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18 09:45:23瀏覽595|回應0|推薦8 | |
引用文章也談國共內戰 (2011-10-01)
〔序〕 偶然造訪了這個新開的部落格。台灣老K兄完全以經濟因素來解讀歷史,我不是十分贊同;但因為他的文章確實有料,所以我還是讀得津津有味。讀著讀著,就與他聊上了幾句;聊著聊著,就開始本著彼此不同的史觀論辯了起來。能在自己喜歡的議題上與有真才實學又能就事論事維持禮貌風度的網友討論,並在過程中彼此碰撞激盪,是上網最大的快樂之一。這個論辯目前還在進行中,故未知結果會如何;但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是挺享受的。 〔註〕這是台灣老K兄的原文 標題:也談國共內戰 (2011-10-01) 網路上一位搞電影出身的老哥,打算物色一個中國近代戰爭史的題材,或許準備作為新電影的主軸或許純屬個人的研究,隨著這個主題而來的,則是一群被掃地出門的黨國遺少,搭著這個主題聚在一起互相取暖,至於取什麼暖呢?不就是各自尋找資料,想來證明自己的先輩不是錯誤的、不是失敗的,黨國失敗的原因都是別人的錯,自己都沒錯。唉,我們這些外省人怎麼過了這麼多年還是如此不長進? 台獨的起源是國民黨的土地改革,被沒收土地的台灣地主跑到日本喊出台獨的主張,並不是什麼日本殖民的皇民化結果,個人財產向來主導個人思維,能夠毀家抒難的到底是絕對少數,台灣地主階級恨透了沒收他們土地的國民黨,那麼同樣被共產黨沒收土地的大陸地主階級,也就是台灣的外省人,當然也恨透了共產黨,如果僅被沒收部分土地的台灣地主,數十年後依舊憎惡國民黨,那麼也難怪我們這些被沒收全部土地的大陸地主後代,一輩子也無法正確的看待中國共產黨。 一場戰役,譬如淮海(徐蚌);一位將軍,譬如孫立人,都只是那場驚天動地的大格鬥當中的部分場景,都不具備全面的決定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而國家的內戰,打的則是社會人心,尤其是中國這麼龐大的國家,一場戰爭動輒數十萬人,就算當時的美蘇也無力完全干預。國民黨在內戰中的失敗,是敗在社會人心,什麼關東軍的武器、共產黨的間諜,純屬失敗者的藉口,關東軍的武器難道能和美製裝備抗衡?共產黨的間諜厲害,難道國民黨的軍統、中統是白癡? 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因素,嚴重影響了當時的社會人心,相當程度決定了國共內戰的勝負,也讓目光如炬者如毛澤東都無法預料國民黨會敗得這麼快,那就是中國工業在戰後的的復興與覆滅。抗戰勝利之後,中國政府和企業家準備要重新發展中國的工業,希望把落後的中國打造成為工業先進的國家,可是二戰最大的勝利者--美國,與除蘇聯勢力範圍外的所有資本主義國家簽訂零關稅或低關稅的最惠國貿易協定,由機器大量製造的物美價廉的美國商品如洪水一般衝入中國市場,中國才剛剛起步的工業一下子就被摧毀殆盡,於是資本家破產、工人失業,中國城市裡的有產及無產階級,失去生活的重心和依靠,在對未來充滿絕望的情緒下,試問他們不投共要投誰?共產黨一直有一個重要的術語叫做『民族工業』,就是來自於此一階段。 可是這一段歷史,國民黨當然是不敢提的,因為美國向來是國民黨的老闆,誰敢把責任往老闆身上推?共產黨則樂著扮演國共內戰中的天兵天將,當然也不提這檔子事,於是這個主要的經濟因素就被淡出了國共的內戰史,結果是一邊的天兵天將越來越神話,有如封神榜一般能夠撒豆成兵,另一邊的敗兵之將則是找盡藉口來掩飾自己的失敗,什麼鬼扯蛋的理由都能想得出來,反正在戒嚴時期的台灣從來也沒人敢質疑,你老蔣這個民族救星為啥被你的民族趕到小島上來?如果你是民族救星,那麼逃來台灣的應該是老毛。 經濟一向都是發動戰爭的背後因素,也一向決定了戰爭的勝負,將領和士兵都是經濟因素這個最大格局下的演員,美國曾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吃過癟,也曾歐洲戰場被德軍打的大敗,可是老美輸得起也打得起,老美有這麼強大的綜合國力,最後的勝利者往往都是她。 扯到經濟因素,是希望台灣人能夠以正確的態度來看待那一段歷史,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先是北朝鮮藉著蘇聯的坦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四野中的朝鮮族戰士,一下子就打到釜山,然後美軍從仁川登陸,攔腰截斷朝鮮人民軍,一路打到鴨綠江畔,隨後中國軍隊參戰,把以美軍為首的16國聯軍趕回38度線,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是台灣無論本省人還是外省人,死都不願意承認的共產中國。 我們再回到經濟因素,正是因為經濟因素向來不在教科書內,所以戰爭的勝利者非常容易被過度美化,我們以朝鮮戰爭裡中國志願軍的司令彭德懷與美軍第一任司令麥克阿瑟為例,兩人毫無疑問都是非常傑出的將領,可是一位將領的傑出只能決定一場或數場戰役的勝負,對整體戰爭的決定權是有限的,否則在太平洋戰爭中打敗日本的麥克阿瑟就不應該在彭德懷面前一敗塗地;彭德懷在抗日戰爭中指揮的百團大戰,就應該能把日本軍隊全數趕回大海,但是現實從來都不是這麼單純。一位成功的將領,背後是千千萬萬種經濟、社會、政治和人民的因素。 1946年5月,林彪在國軍的壓力下,率領20萬共軍退回松花江北岸,2年5個月後的1948年10月,林彪帶著70萬大軍南下攻打錦州,他從哪裡生出來的50萬人?難道是蘇聯紅軍化妝的,還是毛澤東從延安空投過去的?當然都不是,這些在2年多內冒出來的50萬大軍,不是別人,就是松花江北岸的佃農子弟,林彪從1936到1938這兩年在松花江北岸搞土改,前面提過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土改,共產黨沒收我們這些大陸地主的土地,分配給佃農,我們因此恨透了共產黨,相反的,這些得到土地的佃農當然誓死擁戴共產黨,打起仗比誰都勇敢,因為這些年輕中國農民的家庭生生世世第一次得到土地,他們如何不替這個給予他土地的政權賣命,再者,列位黨國遺少們,請去查查何謂『還鄉團』,當共產黨把土地分配給佃農之後,一旦國民黨打了回來,原先的地主們就稱為『還鄉團』,他們把和共產黨合作的積極佃農肅清的乾乾淨淨。所以在保衛自己的土地以及保衛自己家人生命兩大原則下,由佃農子弟組成解放軍當然視死如歸,國軍的下層士兵同樣也都是佃農階級,他們打敗仗後不投共才奇怪? 這就是國共內戰的背景,都市裡的工人在破產後投共,鄉村的農民在土改後投共,當時中國人口5億4千萬,85%都不識字,這些佔絕大多數的中國底層百姓,一樣有權利為自己及家人尋找未來的希望,結果他們找到了共產黨。 再把話題拉回朝鮮戰爭,新中國政府在當時喊出的口號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保家』放在『衛國』的前面,也就是這個道理。彭德懷所指揮的,是一群在中國歷史上頭一次得到新政權公正對待的最底層農民子弟,他們或許不識字,可是他們比誰都勇敢,比誰都知道為何而戰。不可一世的美國軍隊,就是敗在這裡。 也許有人會這麼問:『為什麼國民黨不在大陸搞土地改革,這樣就沒有共產黨的生存空間了』?廢話,你以為老蔣不懂這個道理,可是國民黨本身就是個地主階級的政黨,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清算自家的土地,可是到了台灣之後,有槍的沒有地,有地的沒有槍,國民黨才能在台灣成功的進行土改,所以還是那個道理:個人財產向來主導個人思維。 簡單的寫點東西,只是想表達戰爭勝負的社會人心以及社會人心背後的經濟因素的重要性,父執輩打了敗仗的黨國遺少們,不需要整日為先人找藉口了,實因就是中國太窮,底層的絕大多數老百姓活不下去,活不下去只好投八路,中國歷史向來不缺陳勝、吳廣、黃巢或李闖,不識字的中國農民也許讀不了書,可是聽得了這些故事。 〔註〕我的第二帖,也是第一帖開始談正題的回應 標題:意識形態也很重要 >>……這些佔絕大多數的中國底層百姓, 一樣有權力為自己及家人尋找未來的希望……<< 一樣有權利 台灣老K兄似乎是學經濟金融專業的?感覺您很喜歡從這個角度切入來看歷史的發展。前面看到您純用這個角度來看西方文明史,很有意思;雖不能完全同意,但給了我一個新的視角。 目前初步的思考是:經濟角度是很大的決定因素,但其實也不能忽略意識形態。在包括美國南北戰爭與國共內戰等重大事件發展上,此二者往往是相輔相成的。 標題: 作者:台灣老K 2013-03-09 08:46 權力、權利,感謝你的提醒,難怪我怎麼看怎麼怪。 意識型態是架構在經濟基礎上的上層建築之一,在奴隸經濟體系、封建經濟體系和資本經濟體系下的社會意識型態必定截然不同,不過這個議題太廣泛,沒法在這說清楚,姑且讓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倘若當年1949年的中國革命未竟成功,我們這些外省人就是現在中國的上層統治階級,我們會非常愛國,可是一旦被掃地出門之後,就在台灣成為美國走狗。 屁股決定腦袋,自古皆然。 標題:經濟因素是「勢」 難怪會用馬克思作頭像,原來您是徹頭徹尾的唯物史觀者。 也許大多數人的確如您所說是「屁股決定腦袋」,不過人類社會中從來不缺腦袋不被屁股決定、精神理念無限強大到超越自己社會地位經濟階級的特例。而縱觀歷史,能在關鍵時刻憑一己之力,風行草偃以至於扭轉乾坤的,還真就是這些精神理念無限強大的個人。這種事可不是比人數。 以本篇主題國共戰爭論,您說的那些經濟因素都存在,但不可否認當時共產黨確實是充滿理想的,也因此吸引了一大票充滿理想、願意為了理想吃苦犧牲的人。投共的,並不全是因為活不下去想翻身。 同樣的道理,您可以同樣以經濟因素來分析滿清的覆亡:當政者腐敗、列強侵略、民不聊生…。人民活不下去了,不起來反抗才怪?可烈士中不缺林覺民、秋瑾這種出身良好衣食無憂,不革命也可以過好自己小日子之流;而發起領導革命的孫文就更不用說了,行醫不好嗎?「乘桴浮於海」到香港、夏威夷去逍遙快活去不好嗎?為的什麼要這麼辛苦和自己過不去? 我要說的是:您所分析的那些經濟因素是「勢」,但「勢」需要一個背後的精神理念、或是意識形態來「導」,方能成事。所以「中國歷史向來不缺陳勝、吳廣、黃巢或李闖」,但哪個最後維持下去真正成了氣候了? 標題: 作者:台灣老K 2013-03-09 08:46 你說『勢』,我說『基礎』,沒有基礎,哪來的意識型態?農民不會天生造反,不餓肚子哪來的陳勝吳廣?台灣目前看起來民怨沸騰,但是並沒多少人真的餓肚子,就算空投100個毛澤東來台灣,台灣共產黨也鬧不起來。 台灣人自幼接受的都是西方人的主流觀點,以為意識型態能夠左右歷史,我想其中最著名的意識型態戰爭,當屬所謂的十字軍東征,然而十字軍東征是典型的經濟戰爭,所謂宗教意識型態的對立只是搶劫合理的藉口。當時在希臘的拜占廷帝國受到新興塞爾柱土耳其的壓力,轉向羅馬教廷求助,羅馬教廷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地主,除了壓榨農民的血汗錢外,另有一項巨大的收入,就是基督教進香團,當時歐洲的基督徒前往耶路撒冷朝拜是由羅馬教廷來組團的,所以羅馬教廷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旅行社,當一個組織兼具地主和資本家的雙重本質後,就不可能是什麼其他神聖的玩意。然而好戰的塞爾柱土耳其顯然不像原來的阿拉伯人那麼會做生意,一旦勢力抵達耶路撒冷,羅馬教廷的生意就會受到影響,於是教廷號召當時一些歐洲的窮鬼國家,也就是現在的法、德、英出兵來進行這一場所謂的十字軍東征。如果這些歐洲的基督徒真是那麼的虔誠,意識型態那麼重要,耶路撒冷處於伊斯蘭勢力下達數百年之久,這些基督徒怎麼不去東征,反而組織進香團去耶路撒冷朝拜,大家一起數鈔票? 意識型態在歷史上起到的作用是存在的,16世紀新航路發現後,大量西班牙傳教士前往落後的中南美洲傳遞上帝的福音,意圖解救當地異教徒的心靈,這裡面真有不少傻鳥神父,當然也有當時西班牙的CIA,不過跟在他們後面的,一定是西班牙軍隊,這些上帝的僕人在搶奪原住民的黃金時,什麼偉大的教義都全部忘得一乾二淨。 標題:評論歷史時請勿硬套自己的主觀價值 意識形態、意識型態。好奇也好學地去查了一下辭典,發現兩者通用。中文維基百科以「意識形態」為主條目名,而把後者重定向到前者。Google Scholar 搜尋,前者有75K條結果,後者只有40K。所以我也就繼續用「意識形態」不改了。 現在是「就算空投100個毛澤東來台灣,台灣共產黨也鬧不起來。」,不過當年若缺了那一個毛澤東,中國共產黨還真就鬧不起來。所以我說的沒錯兒啊,餓肚子導致農民起義的「勢」,有高度夠的意識形態來「導」,就能搶來政權建立「新中國」;沒有高度夠的意識形態來「導」,就算是一時間可以攻進了紫禁城把皇帝逼得煤山自縊,最後還是成不了事兒。 但我們的差別在於,我沒有否定經濟因素有其必要性;而您卻主張,意識形態必定是由其下的經濟體系來決定的:換言之,您認為意識形態的產生不可能超越其身處社會經濟條件的限制範疇。這一點我保留不同意,前面舉過共產黨初期犧牲奉獻的那些人,以及孫文、林覺民、秋瑾等作反例了,套您的說法就是這些人都是腦袋不被屁股所決定。。 您談到中世紀教廷的腐敗與十字軍東征,一樣與我的說法沒有衝突。教廷號召十字軍東征存了自利的私心,背後的精神理念高度是不夠的,所以最後十字軍東征成事兒了嗎?要不是教廷腐敗偏離聖經的教導太遠,馬丁路德用得著在1517年冒著生命危險跳出來宗教改革?可馬丁路德本人是天主教一手栽培出來的,他若不鬧改革大可一輩子舒舒服服繼續當他的神學學者教授兼神父,他提倡宗教改革背後的思維正是超越了自己的社會經濟背景––又一個腦袋不被屁股決定,而最終成了大事的人。 至於新航路發現後那一段,嗯,到中南美的西班牙人不是一小群,是一大票,林子大了裡頭什麼鳥都有。國家機器派出的政客軍隊意在殖民掠奪、商人意在謀利、冒險家想找刺激兼自我實現……只有教會派出的傳教士才真能稱得上是「上帝的僕人」,他們不但沒搶黃金(少數不肖者另說,不過什麼團體都有叛徒),反而大多數是為了當地原住民付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不知您是有意還是無意把這些人混為一談,起碼是犯了太過簡化的毛病。 最後,那些被您叫做「傻鳥神父」的傳教士的聰明才智或對現實的認知未必就不及您了。求仁得仁,何傻之有?一代接一代地前赴後繼,最後的確也完成了基督化拉丁美洲的使命(您認不認同這個使命是另一回事兒),何鳥之有?評論歷史時切忌把自己主觀的價值硬套在歷史人物身上,否則既減低了自己文章的公信力,也是對歷史人物及價值觀與您不同讀者的不尊重。 下接:與台灣老K論史觀(二):宗教改革與神學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