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 鑽石產業結構之四
2007/06/09 19:42:17瀏覽2167|回應1|推薦6

掌控了如此龐大的鑽石資源後 , 看來 De Beerss 的營運穩如泰山 , 可以輕易地坐擁暴利。但是交易存在買賣雙方 , 如果沒有買主 , 這樣的優勢也失去意義。 1930 年代起 , 因為歐戰的影響 , 歐洲經濟大幅衰退 , 連帶地影響到對鑽石這種奢侈品的需求急遽下滑。雖然 De Beers 擁有穩固的鑽石來源 , 卻面臨客戶大量減少的窘境。 De Beers 苦思對策 , 最後的結果則是產生了二十世紀最成功的廣告之一還有那句聞名的廣告詞 -- ‘Diamond is Forever’, 鑽石恆久遠 , 一顆永流傳。

為了打開銷售困局 ,De Beers 開始將鑽石形象化。透過強力的廣告 , 將鑽石賦予特殊的意義。鑽石被塑造成代表浪漫、愛情、忠貞與永恆 , 成了情人伴侶間宣誓的象徵。永不變心的鑽石從可以販賣的物品 , 成了無價的承諾。這在商業策略上有兩個意義 , 第一是透過這個附加價值的創造 ,De Beers 可以從客戶身上取得更高的利潤 ; 第二點則是 , 鑽石的永恆意義代表鑽石一旦出售了 , 就幾乎不可能再流通到市面上 , 因為人們不可能將伴侶的真心拿來販賣。愛博思坦在他的書中帶點諷刺味道地將這稱作 ’ 鑽石的發明 ’ 。這個廣告在所有經濟發達的國家中被強力放送 , 並獲得不可思議的成功。

舉日本為例 , 日本人原來沒有將鑽戒當成訂婚或結婚信物的風俗。但是在二次大戰後的二、三十年間 , De Beers 的廣告策略改變了日本人的文化。短短地二十幾年間 , 超過 60% 的日本人開始將鑽石當成結婚誓約的交換憑證 , 直到今日這已成了全國性的風俗。

從產業結構來看 ,De Beers 幾乎擁有不可思議的成功。一方面牢牢地掌控了鑽石的供應 , 另一方面又有效地市場行銷 , 在供應鏈的兩端都擁有絕對的優勢。而結果就是 , 即始鑽石並非稀少 , 消費者依然要為此付出相當昂貴的價格。

這樣的地位 , 也似乎顯似 De Beers 可以在鑽石產業呼風喚雨 , 無所不能地創造利潤。然而 , 如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得所說 , 即使再強大的獨佔地位 , 仍然可能被創新所擊敗。

圖片取自

http://cdn-02.cdn.buzznet.com
http://a2.vox.com
http://www.compuart.ru/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ch&aid=1015235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most of time
2007/06/10 04:20

I wonder,........  there always something new to come up to meet with the contemporary

Diamond ....maybe......in the other hand if people could not afford to purchase the daily grocery ...I do not think .....it will last forever

especially the price of the oil .....(Diamond is the luxuriant rock )

this is my  shallow opi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