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10 05:28:44瀏覽3551|回應6|推薦133 | |
自2011年暑假起,輔仁大學為了開拓本校學生的國際視野,以及提昇參與同學的英語能力,幾乎每年由理工學院學生組成暑期海外學習暨文化參訪團,今年在生命科學系蘇睿智主任,以及理工學院劉思怡助教帶領下,又來到華府美國天主教大學(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CUA)。
在校友會提供的歡迎晚餐後合照 美國天主教大學校園坐落於華盛頓特區東北部被稱為「小羅馬」的Brookland社區。其校區廣闊,壯麗的古典與新穎的現代校舍參差其間,校園或是綠草如茵,或是古樹參天,雖然在酷暑的蟬鳴聲中生活與讀書,對學生而言是一種享受,然而暑修課程緊湊,而且全英語上課更是一種震撼教育。 繼承以往的傳統,華府輔大校友會會長以及許多校友們,早在數月前,即開始籌備如何迎接遠渡重洋來美的學弟妹。除了準備了許多生活用品和第一天的晚餐外,並安排大巴士帶學弟妹參觀Luray石灰岩洞、航太博物館、參加周末彌撒,以及走訪國會圖書館、國家動物園、雙橡園、喬治城、並在會長家舉行校友們與學生的茶敘交流等等。期間每一個學生都寫了一篇中文的心得報告,會長則是非常驚訝學弟妹的中文書寫能力,給予高度評價,並鼓勵其中好幾位同學,回到台灣之後,可以將心得報告寄到報社投稿。
在喬治城大學合照 初發的心情 這是我第一次來美國。在出發前幾個禮拜,我就一直在後悔爲什麼要來美國,我的英文一直很爛,現在要聽全英文的課,最後還要用英文報告……,奇怪的是,在機場的時候,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安,只是反覆告訴自己,這是你自己選的 (資工系龐睿琪)。這是我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個暑假,在經過兩年的補教打工生涯後,我存夠了旅費,終於在今年來到了美國(生科系蔡語)。踏出機場的瞬間,就深刻地感受到全新的挑戰排山倒海而來,不僅是全英文的上課,還有完全不同的風土民情……等,都壓得我喘不過氣,仍要打起精神面對,讓自己融入當地,讓自己能夠悠遊於其中,不輕言放棄(電機系張子承)。逃脫出平常在課本上乏味的英文,運用到真實生活中。從最初的點菜到要與美國人對話,英文不再只是拿來應付考試的科目,而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傳遞感情最重要的橋梁 (生科系徐曼甄)。 校友們的關懷 在抵達華盛頓特區後,由巴士接送我們到美國天主教大學的宿舍,在進入迎賓大廳時,映入眼簾的是滿屋子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皆是學長為遊學團精心準備,讓接下來的幾天都不用愁吃的問題(電機系黃昱誠)。在出發的時候離20歲生日還有5天。明明中午才跟爸媽講今年就不過生日了,下午課間,學長就端來一個寫着我名字的蛋糕(如果不是人太多的話我真的會哭的哦) (資工系龐睿琪)。害羞的Dr.,王學長在小學妹生日的時候悄悄買了一個蛋糕,而且挑了一個地球彼岸的生日時間,真的是非常用心。非常感謝學長姐的照顧,作爲輔仁大學的學生,希望未來不辜負學長姐的期望(電機系鄭依婷)。 文化的震撼 美國的街道很寬敞,天空很藍,雲很美,天氣很好,每天三十幾度但空氣乾燥,即使太陽很大也不會讓人流汗……(資工系龐睿琪)。我參加這個遊學團的原因,是想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嘗試些不同的事。這裡遇到的人都很和善,還有他們下雨天都不撐傘,只有我們亞洲人會,我覺得這點印象最深刻(生科系齊念榆)。 搭美國地鐵,走過如此寬敞的人行道,看見路上有各種膚色的人種。明明一樣的天空,看起來卻如此清澈寬廣,看見滿滿英文的路標,不同風格樣式的建築,體驗了國外的生活和文化(物理系吳克弈)。 在美國的第八天,很碰巧是美國國慶,感受到很濃厚的節慶氣氛,街道兩旁許多人席地而坐,遊行非常精彩,當中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人,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新鮮的事,畢竟住在台灣,文化沒有美國這麼多的多元與衝擊(生科系許祐寧)。我在球場旁邊看著人們打籃球,有個人經過就隨口跟我聊了兩句。那天走在mall裡面,稍微跟某個店員對到眼,他們就會很開心的問我今天如何,這裡的人不像在台灣總是那麼冷漠,人們彼此的連結,遠比台灣還要緊密有禮貌(物理系吳克弈)。
同學們興奮的圍觀校友的紅色跑車 繁重卻有趣的課程 今年的課程分為兩組,Howard U教授王秩秋博士,也是輔大校友,負責醫學影像(Medical Image)組教學;而醫療機器人(Medical Robotics)組教學仍由天主教大學工學院長Dr.Charles C. Nguyen負責。
霍華德大學教授王秩秋校友,向學弟妹們講授MRI原理
其他非常傑出的教授上課 頭兩天是共同上課,第三天才分開進行。醫學影像是由物理、資訊及生物構成。每次上課都是一次衝擊。平時上課除了口頭講解之外,還為我們安排參觀其他教授們的如MRI與Optical Image的實驗室。整個課程有些緊湊十分充實(生科系李亭葳)。 Dr. Paul,不但親自為我們講解MRI的原理,還請了四位非常傑出的教授和研究生們帶我們做實驗,有研究人體膝蓋、鯨魚眼睛、微生物和病毒,從巨觀到微觀,各種不同面向擴展我們的視野(電機系許涵媛)。
天主教大學工學院院長Charles C. Nguyen親自上陣教學 講述醫療機器人原理 我選擇機器人組,Nguyen教授以上課一步一步從最基本機器人動作的數學矩陣運算講起,導入我們對機器人的基礎概念,還有分組的回家作業,幫助我們再複習與思考一遍上課內容,並且跟上進度(電機系王婕)。起初有點害怕英文授課會聽不懂,幸好老師會放慢語速,確認每個人都聽懂,在Dr., Nguyen清楚的解釋空間概念,給我們有趣的作業,讓我們學習矩陣等計算和控制裝置(物理系韓孟庭)。Dr., Nguyen的教學生動,循序漸進引導我們進入機器人的世界,全英文的上課方式讓我更加專心,還帶我們看到機械手臂可以做到這種境界,令人嘆為觀止,大概是這趟遊學最獨一無二的歷程(物理系陳柏穎)。
在Luary石灰岩洞中與校友們合照 課外活動 學長還帶我們去甘迺迪中心看了一場非常震懾人心的音樂會,無法用適合的形容詞來表達心中的震驚與感動。來自許多國家的合唱團,他們的聲音千變萬化,到最後用自己的聲音串起每個不同的合唱團,連結起整個地球村(生科系徐曼甄)。Smithsonian的系列博物館,經營的方式雖然是靠大眾捐款,用免費的方式回饋大眾,但是他們卻一點也不馬虎,很大很乾淨,管理也非常好(物理系吳克弈)。我們在校友會學長姊、蘇老師與Grace的帶領下,跑了很多有趣的景點,其中,石灰岩洞是最令我感到驚嘆,曾經只出現在地理課本中的內容,如今卻壯觀的呈現在我眼前,還可以看見石灰岩持續的形成中,感受到大自然造物的過程,非常奇妙 (電機系王婕)!
校友會安排的大巴士一日郊遊
在航太博物館前合照 雖然不是教友,在禮拜天的早上,我第一次參加彌撒,一到教堂外面就能感受到那樣沈靜的氛圍,進到裡面我們也跟著虔誠的教友們答詠祈禱,也謝謝早上神父的介紹,讓我們對天主教又有更多的認識(電機系陳思穎)。
望彌撒後輔大生命科學系前後期校友合影 綜合心得報告 美國雖然種族很多,依然很團結,遊行時街頭滿滿的人潮、歡呼聲,讓人熱血沸騰,還有施放國慶煙火時,人群看到高潮之時大聲歡呼,難怪美國能成為很多人趨之若騖的地方(物理系李家瑜)。來美國有一個禮拜了,雖然時不時會想念家鄉的滷肉飯,但是在這裡經歷的點點滴滴,所學到的知識以及獲得的回憶,會是永生難忘的(生科系徐曼甄)。這裡有許多輔大畢業的學長姊們,看到他們在美國的成就,讓我可以向他們看齊,以他們作為榜樣。把握在美國充實自己的機會,也不枉父母花的錢。希望經過這次的琢磨,我能變得更加優秀,在未來能往自己想要的產業發展(物理系張兆凱)。 此行不管是生活方式、人文建築、還是整個風氣,都已經都深深擄獲我的心,從嚮往體驗變為目標。期待在未來的旅程中,我也能獲益良多,並將這份心情和天空帶回台灣(物理系羅皓瑜)。這一次來美國的就是為了學習,所以我們參觀了許多的大學,像是喬治城大學、霍華德大學,還有之後要去的哈佛、MIT,還有CUA,台灣的大學完全不能比,讓我有種想要來這裡念書的衝動(物理系張偉庭)。經由這次的活動,讓我更了解如何獨立自主、團隊合作與溝通協調,也讓我了解到語言與文化的重要性。透過大學參訪,使我更了解我未來的研究方向及出路。經由博物館教育,讓我大開眼界並得到深刻的體悟(醫資系李杰穎)。
在華府輔大校友會會長客廳與校友們合影
營養系學姊帶來刨冰機製作刨冰
大家席地而坐閒話家常
前輔大化學系主任資深校友操刀剖西瓜 遊學之行後發現,我喜歡美國,想來這裏讀書。沒人逼我離開家鄉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但是因爲我們的家鄉放不下我的夢想,我想要瞭解更大的世界,年輕的我想要擁有更多(資工系龐睿琪)。我要感謝我的父母讓我參加這項活動。感謝理工學院秘書劉思怡小姐,舉辦的說明會與成行前後的準備。要感謝生命科學系主任蘇睿智副教授,有他帶領,使團員們備受呵護。當然更要感謝Dr., Nguyen的教導,和教授王秩秋學長,以及華府校友會的諸位學長姐的支持,並祝大家平安喜樂、萬事如意(醫資系李杰穎)。 一起搭乘地鐵出遊 這些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都必須上完全程共52小時包括在台灣外語訓練及美國課程和實驗,以及最後一天12日下午的英語結業報告,才能拿到結業證書及三個學分。當天輔大校友會也將準備螃蟹晚宴為學弟妹們送別。他們將於13日離開華府,繼續前往賓州、波士頓、紐約等地大學和名勝遊覽,隨後由紐約直接搭機返台。 輔大交換生訪華府 學長姊用心接待 這群人多在數十年前踏出母校輔仁大學校園,如今有的是教授、有的是醫生,有的是服務聯邦政府的科學家,過去這兩星期來,這群子女長成、多已空巢的輔大校友重新當車伕、揮汗當導遊,進城看文化、出城看風景,用熱情和愛心接待來自台灣的一群學弟妹。 這不是第一次,華府輔仁大學校友會接待從母校暑期來美交換的學弟妹,從2011年來已成暑假校友會常務活動。年齡差距在30至50歲的學長姊,把20出頭的學弟妹當家人照顧、提攜,是他們回饋母校栽培的心意。 自2011年暑假起,輔仁大學為了開拓學生國際視野、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每年由理工院學生組成暑期海外學習暨文化參訪團,今年在生命科學系蘇睿智主任及理工學院劉思怡助教帶領下20位學生,來到同樣是天主教教會學校的華府美國天主教大學(CUA)暑期進修。 坐落於華盛頓特區東北區的天主教大學,坐落於有「小羅馬」之稱的Brookland社區。校區廣闊,大教堂宏偉又古典,校舍古樸與現代兼具,在酷暑蟬鳴聲中、在綠草如茵的校園生活與學習,對台灣學生是全新體驗。暑修課程緊湊,全英語上課對這群學生更是震撼教育。生科系徐曼甄認為,「從最初的點菜到要與美國人對話,英文不再是拿來應付考試的科目,而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傳遞感情的橋樑。」 除了上課,學員在17天的活動也把大華府當教室,博物館、紀念堂、音樂廳、國慶日活動,校友們幫著接送和導覽,讓學弟妹感到相當溫馨。 今年的課程分為兩組,輔大校友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教授王秩秋博士負責醫學影像(Medical Image)組教學,電機系許涵媛表示「Dr. 王,不但親自為我們講解MRI的原理,還請了四位非常傑出的教授和研究生們帶我們做實驗。」而醫療機器人(Medical Robotics)組由天主教大學工學院長Charles C. Nguyen負責。物理系陳柏穎則說「生動的教學,循序漸進引導我們進入機器人理論的世界,全英文的上課讓我更加專心。」
在大瀑布國家歷史公園 繼承以往的傳統,華府輔大校友會會長及許多校友們早在數月前即動手籌備,為學弟妹準備許多生活用品、接風晚宴,還安排大巴士帶學弟妹參觀羅瑞石灰岩洞和航太博物館、參加周末彌撒,以及走訪國會圖書館、國家動物園、雙橡園、喬治城、並在會長府邸舉行校友茶敘交流等。 「我們參觀喬治城大學、霍華德大學,還有之後的哈佛、MIT,台灣的大學完全不能比,讓我有想要來這裡念書的衝動。」是物理系張偉庭兩周來的美國印象;物理系張兆凱則感嘆:「這裡有許多從輔大畢業的學長姊們,看到他們在美國的成就,讓我可以他們為學習的榜樣。」電機系鄭依婷則感謝學長姊的照顧,希望不辜負學長姊的期望。
也是美食家的王教授親自下廚
這些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出發前在台灣先接受外語訓練,加上來美後的課程和實驗共約52小時,最後一天則必須以英語進行結業報告,才能拿到結業證書及三個學分。該團結束華府最後一周的課程後,將繼續前往賓州、波士頓、紐約等地大學和名勝遊覽。
延伸閱讀: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