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的經濟觀察
2008/03/04 09:13:58瀏覽368|回應0|推薦2
自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以來,台灣經歷國民黨(兩蔣)時期四十三年‧台灣人治理19年的兩段時期。
國民黨在經濟上對台灣的措施有:幣制的地方化(陳儀)、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陳誠)、
國營事業股票換地主的地後公地放領、接受破產的民營唐榮鋼鐵廠、
經濟政策四期發展計劃、成立物資局平穩物價、建立石門、曾文等7水庫
出口導向以廉價勞工走向輕工業化─獎勵投資條例的實施,發展紡織
與家電、開發加工出口區、設立區外保稅倉庫、吸引外資與華僑投資。
以開發交通建設為主軸的十大建設─鐵路電氣化、機場、港口的擴建、
與中鋼與中船重工業的成立。核能發電、成立三家電視台、開放報禁、
開放戒嚴與黨禁,開放大陸旅遊。
國民所得成長15倍。每年政府歲計決算皆有剩餘,還清美國貸款。
國民所得平均,最高所得群與最低所得群比為3.6倍

台灣人治理19年的兩段時期:
李登輝時期:產業升級條例、賣國民黨資產給財團、停建大汽車廠、銀行民營化,
開發第二條高速公路、核四建廠、引進外勞、實施戒急用限制企業
投資大陸政策。壓抑台幣升值,降低利率,繼續廉價勞工與出口導向政策。
陳水扁時期:外勞範圍擴大實施、交通建設方面完成東西向快速道路、金融二次改革、
售國營企業給財團,廢核四、恢復核四建設,調整稅率、減輕高所得者
稅率負擔,為選舉發放老人年金,國家收入短缺,中央與地方赤字迅增,

以上兩時期的經濟政策造成:失業率增加、最高所得群與最低所得群比為8倍
所得貧富懸殊,國民所得停滯不前,無主體產業經濟。

未來:若台灣人的心被導向喜愛地域政治意識高於民生樂利的取向,那麼台灣可以說將步向亞洲的古巴化,只是政治體制剛好巔倒,實在有其必然的原因。
台灣的經濟實際上受到不當的政策影響很大:其中個人認為的有下列幾點:
1.政府過度保護企業,使企業失去進取的能力。
2.企業聚斂財富成為財團後,買走了官員、民意代表與知識份子的良知與靈魂。
3.立法、輿論與行政偏向財團利益。
4.財團壓榨廉價勞工獲取豐碩的利潤,不再長進。不研發產品或培養人才。
5.台灣成為日本產品的裝配廠、世界品牌的代工廠,毫無自主的能力。
6.政府財稅收入扭曲,貧富差距擴大,照成中央地方巨額負債,子孫要背債的境況。
台灣的經濟當何去何從,多少財團願意投資台灣?
多少官員願意再將稅制平衡貧富差距?
多少知識份子拾回已丟棄的良知與靈魂?
唯有走向均富,才能提升經濟,好像一各五星級飯店,總統套房畢竟只有少數的富豪消費得起,但是絕大多數上等的房間,卻要一般民眾消費的起,但若一般民眾失去消費的能力,觀光業是無法僅靠這些富豪支撐的,這就是為什麼國內觀光產業連年衰退,也是台灣經濟無法提升的一種訊號。只有祈求悲憐台灣的上帝,使人心甦醒過來。
以上的敘述若有不正確的地方,請告知修正。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LYOU&aid=1665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