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23 15:40:05瀏覽434|回應0|推薦3 | |
前幾天晚上洗完澡後回到房間,打開電視偶然看見我還蠻欣賞的林依晨和鄭元暢主演的「我的億萬麵包」,抱著嚐鮮的心情看了一段時間,覺得雖然有些誇張但還挺有趣的,劇中還找了不少眼熟的明星客串,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感覺,不僅因為有熟悉的明星客串很親切,也因為覺得好像大家都有很多工作,雖然只有某個族群在賺錢,但起碼對社會景氣來說感覺還蠻有希望的。 然而正當考慮以後要不要定期收看時,看到了女主角和她好友的一段對話,準確的劇情和字句我忘了,但是在其中一人抱怨自己受不了某種情形時她說了自己(或他人?)恐怕會變成「腦麻智障」,雖然不全然是演員或編劇的問題,我也知道這是大多數人會使用的誇飾形容,但聽到這四個字時我不但有些驚訝,而且心裡還覺得很不舒服。 就像過重的人正興高采烈地看偶像劇、將自己幻想成男女主角的同時,卻看到劇中出現嘲笑胖子的橋段會忽然心裡一陣糾結、被打回現實的感覺;又或像是禿頭的人和大家一起觀看好笑的綜藝節目時,突然看到主持人或來賓拿禿頭當作笑點來嘲笑時會一陣尷尬;或是很多明星喜歡模仿阿吉仔來逗大家開心(雖然阿吉仔因而聲名大譟),而觀眾也看得不亦樂乎;也像是一般人受傷後有了暫時性的跛腳時會和別人誇大地說自己「已經變成掰咖」;或是肢體較不協調的人在遇到困窘情形時習慣笑稱自己是「肢體殘障」;更經典的例子是蠻久之前有人拿「沒有屁眼」這件事當做賣點寫歌卻遭到「無肛症」孩童的家長的抗議,雖然很多人(包括我在內)之前都沒聽過無肛症,所以看到這個新聞時有些錯愕,覺得自己好像也無意間參與了某種不道德的嬉鬧,但這也突顯出無知傷人的可怕。 我想還有更簡單普遍、大家容易了解的例子:當你看到一個你眼中完美無缺的人,卻還在你身邊大聲嚷嚷自己身材有多差、皮膚有多糟;或是一個成績好到將近滿分的人,卻在一個考試僅在及格邊緣的人面前抱怨自己若是再小心一點就可以得到一百分;又或像某個笑話──一個富人在窮人面前抱怨:我家窮到連衛生紙都沒有,只好拿鈔票來擦屁股。 這些例子都讓我不禁思考,為什麼我們的社會這麼習以為常地嘲笑別人真實存在的缺陷來證明自己的幽默?而大多數的人卻也如此理所當然地照單全收這些所謂的「幽默」和「笑話」?難道大多數的人都不曾試著想像自己若為當事人,看到這些大家一笑置之的笑點會有何感想呢?難道有缺陷的人就不該被當作是個也會傷心的人嗎?又或者大部分的人都將自己幸運沒有殘缺這點視為不需珍惜的事?還是覺得那是別人倒霉和我沒有關係?這樣沒有同理心的想法難道已成為社會常態了嗎?而這正是我們下一代所要學習、成長的世界嗎? 老實說我自己也常不自覺地參與這種集體暴力當中,就像因為人性本惡所以我看到別人跌倒也會忍不住先笑出聲一樣,所以其實我知道某些會說這些話的人──不管是一般路人、照劇本演出的演員,或是在節目上為製造效果而努力的綜藝人──不必然就是刻意要傷害別人,或是因此就變成壞人,因為大家似乎都被這種社會集體認知的幽默同化了,好像唯有這種犀利而誇張的方式才叫好笑。不管如何,我想不僅個人該對這點深加思考,更該檢討的是整個社會與媒體對幽默的操作方式,而在電視媒體、報章雜誌出現的公眾人物更該意識到這一點,進而發揮影響大眾的能力與功效,畢竟要有改變,必先要有對「錯誤」或「不妥」的認知。 雖然這有點像是難以改變的集體催眠,而我也知道若以太嚴格的角度來看待幽默,會讓很多創意或有趣的笑點埋沒,但我想幽默的形式這麼多,目前的幽默形式也是整個社會群體互相影響發展出來的,總該有一種幽默模式是以不傷害別人為前提可以發展出來的吧? 而且現代有創意的人這麼多,這應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啊!就像某賣場以鈔票上的五個小孩來做廣告,一開始先說大家要愛護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還挺有教育意義的),後來才揭曉原來指的是鈔票上五個小孩的圖像;雖然這是個老笑話,但再看還是覺得很幽默而無傷大雅,而且想到拿這個笑話來當廣告,也算他厲害!(不過後來再拿鈔票上的鹿來做廣告,驚喜度就低了點。)所以我很期待有一天眼前所見、耳間所聞的幽默,都能以更有智慧而不流於低劣的形式發展、呈現出來。 我其實很討厭拿這種不著邊際的鼓勵當作結語,感覺不但突顯出字詞的缺乏,更顯得我很老套而且思惟無創意,但怎麼也想不出更好的話來,所以還是得說一句:大家一起加油吧! PS. 拜網路不通之賜,這篇我思考了幾天的文章總算寫出來了! 2008/11/21 2am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