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28 10:50:30瀏覽644|回應0|推薦2 | |
因為從事顧問工作的需要,有許多機會與從農朋友在課堂裡見面。尤其是國內一流學府的教授面對一群莊稼漢,當嚴謹的學術模型碰上人類難以掌握控制的農林漁牧生產實況,在課堂裡撞擊的火花經常相當精采。還記得有一次課堂上的老師正費心地介紹生產流程與品質管理的內涵與重要性,台下的年輕農企業負責人捉狹地向老師質疑:「我的鄰居和朋友都照老師的步驟做,但是大雨或是土石流一來,品質再好的產品也是害了了,一毛錢也賺不到」,引起台下台上一陣哄堂大笑。
上述的對話可以是個玩笑,不過也可以視為一個絕佳範例來闡述農企業的管理模組與一般商工企業模組的不同。關鍵就在農產品(尤指廣義的農林漁牧初級非加工產品)的品質難以控制與易腐特質。前者指的是農產品在生產期間有許多人類無法控制的變數會影響其最終的規格、性能、與產量。三天大雨、一陣狂風就讓再半個月可以採收的胡麻整批伏倒由A貨變下雜品。後者指的是無法長期有效儲存,熟透了的香蕉不會變成黃金抱著惜售在下星期價格愈飆愈高,而是眼淚往肚裡吞整噸鏟進田裡當肥料。相較於傳統的管理模型:研發、生產、行銷、人資、財務管理可以滿足一般工商企業的需要,農企業的管理範疇還需要考慮加入資訊管理與風險管理的範疇,才能有效蓄積發展長期的競爭力。回應上述的課堂笑話,農企業若是沒有良好的產銷人發財整合管理,就無法生產市場所需的穩定品質與數量的產品,也就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缺乏資訊、風險管理的「欠腳」農企業,一個市場變化就可能把產品利潤化成烏有,也就是「努力不一定會成功」。
資訊管理的內容包括了生產市場與銷售市場環境的變數:天氣、氣候、種苗育雛資材成本、病蟲害、生產日數、加工成本、產業生產量、與市場需求量等。還要藉由記錄、預測、增產減產、調整產期等方法來應變控制,這才是管理。家裡有沒有電腦、或是農場有沒有網站,不是資訊管理最重要的部分,反倒是收集記錄有用的資訊,加以預測變化並規劃執行行動方案,就是資訊管理的精髓。舉例像是參加養雞協會,每天關心肉價行情與入雛數量、調整冷凍加工雞數與盤口批量等,其實都是資訊管理的相關工作。我們也可以說,要是有「香蕉協會」這樣的產銷協調組織與成員運作,蕉價大起大落的幅度與頻次有望降低。
風險管理則是基於已收集瞭解知的資訊判斷,列出可能會發生且會影響企業利益的事件,並進一步規劃或執行行動方案。風險是不理人的,所以可能躺著會中槍、也可能有拜有保庇;管理則需要成本,得花費時間金錢人力。風險管理的基礎是良好的資訊管理,也就是盤點可能會發生的意外狀況,並且把發生的機率與造成的損害表列出來:接者是依據災損大小、機率大小等原則排列優先處理的風險。針對不同的風險可以規劃執行不同的策略與行動方案,基本的方法有五種:
一、 規避:例如在排水性能強的砂質地種胡麻,不怕淹大水;綁編網舍防止蟲害等。 二、 強化:風險裡面有時詳細看,不一定全是壞事。例如缺水期休耕,休耕補助是停耕傷害裡的利益,可以藉由完整的產銷資料、甚或是地方社群的遊說力量向有關單位申請較高額的補助或優惠等。 三、 轉嫁:誰說風險一定都要自己承擔?例如榖物的期貨交易所就是把生產的風險轉給投資人來負擔。平準基金或是相關的農業保險,意思也就是把我們個人的風險,轉嫁由我們大家一起來承擔。 四、 承受:評估後認為損失有限、或是消弭謎風險的成本太高、也有可能真的是無計可施,也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 五、 應變準備:無論有多麼充分的資訊蒐集,還是有許多意料之外的風險,可稱之為「未知風險」;如前項所述,已知風險也有無法應變只能承受的可能。因此也可以在正常與例行的銷售活動裡,在價格或利潤結構提撥一定的比例,作為緊急應變基金。
談論到這裡,可以歸納出二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是經營農企業要比管理一般工商企業高竿多了。除了產銷人發財,還要做好資訊管理與風險管理才能夠長期穩健地賺到錢。真是要佩服從農的朋友們。
第二是資訊管理與風險管理的內容,許多真不是什麼高深莫測或是超級電腦才算的出來的武功密笈,更有許多撇步,從農的朋友早行之有年。資訊管理與風險管理的學術課程,提供多樣化的系統模組與道理看法,讓我們可以快速地記憶學習與使用。這些學術知識是工具、功夫,會讀會用不保證一定賺錢;但不懂不會,幾乎可以保證一定不會賺錢。 希望大家在初步瞭解資訊管理與風險管理之後,無論是坐在教室裡還是蹲在田裡,對於農企業經營應該掌握的範圍與內容,開始有不一樣的眼光與作法。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