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牌局 政局 2008
2008/11/07 17:50:08瀏覽380|回應0|推薦0

四人廝殺的牌局,最忌諱老千,其次是牌品不佳,若是好不容易,約好牌搭子,就怕三缺一。四人牌桌上廝殺,進退有據,桌上的、口袋的賭注和籌碼,即使不是使用外界公用的規格,至少牌桌上的當事人都要認同。遊戲明規則和潛規則,是維繫上桌和諧,下桌友好的關鍵。政局也是。

節奏有理有節的牌局,當局者不希望有第五人插局,除非四個人都同意。不希望有外人或外在因素,亂了牌局,除非大家都願意,否則也不希望有抽頭的第五人。當然也不希望在桌外的人亂了牌局,玩牌的人氣憤了,不玩了,甚或翻桌走人。政局也是如此,民主政體、政治運作更是如此。

民主政治中的執政者和反對者,就是所謂的在朝和在野,有所謂的服從多數,和尊重少數的信賴,換作牌局,猶如不希望三缺一,或上桌後,公然違反明規則,和在潛規則上動手腳。

另外,一方經常有四人以上,輪流上場的牌局,最不能容忍只有固定那幾人可玩,玩牌期間,這四人,又自定新的明規則,默契或共識,取締排除潛規則。如此,永遠不能上桌,或上桌機會渺茫者,不是不懷好意的退出牌局,就是利用機會翻桌走人。

台灣的民主體制,在2008年立委和總統出爐後,幾經朝野仇恨式的懷疑,設局對抗式的對抗,不能玩的一方,逐漸走入這樣的僵局。原本寄望最大在野黨的民意,頗有逐漸散去,自行混亂發展的趨勢。兩岸在台談判之前、之中和之後,在朝的肆意破壞規則、擴充自釋規則、暗行潛規則,讓這股氣氛更加濃烈。

1105和1106兩日街頭抗議活動,從很多跡象顯示,近乎已經脫離在野黨高層的動員範圍,也沒有任何約束的能力。1106下午,看民進黨圍城遊行的後半段,領導群急忙由景福門撤回濟南路,又匆匆於17時30分宣布活動結束。其中很多「老仙角」都已感受到這種民眾氣氛。說的明白一點,當天民進黨,雖然是發起單位,但活動幾乎是被民眾扛著,最後被拋棄的一個政治團體。

如果當朝的執政者,在這一波衝突後的國內政局中,還是抱著在野黨是暴力黨的想法,繼續擬定打擊在野黨的手段,民進黨可能會從此不起。但對手黨的消失,反向不滿的力量並不會消失。原寄望或寄生於對手黨的民意,「不跟你玩了」,「翻桌走人、揍人」的情況,一定會常在街頭上演。

說難過點,這些「不跟你玩了」,「翻桌走人、揍人」的民氣,如果只在街頭流竄,也還算是執政者的福氣,畢竟他們目標明確,損傷有限。

這二十餘年來,難得再見的街頭「暴力」,所謂執政者心態上的「暴民」也很少見了,執政幾個月就出現那麼多「暴民」,要檢討的是誰,是很清楚的。精明的領導人(或者領導階層),應該審慎的、大心胸、大格局的視野,來面對這次國家轉型。也就是說,民主制度的執政者,除享有執行權力的喜樂,也應該堤防「不跟你玩了」的民意之氾濫。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大家常卦在嘴邊,對政局也不應該漠視才是。

富裕的台灣,花點小錢的牌局,隨時在進行,但目前台灣的政局,似乎走到了關鍵變化期。以約好的牌局來說,三缺一時,是可以也應該等一下,對規則和籌碼有疑問時,也需要停下來,對等的談談,讓牌局走下去,不要造成「不跟你玩了」,「翻桌走人、揍人」的情況。

同樣的,要和中國展開新牌局,在大家都可和中國玩,及堅持不和中國玩之前提和權力下,內部先溝通非常重要。因此,開啟商談的「明規則和潛規則」之內容,一定要先有基本共識(至少告知)的基礎。

以一個公司來說,股權有大小,小股東,即使不能做最後的決定,但他們有事先參與制定的權利,大股東一定不能不語帶過,何況執政者不是股東,只是經理人而已。面對經理人,小股東固然「討厭」。但不加以處理,對政策執行絕對是「敗事有餘」。

這次在台北舉行的兩岸會談,民意事先聞到在朝的(經理人)那種氣氛,已在野的「敗將」,雖還沒有說不玩。但相對的,原支持在野的民眾,那種「不跟你玩了」的味道,已經慢慢出現。就等下一次執政者多劃幾次火柴,知道還好,可怕的是,不知什麼時候,會不預期的引爆。

牌局和政局不同,但氣氛雷同。如果現在的執政的經理人,在被懷疑某些特定利益者主導下,急著將台灣帶入中國,進入那處豪華的國際級賭場玩玩。當然,有的人盡興玩梭哈、羅盤,但有些人或許只能進場,偶而拉拉吃角子老虎,有的人連是國際賭場,或經理人的騙局,都還有疑慮,想玩的人嘲笑不想玩的人,「沒有國際觀,不上道,破壞」等,你說,這個合夥投資,和生意如何玩得下去?

今天和昨天,還有在昨天之前,民眾聽到、看到當前執政經理人領導下的施政表現與言語。頗有「整碗端去」的心態,類似「扁式馬版」的「不然你是要怎樣」的趨勢。這樣的政局會不會助長「不跟你玩了」的力量,足為當政經理人深思。不過,我們擔心的事是,目前看來,這屆執政經理人,並不認為他們真的「闖禍了」。還堅持,他們有權,而且錯都在他人。這樣的牌局還玩得下去嗎?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TLAI&aid=236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