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12 21:04:59瀏覽928|回應1|推薦18 | |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縮寫為BMI)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身體質量指數與健康息息相關,BMI會影響壽命長短。 計算方式:BMI=體重(kg)/身高(m2)。 最有利於健康與壽命的理想值為22,加減10%內都是符合理想的範圍。 在台灣,行政院衛生署(今衛生福利部)乃根據其相關研究,於2002年4月公布台灣成人肥胖標準,BMI<18.5為過輕,18.5≦BMI<24為正常體重,24≦BMI<27為過重,BMI≧27即為肥胖。 BMI愈高(只要超過24,罹患疾病的機率愈高),與肥胖相關的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關節炎、女性不孕症等之危險因素隨之增加。 BMI偏高或偏低的民眾,較容易得到疾病,兩者都不比BMI介於22-25之間的民眾來的長壽,由此可見維持理想體重的重要性。 國衛院檢視其他身體組成指標,發現肌肉量與死亡率有關係,當身體肌肉量達到一定的程度(男性11.45kg/m2;女性8.5kg/m2)以上,死亡率就不會再減少;另一個說法是,肌肉量低於這個標準,死亡率就會提升。 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資料顯示,BMI低者,健康風險較高,相對其死亡風險也較高,反映其肌肉量比較少(或肌肉減少症)。 【肥胖悖論】根據國衛院2014年公布的老人追蹤研究顯示,較瘦的老人有較高的死亡風險,而過重(BMI介於24~27)的老人有最低的死亡風險。 所以,BMI可能不太適合用來當作老人肥胖的指標或是不健康的指標,稱為「肥胖悖論」。 由於BMI沒有將體脂肪率計算在內,所以一個BMI超重的人,實際上可能並非肥胖。 例如健身者,由於體重有高比例的肌肉,他的BMI可能超過30,如果身體的脂肪比例很低,那就不需要減重。 足夠的肌肉量是維持日常體能活動的關鍵之一,肌肉量不足,可能是營養失衡或是活動力不足的一個結果,這兩項因素都會導致老化的快速發展。 因此,維持足夠的肌肉量,可能是減緩老化的最佳方案之一。 【肌肉減少症】(sarcopenia) 成人大部分都會面臨隨著年齡漸長,全身肌肉流失的問題。 特別在年過50歲以後,平均每年會流失1~2%,50至70歲之間會流失大約30%~40%。 「肌肉減少症」指的就是,隨著年齡增加而導致骨骼肌量持續性流失、強度和功能下降,造成肌肉質量逐漸減少的綜合病徵。 其特徵是進行性的全身肌力、肌肉量減少,導致身體機能障礙,生活品質下降,最後引起與死亡有關的疾病。 最明顯的狀況是手腳變得無力,外觀變細,皮膚鬆垮等,同時在舉起重物上變得很困難,而肌肉流失若發生在腿部,將會提高跌倒的風險。 其他原因如新陳代謝的變化,進而提高肌肉分解率,降低肌肉合成率;荷爾蒙激素濃度變低也會影響;促發炎物質和傷害細胞的自由基也會造成肌肉流失,影響肌肉纖維量;此外,節食或生病導致體重急速減輕,坐式生活型態與不運動,或是長期臥床也都會加速肌肉流失。 【BMI正常 體脂率卻破表】只看體重(BMI)不看體脂率(是脂肪佔體重的比率,須以體脂計測量),小心淪為隱性肥胖一族。 體重正常的年輕女性中有高達3成體脂率破表,醫師說,這類女性多透過節制飲食控制體重,但卻不運動,導致體重雖正常,但卻肌肉少、脂肪多,恐增加日後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慢性病上身機率未必比胖子低。 研究結果發現,從BMI數值看,年輕女性僅8.3%、男性23.2%過重或肥胖(根據國健署建議的24為上限,超過24即屬過重或肥胖),但若看體脂率(正常值男、女分別以24%和31.4為上限,超過即屬體脂過高),女性超標比率卻激增到27.3%,男性則下降到14.8%。整體來說,BMI正常的女性中,有29.7%體脂率並不標準。 若平常少運動,肌肉量從25歲起每年少1%,脂肪也同步堆積,即使體重正常,也有高體脂隱性肥胖問題。醫師建議控制體脂率的注意事項: (1) 飲食少油、少鹽、少糖。 (2) 培養運動習慣,可先從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有氧運動做起,最好每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運動時每分鐘心跳至少達110下,即運動時有點喘但仍可說話。 (3) 一旦體能改善,可進一步做無氧運動如舉啞鈴等,以增加肌肉量。 (4) 若要加強體脂率管理,可選購採用「生物電阻測量法」的電子體脂/體重計;每天起床解完小便後空腹測量,可降低體內水分對生物電阻測量的干擾,準確度更高。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