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聯合報社論/從「民主台灣」到「民主已死」的執政鬧劇
2024/05/31 05:37:31瀏覽304|回應1|推薦12
2024-05-26 00:30 

賴清德就任總統前後,立法院外持續爆發群眾抗議活動。過去街頭運動抗議的是執政黨,此次抗議對象卻是在野黨。這幾場群眾集會打著「民主已死」的標語,對照賴總統就職演說高舉的「民主台灣」,凸顯了抗議活動的荒謬。更諷刺的是,賴清德喊著「民主台灣的光榮時代來臨」,卻在上任前就諭令綠委「反守為攻」,演成國會暴力衝突,就職後更鼔舞各地群眾上街頭向國會揮拳,壓制在野黨。

今年大選,民進黨以四成少數贏了總統,但輸掉國會多數。民進黨不改鴨霸專斷作風,國民黨和民眾黨則在多個議題合作,以立法院過半席次共同推動許多民進黨「不喜歡」的法案。賴清德就職演說坦承三黨不過半是「全民選擇的新模式」,換言之,人民既然選擇不讓民進黨完全執政,此一結果就應該受到尊重。

然而民進黨和挺綠民間團體不做如是觀,反以「擴權」、「黑箱」等理由,在立法院內以粗暴和不入流的動作阻撓國會改革修法,在立法院外發動群眾抗議施壓,甚至自詡為「太陽花第二」,標榜延續太陽花學運精神。但除了「反國民黨」的訴求一致,此次群眾抗議活動可說和太陽花運動完全扯不上關係;從理念看,甚至是背道而馳。

雖然時隔十年,太陽花運動標榜的價值早已備受質疑,連民進黨立委邱議瑩都說「太陽花已經崩潰了」,如今民眾還沒忘記的只有一個林飛帆從「林九萬」榮升「林廿萬」。但太陽花運動抗議對象畢竟是掌握權力的執政者,反對政府濫權。此次綠營號召群眾卻是抗議在野黨修法防止執政者濫權,從本質上看,說這是「太陽花第二」,完全牛頭不對馬尾。

更荒謬的是,這些抗爭團體及民眾,過去八年對民進黨政府各種違法濫權、黑箱立法不發一語,不是被收編就是被和諧,如今忽然在意起「黑箱」和「擴權」,說穿了不過是要保障民進黨少數執政仍能掌握無限權力罷了。其實藍白推動的國會改革法案,許多內容都與過去民進黨在野時提出的法案相同,但昨日之是已成今日之非。從賴清德高度讚揚各地群眾示威,就可知與其說這是抗議活動,不如說是民進黨秀拳頭的政治動作:議場內用暴力杯葛議事秀拳頭;議場外藉由群眾力量護航民進黨,使藍白陣營有所忌憚,不敢進一步修法限制執政者濫權。

問題是,修法的立委均是今年才通過民意檢驗的「新民意」,每個立委都受到選區最新民意的託付,或具有至少超過卅萬張政黨選票的民意基礎。立法院外的抗議群眾,不能撼動這些合法的全新民意。三黨不過半既是人民的選擇,限制執政濫權,更是多數民意的要求。國會審議立法,本是主權在民與民主意志的展現。如果藍白立委受少數民意恫嚇,立場退卻,形同變相護航民進黨政府,才是違背多數民意、悖離選民託付。

賴總統力挺立法院外的群眾抗議活動,說這是「公民社會力量的展現」。他顯然忘記了,民眾選出立法委員,由這些立委組成的國會多數,才是真正「公民社會力量的展現」。賴總統寧願和街頭群眾抱團取暖,就是否定立委一票一票展現的公民力量。少數總統不願尊重國會多數,綠營「抗議在野黨」的街頭鬧劇,恐怕只是未來四年台灣政治的冰山一角。鼓動支持者上街頭壓制在野黨,可能成為民進黨的操作模式,加劇朝野對抗。執政的民進黨發動街頭抗爭,可凝聚基本盤,但掌權者否定民意,打著民主旗號反民主,才真正是「民主已死」。

社論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6/02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