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5/26 00:37:06瀏覽77|回應0|推薦0 | |
▲旅遊常識 # 8 「導遊人員執行業務時,如發生特殊或意外事件,應如何處理 ? 」
• 導遊人員執行業務時,如發生特殊或意外事件,除應即時作妥當處置外,並應將經過情形於24小時內向交通部觀光局及受僱旅行業或機關團體報備。」
導遊人員管理規則第24條規定:「導遊人員執行業務時,如發生特殊或意外事件,除應即時作妥當處置外,並應將經過情形於24小時內向交通部觀光局及受僱旅行業或機關團體報備。」、領隊人員管理規則第22條規定:「領隊人員執行業務時,如發生特殊或意外事件,應即時作妥當處置,並將事件發生經過及處理情形,依旅行業國內外觀光團體緊急事故處理作業要點規定儘速向受僱之旅行業及交通部觀光局報備。」另國內旅遊定型化契約書第24條及國外旅遊定型化契約書第33條,亦分別規定:「旅遊期間,因不可歸責於乙方(旅行社)之事由,致甲方(旅客)搭乘飛機、輪船、火車、捷運、纜車等大眾運輸工具所受損害者,應由各該提供服務之業者直接對甲方負責。但乙方應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協助甲方處理。」,上述規定,應請旅行業、導遊及領隊人員切實遵行,以維護旅客權益。 #8 景點來源:
• 所謂「三仙台」,即古時之釣魚台,在白守蓮的東方海上,突起三個約二十餘公尺的岩 嶼,故名。 • 三仙台(阿美語:nuwalian),阿美語nuwalian意為「最東邊的地方」,為臺灣台東縣知名旅遊景點。 • 漢人與當地阿美族人,各自對三仙台有其傳說 : 民間相傳,八仙過海時,李鐵拐,何仙姑和呂洞賓曾在此休憩,烙印了仙跡,因此取名為三仙台。 阿美族人則流傳著三仙台藏有守護神「及發烏安」海龍的故事。
與原住民關係: • 三仙台原名PiSiLiAng,意思是養羊的地方,因為很久以前,部落居民常將羊群放養在島上,利用潮水 起落的阻擋,讓羊群留在島上,不能亂跑。 • 三仙台長久以來,就是阿美族放養羊群及從事採珊瑚礁岩區海藻、海菜、螺類及捕魚的場所。 鄰近三仙台的「比西里岸部落」,是屬於「海岸阿美族」。
地理位置: • 三仙台位於成功東北方約3公里處,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構成的特殊景觀區,也是東海岸最具知名度的風景點。
交通位置: • 從台東市區沿中華路北上,經中華大橋,接台十一線省道,經小野柳、東河、成功至三仙 台風景區(台11號公路111公里處)。 • 臺東縣成功鎮北方5公里處,交通從臺東市→中華路→中華大橋→11號省道→富崗→東河→成功→三仙臺。
地質景觀 : • 三仙台由突出的海岬與離岸小島所構成,其中又以三座珊瑚礁岩形成的山峰最為獨特, 三座山突出水面, 像是一個仰臥在海中休息的青年男子, 古老的傳說中,那是呂洞賓在台東的修真之地 。 • 三仙台的地形景觀,與海蝕作用有關,有下列幾種:礫灘、 海蝕柱、 珊瑚礁、 壺穴、 隧道型海蝕門 景點導覽: • 三仙臺與本島之間,建有一座造型優美的八拱跨海步橋,長320米,三仙台的八拱跨海大橋,造型夠眩,如長龍臥波,氣勢壯觀,邊走邊賞壯闊的海景,繞全島花兩小時,不過半小時後可以直上三仙臺。 • 三仙台原為離岸小島,因此島上植物生態也成一體,島上地形景觀與生態資源極為獨特稀有,海岸植物種類繁多,如, 台灣水棗、白水木、瓊麻、月桃、黃槿、咸豐草、濱龍吐珠、馬鞍藤、早田氏爵床、草海桐....等多樣或稀少的海濱植物,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目前被列為自然保護區。 • 附近海域魚類豐富,是漁場亦是有名的磯釣場所。 • 岸邊設有涼亭和投幣式望遠鏡。 • 遊客可循規劃良好的步道觀賞沿途生態及地質觀賞。 • 走完拱橋後,切記請不要跨越欄桿,擅自往前往海蝕洞,十分危險。
結語: 三仙台現已納入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設有「三仙台遊客服務中心」,提供三仙台生態環境介紹及旅遊相關諮詢服務。服務中心的展示室,以三仙臺島介紹為主軸,遊客不須辛苦過橋,即可在此身歷其境的了解三仙臺島的著名景觀與多樣生態。 三仙臺是臺東最熱門的風景區,到東部海岸的遊客莫不到此一遊。
補充 一: 相關人物
李華棟:前國大代表,愛上東部自然景觀 而遷居在三仙台對岸的白守蓮部落。因朝夕望看三仙台美景,遂引發推展三仙台觀光事業的動機。當時三仙台與其對岸仍為軍事管制區,民眾不能自由進出;且不得任意攝影、作畫。 他不辭辛勞涉水渡海到三仙台上,親自觀察每個角落,將優美的景觀做成書面資料;李華棟結合地方首長,帶著書面資料,利用老國代身分多次親赴警備總部與國防部陳情解禁三仙台。再往觀光局力爭規劃三仙台風景特定區三仙台之軍事管制。經過李華棟等積極爭取,從局部開放再全面開放,民眾終於可以自由進出並得攝影作畫。 李先生並為三仙台編了一個神話傳說讓來到這裡的人,除了優美的自然景觀外,更能將傳說融入自然中。他勘查地景時規劃了三仙台的八景,其八景分別為:1.三仙龕2.甘露泉3.大液池4.釣魚台5.合歡洞6.仙劍峽7.飛龍洞8.水晶井。 民國71年,三仙台停車場完工,民國76年,完成了八拱跨海步橋,遊客自此可以自由通行,但此橋爭議卻不斷,被評為破壞自然景觀的橋;並陸續加強周邊綠美化,設置涼亭、販賣部、旅客服務中心,三仙台木質步道等設施;但李華棟先生卻於民國72年11月20日病逝。
補充 二 : 景點細讀 三仙台島的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原來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逐漸斷了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過去想參訪三仙台的遊客只能利用退潮時,涉水而過,1987年完成了八拱跨海步橋,它的波浪造型,宛如一條巨龍伏臥海上,銜接三仙台和本島,已成為東海岸極為著名的地標。
三仙台全島面積約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設有環島步道,悠閒瀏覽約需2小時。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由於強烈的風化和海蝕作用,讓島上除了仙劍峽、合歡洞等與三仙台故事有關的天然奇景外,還且散佈著海蝕溝、壺穴、海蝕柱、海蝕凹壁等海蝕景觀,登島遊覽頗富尋幽訪勝之趣。生態景觀豐富的三仙台,因人為干擾少,島上處處可見林投、台灣海棗、白水木、濱刀豆等濱海植物,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並被列為自然保護區。島的南端到基翬一帶海域,有美麗的珊瑚礁和熱帶魚群,是花東海岸線海底景觀最美的地方。
由三仙台向西望去是多層的海階,成階的台地,是農耕集中利用的地區。
礫灘:海灘佈滿著大礫,圓磨度及淘選度均佳,礫石的原岩有斑狀安山岩、輝長岩、輝綠岩等。在此可觀察波浪的運動衝濺將礫石沖上岸,回濺則把細的泥沙帶回海中,有些礫石也滾向海裡,互相撞擊摩擦而發出嘩啦啦的聲響,組成美妙的天籟。
海蝕柱:三仙台一帶的地層屬於堅硬的火岩集塊岩,故能留存很多海蝕柱,停車場附近有較小的海蝕柱三仙台小島則有三個大的海蝕柱(最高處約80公尺)海蝕柱上常會留下多段的海蝕凹壁,記錄了幾千幾萬年前相對海準的位置,這是地殼變動的良好證據。
珊瑚礁:三仙台海岸有大片的裙礁圍繞,裙礁經過隆起、風化與侵蝕後,表面崎嶇尖銳。 壺穴:三仙台島北端的濱台上有許多大規模的壺穴,其中最大者直徑達 5公尺,深 4公尺,規模之大為台灣地區所僅見。壺穴的規模,正反應了此地波浪營力之強。
隧道型海蝕門:島的東北岸有一隧道型海蝕門,走向為N60°E,長58公尺,寬約3公尺,高約3~4公尺,沿集塊岩的節理貫穿小島的東北部,為通往小島南岸的捷徑,通行其間,驚險刺激,不妨一試。 台東縣東海岸著名風景區三仙台,近來頻傳遊客任意撿拾海灘上的麥飯石,破壞自然生態的行為,觀光局東部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嚴加管制,遊客如不聽勸導者將重罰。 三仙台燈塔:(戰後改名三仙台燈竿),建於大正四年(1915年),是東部最早的燈塔,由於鄰近國際航道,曾是指引世界各地的船隻安全通過台東外海的重要光明指標,現在卻已是功成身退,目前是三仙台風景區裡一處較不為人知的私密景點。 清晨的八拱跨海步橋和海洋被染上金黃色的曙光,雲彩瞬間呈現多種模樣,美麗的元素相互輝映,在三仙台迎接臺灣本島第一道曙光是幸福的體驗。 除了充滿故事外,生態景觀豐富的三仙台,可是海洋性鳥類的最佳棲息環境,礫岩之間有岩鷺出沒,夏天常見燕鷗,附近海域魚類豐富,是漁場亦是有名的磯釣場所。 島上處處可見林投、臺灣海棗、白水木、濱刀豆等濱海植物,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並被列為自然保護區。島的南端到基翬一帶海域,有美麗的珊瑚礁和熱帶魚群,而臺灣特有種「臺灣擬絲珊瑚」也在這裡的海面下生活,三仙台可是花東海岸線海底景觀最美的地方。 近年來臺東推行的衝浪運動中,鄰近三仙台的基翬海岸,更是被衝浪界評選為東海岸的最佳浪點之一,這群追浪的旅人,總會在夏秋季颱風來臨前後及冬季東北季風強時,下海嘗試些高難度動作,基翬更是臺灣第一個在國際衝浪雜誌上刊載的地點唷!
三仙台 概觀-『東海岸最熱門的風景區』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的三仙台,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所構成,島上奇石分布,其中有三塊巨大的岩石,傳說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臨此島,因而得名。
三仙台島的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原來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逐漸斷了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過去想參訪三仙台的遊客只能利用退潮時,涉水而過,1987年完成了八拱跨海步橋,它的波浪造型,宛如一條巨龍伏臥海上,銜接三仙台和本島,已成為東海岸極為著名的地標。
生態景觀豐富的三仙台,因人為干擾少,島上處處可見林投、台灣海棗、白水木、濱刀豆等濱海植物,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並被列為自然保護區。島的南端到基翬一帶海域,有美麗的珊瑚礁和熱帶魚群,是花東海岸線海底景觀最美的地方。
詳述 • 歷史人文 三仙台長久以來,就是阿美族放養羊群及從事採珊瑚礁岩區海藻、海菜、螺類及捕魚的場所。鄰近三仙台的「比西里岸部落」,是屬於「海岸阿美族」。 三仙台原名PiSiLiAng,意思是養羊的地方,因為很久以前,部落居民常將羊群放養在島上,利用潮水起落的阻擋,讓羊群留在島上,不能亂跑。 近年來,三仙台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寶抱鼓樂隊」,成員以部落裡10到17歲的孩童為主,他們把漁業浮球切半做鼓身,山上的竹根做鼓座,利用部落裡養的羊製成羊皮,曬乾拉平做成鼓面,這種自製的鼓樂器,成為寶抱鼓樂隊的特色。 他們以美妙的鼓樂,歡迎到三仙台的遊客光臨曾經是羊群漫步的比西里岸部落。
• 自然生態 島的南端到基翬一帶海域,有美麗的珊瑚礁群和熱帶魚群,是東海岸最美的海景之一,已被列為自然保護區。遊客可循規劃良好的步道觀賞沿途的植物生態及地質觀賞。 此外,三仙台也是海洋性鳥類最佳的棲息場所,礫岩之間有岩鷺、東方環頸行鳥、黃足鷸出沒,夏天常見燕鷗類翔舞其間,附近海域魚類豐富,是著名漁場與磯釣場。
• 三仙台珍貴植物 三仙台海濱植物種類繁多且珍貴,但是絕對不能錯過被稱為「三寶」的國寶級植物,這「三寶」是白水木(Silvery Messerschmidia)、台灣海棗(Taiwan Date Palm)、濱龍吐珠(Pearl on Dragon Mouth),它們都是三仙台原生植物,前兩種在東管處復育下,已可以在別處看到它們的蹤影,但生長在可蓄水的珊瑚礁岩上的「濱龍吐珠」,由於復育困難,數量越來越稀少。 除了三寶,「蘭嶼木蘭」也是值得一探,它首先在蘭嶼發現而以此為名,目前只有三仙台和蘭嶼才能看到。動物與植物
• 地質景觀 三仙台離岸島都是由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所構成,周圍有隆起的珊瑚礁分佈。海岬的北側是一片礫石海灘,潮水和海浪翻湧沖刷海灘時,會發出震撼的聲響。 由於受到風化和海水侵蝕的作用,三仙台風景區內,有許多造型奇特的岩石,精彩珍貴的海蝕地形,值得仔細欣賞。 由三仙台向西望去是多層的海階,成階的台地,是農耕集中利用的地區。
• 旅遊活動 三仙台全島面積約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設有環島步道,悠閒瀏覽約需2小時。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由於強烈的風化和海蝕作用,讓島上除了仙劍峽、合歡洞等與三仙台故事有關的天然奇景外,還且散佈著海蝕溝、壺穴、海蝕柱、海蝕凹壁等海蝕景觀,登島遊覽頗富尋幽訪勝之趣。 三仙台是台灣東海岸最有名的景點!而它最特別的莫過於那八個拱橋連接而成的跨海拱橋,長約四百公尺,有如巨龍橫臥於陸地與岬角海灣之間,而來此觀賞日出更是一大享受,金黃色的曙光灑在跨海大橋以及太平洋,配上變化萬千的雲彩,堪稱世界級的美景!而美麗的三仙台燈塔也不容錯過,建造於日治時期,是東海岸的第一座燈塔;造訪燈塔一路可看見台灣最美的海蝕地形,石門、壺穴、海蝕平台讓你對於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覽無遺!
• 海蝕地形 – 海蝕柱、壺穴、隧道型海蝕門 三仙台的地層屬於堅硬的火山集塊岩,故能留存很多的海蝕柱,停車場附近有較小的海蝕柱,三仙台小島則有三個大的海蝕柱,最高峰約有80公尺。 三仙台北端的濱台上,有許多大規模的壺穴,其中最大者直徑達5公尺,深4公尺,從壺穴規模之大,可以看出這裡波浪營力之強勁。 島的東北岸有一隧道型海蝕門,長58公尺,寬約3公尺,高約3至4公尺,沿著集塊岩的節理,貫穿小島的東北部,為通往小島南岸的捷徑。
• 跨海拱橋 三仙台跨海步橋,長度近400公尺,共有八個拱橋連接而成,紅灰色的橋身橫臥,串起了陸地與岬角海灣,狀似長龍臥波,是三仙台最具指標性的景觀。 看似長長又彎曲的拱橋,休閒走來,並不費力。在橋上佇立片刻,海風清涼拂面,陽光映射海面,閃耀著光芒,俯視海水,清澈見底,水中的游魚,直視無礙。 這座1987年完工的跨海步橋,在設計之初,是有環境生態保護的考量,被尊稱為三仙台之父的李華棟先生,為避免生態被破壞,將橋身設計成八段上下起伏的階梯,除了避免吉普車直接從本島開到三仙台,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過多的遊客造成生態負擔。
• 三仙台燈塔 三仙台燈塔佇立在第二岩峰 – 呂洞賓岩上,是東海岸最早設立的燈台。 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為維護東部海域船舶航行的安全,1915年在島上高處,建築這座塔高7公尺、燈高61.5公尺(高潮面至燈火中心)的白色燈台。1999年改設太陽能充電蓄電池,目前為無人看管的燈杆。 造訪此燈杆需先走過高低起伏的八座拱橋與環島步道,接著沿著蜿蜒曲折的百多個階梯登上燈塔。從數十公尺高的燈台往下望去,海溝、壺穴、海蝕平台等海蝕地形一覽無遺,不僅有登高望遠的征服快感,更可飽覽太平洋碧海藍天的美景。
三仙台 概觀-『東海岸最熱門的風景區』 位於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的三仙台,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所構成,島上奇石分布,其中有三塊巨大的岩石,傳說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曾登臨此島,因而得名。
三仙台島的地質屬於都巒山集塊岩,原來是一處岬角,因海水侵蝕逐漸斷了岬角頸部,而成了離岸島。過去想參訪三仙台的遊客只能利用退潮時,涉水而過,1987年完成了八拱跨海步橋,它的波浪造型,宛如一條巨龍伏臥海上,銜接三仙台和本島,已成為東海岸極為著名的地標。
生態景觀豐富的三仙台,因人為干擾少,島上處處可見林投、台灣海棗、白水木、濱刀豆等濱海植物,是研究海岸植物生態的重要據點,並被列為自然保護區。島的南端到基翬一帶海域,有美麗的珊瑚礁和熱帶魚群,是花東海岸線海底景觀最美的地方。
詳述 • 歷史人文 三仙台長久以來,就是阿美族放養羊群及從事採珊瑚礁岩區海藻、海菜、螺類及捕魚的場所。鄰近三仙台的「比西里岸部落」,是屬於「海岸阿美族」。 三仙台原名PiSiLiAng,意思是養羊的地方,因為很久以前,部落居民常將羊群放養在島上,利用潮水起落的阻擋,讓羊群留在島上,不能亂跑。 近年來,三仙台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寶抱鼓樂隊」,成員以部落裡10到17歲的孩童為主,他們把漁業浮球切半做鼓身,山上的竹根做鼓座,利用部落裡養的羊製成羊皮,曬乾拉平做成鼓面,這種自製的鼓樂器,成為寶抱鼓樂隊的特色。 他們以美妙的鼓樂,歡迎到三仙台的遊客光臨曾經是羊群漫步的比西里岸部落。 【History and Humanism】 Sansiantai is Ami free-range flocks and engaged in the mining of coral reefs rock seaweed, seaweed and snails and fishing sites. Close to PiSiLiAng tribes," belong to the "coast of Ami." Sansiantai, originally known as PiSiLiAng, meaning place to raise sheep, because a long time ago, the aboriginal people often flock grazing on the island, using flowing tide as barrier to keep the sheep on the island from escaping. In recent years, Sansiantai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a "Treasure Holding Drum Orchestra". The members are teenagers between 10 to 17 years old. They do drum fishing float ball cut in half the body, the mountain bamboo drum, prepared by tribe of sheep in sheeps clothing, made of dried and flattened drum, this homemade drum, become a treasure hold bands of features. They play wonderful drum music to welcome visitors.
• 自然生態 島的南端到基翬一帶海域,有美麗的珊瑚礁群和熱帶魚群,是東海岸最美的海景之一,已被列為自然保護區。遊客可循規劃良好的步道觀賞沿途的植物生態及地質觀賞。 此外,三仙台也是海洋性鳥類最佳的棲息場所,礫岩之間有岩鷺、東方環頸行鳥、黃足鷸出沒,夏天常見燕鷗類翔舞其間,附近海域魚類豐富,是著名漁場與磯釣場。 【Ecology】 Go to South side of the island, with beautiful coral reefs and tropical fish group, is boasted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views of East Coast. It is now listed as a nature reserved area. Visitors can follow a well-planned trail viewing the ornamental of plant ecology and geology. In addition, Sansiantai is the best marine Bird Habitat, The water of the area is full of marine life recourses. By now, it is a famous fishery and rock fishing spot.
• 三仙台珍貴植物 三仙台海濱植物種類繁多且珍貴,但是絕對不能錯過被稱為「三寶」的國寶級植物,這「三寶」是白水木(Silvery Messerschmidia)、台灣海棗(Taiwan Date Palm)、濱龍吐珠(Pearl on Dragon Mouth),它們都是三仙台原生植物,前兩種在東管處復育下,已可以在別處看到它們的蹤影,但生長在可蓄水的珊瑚礁岩上的「濱龍吐珠」,由於復育困難,數量越來越稀少。 除了三寶,「蘭嶼木蘭」也是值得一探,它首先在蘭嶼發現而以此為名,目前只有三仙台和蘭嶼才能看到。動物與植物 【Vegetation】 Sansiantai Beach plant species are relevantly precious. They are all original species and , but absolute cannot missed was called "Sambo" of David level plant, this "Sambo" is whitewater wood (Silvery Messerschmidia), and Taiwan sea jujube (Taiwan Date Palm), and bin Dragon spit beads (Pearl on Dragon Mouth), they are is three Sendai original born plant, Qian two species in East tube at complex Yu Xia, has can in elsewhere see they of traces, But growth in coral reefs in the water on the rocks "Pearl on Dragon Mouth", due to difficult to rehabilitate, becoming rather thin. In addition to the Triple Gem, the "Magnolia Orchid" is also worthy of exploration, it first in the name of this Orchid discoveries, theres only three and Lanyu to see it.
• 地質景觀 三仙台離岸島都是由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所構成,周圍有隆起的珊瑚礁分佈。海岬的北側是一片礫石海灘,潮水和海浪翻湧沖刷海灘時,會發出震撼的聲響。 由於受到風化和海水侵蝕的作用,三仙台風景區內,有許多造型奇特的岩石,精彩珍貴的海蝕地形,值得仔細欣賞。 由三仙台向西望去是多層的海階,成階的台地,是農耕集中利用的地區。 【Geological landscape】 The offshore islands of Sansiantai is composed of mountains of volcanic rock formed, surrounded by a raised coral reef distribution. North of the headland is a gravel beach, tidal and wave surge washed beaches, makes a powerful noise. Due to impaction of wind and water erosion, There are many peculiar rocks, wonderful precious marine-abrasion topography at Sansiantai Scenic Parkland, is worthy of well appreciation. Beholding from Sansiantai to the West is a multiple-sea terrace, terraces become a rank, is a concentrated area of agriculture. • 旅遊活動 三仙台全島面積約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設有環島步道,悠閒瀏覽約需2小時。島的四周珊瑚礁環繞,由於強烈的風化和海蝕作用,讓島上除了仙劍峽、合歡洞等與三仙台故事有關的天然奇景外,還且散佈著海蝕溝、壺穴、海蝕柱、海蝕凹壁等海蝕景觀,登島遊覽頗富尋幽訪勝之趣。 三仙台是台灣東海岸最有名的景點!而它最特別的莫過於那八個拱橋連接而成的跨海拱橋,長約四百公尺,有如巨龍橫臥於陸地與岬角海灣之間,而來此觀賞日出更是一大享受,金黃色的曙光灑在跨海大橋以及太平洋,配上變化萬千的雲彩,堪稱世界級的美景!而美麗的三仙台燈塔也不容錯過,建造於日治時期,是東海岸的第一座燈塔;造訪燈塔一路可看見台灣最美的海蝕地形,石門、壺穴、海蝕平台讓你對於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覽無遺! 【Tourism of Sansiantai】 The dimension of Sansiantai Island is about 22 hectares, the summit point at 77 meters in height. There is a trail around the island which will take approximately 2 hours jogging around. above sea level, has, leisurely browsing Around the Islands are surrounded by coral reefs, because of strong wind and marine erosion, apart from legend of gap, the trail on the island hole, and the three stories about the natural wonders of foreign, and dotted with sea trenches, caves, sea stacks, marine au wall such as sea landscapes, Islands full of secluded visit WINS of interest. Sansiantai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ttractions of Eastern Coast Line of Taiwan. It is so unique for the 8 arch connecting bridges forming up the structure at 400 meters long, more like a laying dragon between the land and cape edge, feathering a fantastic spot to enjoy Sun rising observation.
• 海蝕地形 – 海蝕柱、壺穴、隧道型海蝕門 三仙台的地層屬於堅硬的火山集塊岩,故能留存很多的海蝕柱,停車場附近有較小的海蝕柱,三仙台小島則有三個大的海蝕柱,最高峰約有80公尺。 三仙台北端的濱台上,有許多大規模的壺穴,其中最大者直徑達5公尺,深4公尺,從壺穴規模之大,可以看出這裡波浪營力之強勁。 島的東北岸有一隧道型海蝕門,長58公尺,寬約3公尺,高約3至4公尺,沿著集塊岩的節理,貫穿小島的東北部,為通往小島南岸的捷徑。 【Abrasion Landform 】Marine Stack、Abrasion Pillar and Tunnel Shape of Abrasion Gate The layers of Sansiantai were formed to the hard volcanic rock, therefore retained a lot of marine stacks, smaller stacks near the parking lot, three small island has three large marine stacks, the highest one is at 80 meters in height. The north shore of Sansiantai lays many huge Abrasion pillars, the biggest one with diameter at 5 meters and depth 4 meters. Obviously, you can imagine how ferocious the waves was in the area to create magnificent Abrasion Pillar. The north-eastern coast of the island there is a tunnel shape of abrasion gate, with 58 meters long, 3 meters wide and about 3 to 4 meters high. Along the joints of agglomerates, runs through the northeast of the island, as a shortcut to the south Island.
• 跨海拱橋 三仙台跨海步橋,長度近400公尺,共有八個拱橋連接而成,紅灰色的橋身橫臥,串起了陸地與岬角海灣,狀似長龍臥波,是三仙台最具指標性的景觀。 看似長長又彎曲的拱橋,休閒走來,並不費力。在橋上佇立片刻,海風清涼拂面,陽光映射海面,閃耀著光芒,俯視海水,清澈見底,水中的游魚,直視無礙。 這座1987年完工的跨海步橋,在設計之初,是有環境生態保護的考量,被尊稱為三仙台之父的李華棟先生,為避免生態被破壞,將橋身設計成八段上下起伏的階梯,除了避免吉普車直接從本島開到三仙台,另一方面也可避免過多的遊客造成生態負擔。 【Sea-Crossing Arch Bridge】 Sea-Crossing Arch Bridge of Sansiantai is at length 400 meters with 8 arch bridges connecting together. The red-and-grey recumbent deck to link land and Cape Bay together looks like a dragon surfing the waves, making it the most spectacular sight of Sansiantai. The Cross-Sea Bridge was completed in 1987, The original concept of the design is with consid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eservation. The known as father of Sansiantai, Mr Li Hua-Dong, in order to be free from ecological destruction, the bridge is designed into eight pieces of arch shape and with up-and-down stairs. These are also the purposes to prevent Jeeps directly driving through and to keep away from too many tourists bringing ecological devastation.
• 三仙台燈塔 三仙台燈塔佇立在第二岩峰 – 呂洞賓岩上,是東海岸最早設立的燈台。 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為維護東部海域船舶航行的安全,1915年在島上高處,建築這座塔高7公尺、燈高61.5公尺(高潮面至燈火中心)的白色燈台。1999年改設太陽能充電蓄電池,目前為無人看管的燈杆。 造訪此燈杆需先走過高低起伏的八座拱橋與環島步道,接著沿著蜿蜒曲折的百多個階梯登上燈塔。從數十公尺高的燈台往下望去,海溝、壺穴、海蝕平台等海蝕地形一覽無遺,不僅有登高望遠的征服快感,更可飽覽太平洋碧海藍天的美景。 【Beacon of Sansiantai】 Standing on the summit of 2nd Rock, Lu Don-Bin is the 1st one erected beacon along Eastern Taiwan Coast Line. For the sake of safety to the ships sailing in the area, the government of Japanese colony era founded the white beacon in 1915. The base part is at 7 meters height and the light standing at the position 61.5 meters.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keeping no change until 1999, it was by then transformed to sun light generated battery. Passing through the Eight-Arch-Bridge and Island trail, followed by hundred of twisted stairs up to the beacon, you can have birds view of magnificent scenery of Pacific Ocean and abrasion landform of Marine Stack, Pot Hole and Abrasion Platform.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