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4/01/11 22:55:39瀏覽779|回應1|推薦18 | |
我們今天到苗栗的「出磺坑」,走了「古油井登山步道」,看了很多座油井遺跡,也走了「地軌式纜車道」。接著,要參觀園區內的「台灣油礦陳列館」,還有其他幾個景點。
↓我們從「地軌式纜車道」走下來,看到好幾輛遊覽車剛好停過來,下來了一大批的遊客。我們要搶在人群前,趕緊進「台灣油礦陳列館」。
↓為記錄油礦從探勘到開採發掘的歷程、珍貴文獻史料與古蹟實物、陳展台灣的油礦探勘史與演進,台灣中油公司於1981年成立「油礦開發陳列館」,1990年興建這間新館,定名「台灣油礦陳列館」,開放參觀。
↓「台灣油礦陳列館」每週一休館,每天開放時間為09:00~16:00,免費參觀,也有提供預約導覽的服務。
↓一進陳列館,就看到這座很有代表性的雕塑。「出磺坑」的石油開採始自清咸豐11年(1861年),邱苟在後龍溪附近河床中發現石油,以人工挖掘一口油井。
↓展廳在一、二樓,一樓主要為台灣油礦與「出磺坑」的介紹。請注意,是「出磺坑」,而非「出礦坑」。
↓1817年,當地居民吳琳芳在後龍溪畔發現浮油;1861年,逃犯邱苟於後龍溪畔出磺坑附近手掘一井,汲取原油,成為台灣油礦業的開端。邱苟曾以每年一千餘元的價格租給英商約翰·陶德開採。1870年,清廷逮捕邱苟並查封油井。
↓1877年,清廷將石油開採收歸官辦,自美國聘請兩位技師,以機械化的機具技術鑽井,是現代科學方法開發石油之始,卻於一年合約期滿後即終止。1887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在「出磺坑」設立了【煤油局】,後因產油量不豐而裁撤。
↓這一面牆壁,都是過去在「出磺坑」油礦區的歷史照片,許多都是在「地軌式纜車道」留下的鏡頭。
↓相較於清廷消極的開採與經營,日本時代由日本海軍接管出磺坑礦權,並積極開鑽採油。此後日本人增加諸多礦業設施、員工宿舍、廠房與井架,採油數量屢創新高,成為燈火通明的不夜城,而有「小香港」之美譽,直到二戰末期。
↓我們在園區內走過「地軌式纜車道」,而陳列館內也有一台「時光地纜車」供民眾乘坐體驗,開放時段為9:30~10:30及13:30~14:30。
↓不巧系統正在維修中,無緣體驗。
↓國民政府時代的1945年,金開英先生奉命督導接管日本所留下的生產機具與設備。1946年在上海成立中油公司,統整全國石油相關業務。1949年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為台灣石油與石化工業奠立了良好的基礎。
↓二戰後的1947年,原日本時代計畫開採的『第98號井』鑽探成功獲油,為戰後的第一口井。1952年,邀請美國專家來台協助,並引入大量技術,同時購入新鑽機,奠定了日後深井鑽探的基礎,惟至1959年新油氣田的開發均不理想。
↓1959年,發現了新的儲油層。1962年,『第106號井』為第一口深井,獲得大量的天然氣。自1984年迄2000年為高峰期,數十年間中油公司於出磺坑鑽探了45井,成果豐碩。
隨著技術與機具的精進發展,油探人力需求降低,出磺坑人口逐漸減少。2011年所鑽探的最後一口井『第147號井』鑽探成功迄今,出磺坑礦場仍持續生產天然氣,但產能日益減少,出磺坑成為消失記憶的寂寞山城。
↓中油公司於1946年設立「台灣油礦探勘處」,專門管理全台石油探勘及相關業務,上山下海尋覓台灣各地的油氣,也積極拓展國外礦區。
↓這是中油於全台的油氣鑽探站,「出磺坑」是其中一站。
再來看一些過去「出磺坑」油礦開採歷史變遷的照片。
↓(左上)1864年,英商約翰·陶德向邱苟取得採油權。(左下)二次大戰後期,礦場人員入營的盛大場面。(右)1952年,兩位美籍署長參加出磺坑A2井開鑽典禮。
↓(左上)1952年,園區內的兒童育樂所第一屆畢業生。(左下)1958年,出磺坑聚落,遠處是城隍廟與開礦國小。(右)1959年,出磺坑吊橋的景象。
↓(左上)出磺坑吊橋及後龍溪的風光。(左下)1960年代,出磺坑礦場全景。(右)1963年,葛樂禮颱風對出磺坑造成的災害。
↓(左上)1963年,當時還稱『中國小姐』的劉秀嫚造訪。(左下)地纜車坡道遇雨成瀑布。(右上)1960年代,為熱門遊樂景點。(右下)1996年,油氣外洩事故。
↓接著要往二樓參觀,二樓主要為油氣開採與處理流程的介紹。
↓這是民國48年(1959年)中油開採的深井岩心,其深度達地下4,060公尺,是當時台灣、東南亞及遠東地區最深的油井及岩心。
↓各種岩石的介紹。通常顆粒較粗的沙岩所形成的孔隙,油氣較容易儲存。
↓台灣是由『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帶擠壓後隆起所形成,也產生了許多褶皺構造與斷層,車籠埔斷層、雙冬斷層及出磺坑的背斜構造即是如此形成的。而出磺坑的背斜構造,造就了油氣的生成。
↓『鑽井』及『完井』的流程影片介紹。
↓各種鑽井器具。
↓這一櫃擺了各種岩油,顏色、比重、成分皆有差異。
↓抽取的油氣,如何處理及貯存。
↓從清朝、日本時代到戰後由中油接手,出磺坑油氣處理的歷程介紹。
↓出磺坑油氣運輸的演進介紹。
↓巨型鑽頭。
↓海域鑽井需克服海洋惡劣環境的問題,因此遠比陸上鑽井更艱鉅且更具挑戰性;考慮的因素較多,成本也較高。台灣海域的探勘與開發,過去有國光1、2、3號生產平台,不過,都已於1995年結束油氣生產。
↓「鑽井船」的介紹。
↓二樓展區有一台「潛入深海VR體驗」的機器,可供遊客免費參加,時間為每天的10:30~11:30及14:30~15:30。
↓模擬坐在深海潛艇內,實地挖取海床岩層,還有清洗井口。
↓難得的機會,當然要體驗一下,時間約5分鐘,很有潛入深海作業的實境感。
↓當年礦區內採油工作人員使用的日常用品。
↓過去礦區的日常照片。(1)日本時代礦區湧入大量的員工及眷屬,因而有不少的日式宿舍。(2)保留至今的「地軌式纜車」,車道長540多公尺,坡度60度,是全台唯一保留的有軌纜車道。(3)登山步道上,保留了三座古老的油井遺跡。
↓(4)專為礦工及家屬醫療而設置的醫務所。(5)當年礦場主任的宿舍,1969年改為行政辦公室。(6)二戰後期,為防美軍轟炸而建的防空洞。
↓(7)出磺坑城隍廟,是當時出磺坑聚落的信仰中心。
↓這就是當時這些日常生活照片中的據點,所在的相對位置圖。
↓附近幾處可以順遊的景點。
↓離開「台灣油礦陳列館」,經過「地軌式纜車道」,一對父母帶著小孩爬上纜車道,人物顯得相對渺小。
↓接著要探尋過去遺留下來的日式宿舍群。
↓從石階爬上來,就可以看到目前還在使用中的這一排宿舍,是出磺坑礦場工作人員的備勤宿舍,是當年遺留下來的歷史建築「16號宿舍」。
↓「16號宿舍」建於昭和7年(1932年),原為8户連棟式宿舍,每户約15坪。民國57年(1968年)改建,合併為4户住宅,每户約30坪。另設有公共浴室和公共廁所,目前公共浴室已拆除。
↓這就是當年為了躲避美軍空襲而建的一座防空洞。
↓旁邊這間看起來保留比較完整、空間比較大的宿舍,是當年的「6號宿舍」。
↓「6號宿舍」建於昭和10年(1935年),建築面積為42餘坪。1970年左右改建成現狀,目前做為採油工程處處長宿舍,是出磺坑最高階之單棟官舍。
↓「6號宿舍」的屋頂鐵管屋架,是利用礦場鑽井工程回收的廢鐵管做為構材。屋外有大庭院,庭院裡有數棵高齡的桂花樹,不時飄來陣陣的桂花香。
↓往下走,看到另一棟歷史建築「8號宿舍」。「8號宿舍」建於大正14年(1925年),建物原為磚造基礎、木構造屋身及屋架,共有5戶的住戶空間。民國57年(1968年)進行改建,成為現行的4戶宿舍空間,目前仍使用中。
↓從「8號宿舍」往前看,是現行中油公司的「油氣處理中心」,顯示「出磺坑」目前還是持續有在產油中。
↓「8號宿舍」的下方,還有另兩棟看起來也像是舊式宿舍的建築。
↓這一排宿舍的地板平面採抬高(懸空)設計,與傳統日式房舍的設計相同。
↓房內建材重建後,尚屬新穎。據工作人員表示,未來將會提供給一般遊客住宿使用。
↓宿舍前方就是【72號】快速道路。
↓我們在「台灣油礦陳列館」園區待了約3小時,看盡台灣百餘年來的油礦開採史蹟。接著前往就在附近的「出磺坑城隍廟」,是「出磺坑聚落」的信仰中心。
↓「出磺坑城隍廟」所奉祀的【城隍爺】,除了一般大眾認知的『明判善惡』外,在早期醫學尚不發達時代,在地村民們生病時,都會向【城隍爺】求藥籤,因此樑柱上掛了不少「神醫靈效」、「示醫康復」等牌匾。
↓「城隍廟」前方廣場旁,有座表演戲台,每年七月「中元節」時,都會有客家戲的表演,兼具地方娛樂與傳承的意義。
↓「城隍廟」旁邊,就是中油公司的「油氣處理中心」,可以看到大油槽。
↓離開「出磺坑」,來到不遠處的「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這裡停車位很多,而且免費停車及參觀。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占地寬廣,四周環山。
↓先到「遊客中心」參觀。
↓「遊客中心」是四周環繞、中間花園的二層樓建築,有許多的展覽及活動空間。
↓【雪霸國家公園】涵蓋武陵、觀霧、雪見等遊憩區,大禮堂有【雪霸國家公園】的影片播映,我們準備欣賞16:00的「聖稜-雪山的脊樑」。
↓看完影片,往二樓走,這一間是管理處的咖啡廳及販賣部,我們不是要喝咖啡,而是要欣賞風景。
↓從咖啡廳外的走廊往下看,可以看到一座景觀生態湖,湖面平靜無波,充滿了寧靜的氣氛。
↓回到一樓,這座經規劃設計原生植物環繞其間的景觀生態湖,提供物種棲息的環境,有許多雁鴨科的鳥類駐留繁殖,形成一片生氣盎然的景象。
↓湖裡水生植物、鳥禽自然繁衍,生態豐富。
↓來到湖邊,值得慢慢走,環繞湖濱,感受這裡的清幽、遠離塵囂。
↓遊客中心及咖啡廳的湖面映照,是來到景觀生態湖,最讓人驚豔的美景。
↓還有四周的山峰、林相景觀。管理處就在【台3線】轉進來一下下,這麼容易親近,就能有這麼漂亮的風光。
↓園區內還有親子遊樂區,爬上木階道,視角不同,景觀也不同。
↓園區內的林相豐富,楓紅是另一個嬌點。
我們待到將近5點,離開「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後,就近解決晚餐,踏上歸途。
相關連結:出磺坑油礦景觀、台灣油礦陳列館(2之1)
※※※
【台灣油礦陳列館】:官網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30~17:30
票價:免費參觀
<交通>:
< 自行開車>:【國1】下「苗栗交流道」,走一小段【台6線】,續接【72號】快速道路,往大湖方向前行,至「出磺坑」下匝道後即見「油礦陳列館」。
< 搭乘大眾運輸>:從苗栗市搭乘大湖/卓蘭方向客運【5656】,約10~15分鐘一班,在「出磺坑」下車,步行過「出磺坑橋」即可到達。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