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9/02 21:50:28瀏覽1821|回應10|推薦28 | |
現代經濟學理論,常被廣泛運用於各個領域,有個經、有總經,用於農業就叫農經。而政壇,我們最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是:『笨蛋,問題在經濟!』可在選舉實務上,多少參選人能夠從經濟學角度,來衡量自己的勝算與市場呢? 接續筆者上一篇(選舉市場和品牌!)文章所說: 在手機市場,蘋果是品牌,鴻海不是!在選舉市場,韓國瑜、蔡英文有品牌,郭台銘沒有!產品沒有品牌,難以立足市場;有品牌,產品才能在市場生存,而後市場區隔訴求群眾支持。2020韓、蔡是主角,郭是龍套!此乃『板上釘釘』的事實,也是不破的『鐵打定律』。 承上,如果說郭台銘想違背上述『鐵的定律』,逆向操作投入2020總統大選,以沒品牌、或借掛小品牌的方式,將「郭台銘」這項產品推上市場,能夠被市場(選舉)和消費者(選民)所接受嗎?亦或是奪取市佔率第一,而贏得2020總統大選呢? 答案,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絕對不可能! 因為,台灣選舉市場,早已被藍(國民黨)、綠(民進黨)兩家品牌的產品所瓜分,小黨或是無黨籍的總統候選人,贏得總統大位的機率,趨近於0。 是以,郭台銘倘若獨立參選,則『板上釘釘』,絕對再敗一次! 那麼,雖說郭台銘獨立參選必輸,但是能夠拿到幾%的選票與支持?相信會是大家好奇和關注的另一焦點。 或許媒體、名嘴、公關公司,會告訴你要看民「調」! 然而,筆者要套句時下的流行用語,並且告訴各位:『那是幹話!』 郭台銘若是獨立參選,能拿到的票數和支持熱度,端看產品的「消費者剩餘」就可以看出大概! 所謂「消費者剩餘」,簡單地說,就是消費者願意為一項產品,所付出的最高價格,扣掉產品的實際價格,所得之差,謂之「消費者剩餘」。 然而,這跟選舉有甚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選舉單純只是投票當天,選民走到投票所投票,這麼簡單而已嗎? 選舉時,選民們願意為所支持的品牌產品,付出多少代價,其多寡和決心,將會對最後的大選結果,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韓國瑜的鋼鐵韓流,在國民黨初選時,願意不惜代價,自掏腰包、出錢出力、翻山越嶺、飄洋過海、風吹雨打日曬…,自動自發的站出來支持韓國瑜造勢,其所願意為韓國瑜「這項產品」的付出,遠遠超過其他國民黨人選。 郭台銘呢? 除了『倒貼』砸大錢,並組織龐大但卻「華而不實」的空軍推銷自己之外,有支持者願意站出來「付出」挺郭嗎?更遑論是要自掏腰包支持郭台銘「這項產品」了! 若是有人提議,來花個錢或者是出個力,並跳出來接受風吹日曬,去支持郭台銘「這項產品」,恐怕會被社會當作『笑話』看待。是不是? 再如果有人說,初選最危急時,要我站出來支持郭台銘辦不到,可郭台銘最後若是獨立參選,投票當天我一定到場投郭台銘一票。 請問各位,實現的機率有多大?各位會相信嗎? 即便是有,能及得上「正宗品牌」韓國瑜的「鋼鐵韓流」幾分之幾呢? 以上觀點,提供給大家參考,《鯊口經濟學》,我們下次再見。 謝謝!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