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02 01:30:00瀏覽3990|回應1|推薦102 | |
將近六十年前,我家和唐阿姨家都住在板橋「大庭新村」,由於我家住得比較後面,在那重疊六年多的期間,我一定常常經過她們家的門口,我們一定相遇過,彼此卻無緣相識。
五十多年後,繞了地球大半圈,我們終於相識了,卻是在報紙上相遇,相遇的通關密語就是「大庭新村」。
二〇一三年開始寫作時,我已經五十六歲,三年後開始投稿中文報紙副刊,是一隻慢飛的寫作笨鳥。二〇一七年六月二十七日,一篇<西瓜皮的鄉愁>登在中華日報副刊,那是我登上中華副刊的第二篇文章。三天後,接到華副羊憶玫主編的來信:「<西瓜皮的鄉愁>刊出後,引起一位老作家的注意,這位唐阿姨以前也住大庭新村⋯」。
第一次接到成名的資深作家唐阿姨的電郵,讓我興奮異常,九十高齡的她像母親一樣地對我鼓勵有加,我們開始像筆友一樣以電郵往返。因為唐阿姨有訂中華日報,日後,只要華副刊出我的文章,總會在第一時間接到她的電郵,每一封信都是推動我繼續寫作的動力。
我將與唐阿姨認識的經過,寫在一篇<忘年之交唐阿姨>的文章中,刊登在二〇二〇年十月七日的中華日報副刊。唐阿姨也在她的<因思鄉遇忘年之交>和<她在準備遠行>兩篇上報文章中,為我那本《走過零下四十度》的新書置入行銷。
由於常投稿中華副刊,每天華府的傍晚是臺灣隔日的清晨,我都會在手機上閱讀剛貼出的華副電子報。二〇一九年二月十日的傍晚,我一如往常讀報,讀到一篇唐阿姨的<天上的魚>,還有配著周密的一幅同名畫。我立刻用手機寄了一封電郵:「恭喜唐阿姨,讀了今天<天上的魚>,非常感動,您文章和周密的畫,母女檔將成為文壇佳話,⋯真令人羨慕呀!」。也很快得到唐阿姨的回覆:「志榮:真的嗎?<天上的魚>刊登了?我還沒看到呢!大概是明天的報紙吧。」
只是那幅<天上的魚>的畫讓我很驚訝,周密不只文章寫的好,竟然還會繪畫,而且還畫得頗有意境。
回想接到唐阿姨寄來的第一封電郵中,她就介紹了她的兒子周全和女兒周密,寫道:「周密在密蘇里的聖路易美術館任研究員,她今年發表了多篇日本版畫的文章,在聯合報刊出⋯」能夠被臺灣最高殿堂的聯副刊登文章,已經證明了周密遺傳了母親的的文學天份。
後來唐阿姨還說:「女兒近年來迷上了畫,凡是所見美景、美物、特殊情事,她所喜愛的一切,她都想畫下來。」接著,幾乎每個月都會在華副上讀到她們母女合作的文章。
原來,周密從二〇一八年四月開始學水彩畫,半年後,第一次將<天上的魚>,寄給台北的媽媽看,「她說很有意思,應該寫篇文章,於是開始兩年多來,有趣的圖文對話。」隨後幾乎每個月,都會在華副發現有一篇唐阿姨以周密的畫為故事背景的文章。
兩年後的另一封電郵中,唐阿姨說:「三年前周密一時興起想學畫,畫了素描後,她的老師就教她學畫水彩,因為她以前畫過國畫。她的老師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她也憑她自己的喜好,畫風景、花卉,也畫人物。」
唐阿姨在另一篇<好像桃花源>的文章中,寫到「我想到她小時候就喜歡塗鴉,她曾畫了「我的媽媽」的逗趣畫,我幫她寄給一兒童刊物,登載了。她的爸爸曾說女兒有藝術天份,他還說大概是隔代遺傳⋯。」
二〇二一年四月,周密在華府華文作家協會雲端論壇以「藝術有話要說」為題演講,介紹聖路易藝術博物館內重要館藏。演講後的閒聊時間,周密談到她的祖父是民初著名書畫家周承德,早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工於書法,並善畫,二十世紀上半葉杭州的「靈隱寺」扁額是他所書寫,也是著名杭州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還擔任過社長。
天份加上努力,周密也越畫越好,作品常獲選參展或是得獎。如二〇二〇年的<眺望窗外>文中,提到周密的水彩畫作品被選入"Comfort and Joy"的聯展,唐阿姨的愛護與驕傲之情溢於言表。
周密說:「我們越洋合作,讓她特別開心,也是我畫畫的額外收穫。」她們在華副上共發表了二十多篇「文:唐潤鈿.圖:周密」的文章。
文章中,看到九十高齡的唐阿仍然姨童心未泯,她總是看到畫中可愛的一面,或思緒敏捷地聯想一些生活日常或人生的回憶,後來才知道,唐阿姨也擅長畫國畫,所以總能精準地抓住女兒的畫中話,也會不時寫些對周密鼓勵的話語,成為一篇篇的溫馨小品。
二〇二〇年十月,用心的現任華副李謙益主編將我那篇<忘年之交唐阿姨>與唐阿姨的<臉書貼畫>一文和周密的畫併排刊登在同一張華副版面,讓我們三個人的作品也在報紙上成為鄰居。
我們因寫作而相遇,因而有緣見證並分享她們母女越洋傳情的樂趣,如今將文章與圖畫集結出版,這是文壇也是畫壇上的佳話與傳奇。
謹送上我最深的祝福!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天上的魚、周密 專訪(白象文化)
12/6(星期二)下午2:30pm
唐潤鈿、周密母女檔新書發表會
地點:華山紅館
主持人:沈春華
與談人:周密
書目:《天上的魚》
說明:
《天上的魚》是唐潤鈿和周密母女兩人攜手創作的圖文書。
唐潤鈿以九十好幾的高齡筆耕不輟,書寫流暢溫暖的小文;周密充滿藝術氣息,以初老的年齡頓悟而追夢。女兒的每幅畫作,都牽動媽媽的寫作靈感,她們相互牽引的故事,總能讓人暖心一笑。此外,書中並收錄唐潤鈿幾篇九十後寫的散文,分別刊登於文訊和聯合報繽紛版,充分表現了她的靈敏睿智,活到老寫到老。
作者唐潤鈿,筆名金田、雨耕。1929年3月出生於上海松江。1947年冬離家來台灣,就讀基隆女中。後考入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因機緣巧合,進國立中央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工作。服務三十三年退休,時任參考諮詢,職稱編纂。寫作文類包括散文、小說、兒童文學及電視劇與廣播劇本。著有《書僮書話》、《文學家的故事》、《彩色人生》及《我們永恆的城堡》等十餘種。《家》獲得菲華伯康戲劇創作獎多幕劇第二名。此外獲有教育部電視劇、李曼瑰教授姐弟為紀念先翁設立之宗教劇獨幕劇,以及台灣新生報與台灣電影製片廠聯合舉辦「小鎭春回」徵文等之佳作獎。〈羅蘭的笑談〉一篇入選隱地主編《九歌101年散文選》。
繪者周密,現任美國聖路易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處助理研究員及世界日報記者。曾獲美國海上大學獎學金雲遊十餘個國家,將見聞寫成《海上大學一百天》,另出《莊子的世界》及《小龍遊藝術世界》。曾獲台灣一些文化機構獎項。2015年周密獲贈艾丁亨 (The Atting-ham Summer School) 獎學金,以皇家橡樹基金會學者身份到英國去研究不同歷史時代的城堡古屋,以及貴族的藝術收藏。近年潛心習畫,以水彩畫和油畫甄選進入多個畫會展覽並得獎。
延伸閲讀: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