年徒刑的提案。但時移勢易,綠營卻反控在野黨提案危害人權。民進黨憂慮的是,一旦藐視國會罪通過,綠營官員便不能再像蘇貞昌、吳釗燮那樣在立法院拍桌叫罵。問題是,理性詢答,保持做人的基本禮貌,不就是執政官員應有的素養嗎?如果卓榮泰能好好約束其政務官,藐視國會罪豈會輕易上身?

我們之所以舉納瓦羅入獄為例,是因為此案同時涵蓋了藐視國會罪及國會大廈襲擊事件等多重面向,對台灣正在發生的政治爭議,具有立體而清晰的啟示。對濫用國會絕對多數達八年的民進黨而言,如今已到了收斂及自省的時刻。我們也要提醒磨刀霍霍的在野黨,國會改革必須有節有度;否則一旦情勢逆轉,這把刀對付的就是自己。

聯合報社論/從川普顧問納瓦羅入獄,談「藐視國會罪」 | 社論 | 評論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社論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