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昆耶納瓦卡Cuernavaca(三)Mexico
2012/05/01 07:16:04瀏覽897|回應2|推薦55

寇諦斯皇宮Palacio de Cortez

由於「昆耶納瓦卡」風景優美四季如春,又有地熱溫泉,因此墨西哥征服者「寇諦斯」選擇此地興建皇宮,作為其退休後的居城。

寇諦斯皇宮位於英雄廣場Plaza de ArmasZocalo廣場)的東南角,這座二層樓堡壘式的皇宮,建於當年遭「寇諦斯」下令拆毀的「Tlahuics」原住民金字塔的廢墟上,而「寇諦斯」的皇宮即利用金字塔上拆下的石塊和礫石興建而成,如今在皇宮內的地基還可以清楚的辨識出一些當年金字塔殘存的基石,一個新帝國的興起卻是踐踏在另一個古文明的消逝,歷史的過程是殘酷和充滿了諷刺,今日的墨西哥人回顧歷史,對於「寇諦斯」的功過不知該抱持何種評斷。

寇諦斯皇宮啟建於西元1522年「寇諦斯」征服阿茲特克帝國的初期,因此在皇宮的構築上採堡壘式的設計,一來可做居城又可以防範外敵的入侵。這座兩層樓的皇宮堡壘除了正面入口雙層西班牙式的拱廊,其餘四周幾乎都為高牆所包覆,屋頂除了成列的雉堞外左邊的角落還設有瞭望的高塔,外觀綜合了石塊和礫石的粗糙表面,即使在陽光的照耀下還是滲漏出生冷的色澤,而殖民初期依仗的正是冷酷和無情,這種感覺在建築的表現上顯得更為真切。

Cuauhnahuac博物館

「寇諦斯」居住在這座皇宮直到1540年返回西班牙,而「寇諦斯」家族繼續留用,到18世紀時又被當作監獄使用,直到西元18775月「迪亞斯Porfiriato Diaz」總統統治時才將其作為政府辦公室之用。今日的皇宮更名為「Museo de Cuauhnahuac博物館」一樓專門展示Cuauhnahuac地區有關阿茲特克帝國史前的宗教歷史文物,二樓則展示殖民時期至18世紀作為監獄使用時期的相關歷史文物(歷史的過程是皇宮建築在金字塔的廢墟上,而展示的內容看似也遵循歷史的事實,這是諷刺還是參觀者的多慮),此外二樓的整個走廊繪滿了壁畫大師「迪亞哥 里維拉Diego Rivera」十多幅反映墨西哥歷史過程的精彩壁畫,從史前印第安文明到殖民時代以及獨立、革命時期的各個歷程,是整座博物館最讓人佇足的地點。

經歷歷史、回顧歷史、檢討歷史、創造歷史,是否帶給了現代人警惕和深思?卻始終令人玩味。(里維拉1886年至1957年,早年留學巴黎學習繪畫,初期以立體畫作著稱,之後融入馬雅、阿茲特克人的傳統繪畫藝術,一生創作出超過上百幅氣勢磅礡,如史詩般壯麗的壁畫,是墨西哥國寶級的藝術家)。

寇諦斯傳奇

西元1485年「寇諦斯」出生於西班牙中西部Extremadura省,Guadiana河畔的Medellin小鎮一個貴族家庭,1547122日病逝於西班牙南部安達露西亞省Andalucia,鄰近塞維亞SevillaCastilleja de la Cuesta

「寇諦斯」14歲時被送入西班牙西北部Castillay Leon省的薩拉曼加Salamanca大學,主修法律(哥倫布Colonbus, Christopher1492年第一次航海探索印度之前,曾經在薩拉曼加大學研習航海學),由於學業不佳於1501年棄學從軍,準備參加對抗義大利的戰爭。由於當時正逢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西印度群島)的熱潮,使寇諦斯倍受鼓舞,1504年春天決定參加前往美洲探險的船隊,遠航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今日的多明尼加共和國Dominican Republic)。

在聖多明哥的最初幾年,「寇諦斯」經營農業和職司鎮議會的公證人,藉以建立自身的社會地位,西元1511年「寇諦斯」加入「Diego Velazquez」所領導的西班牙軍隊,擔任行政官員一同遠征古巴Cuba,隨後接任古巴Santiago de Cuba殖民地的市長(alcalde),1518年「寇諦斯」說服「Diego Velazquez」任命其為古巴總督(governor),在簽署一份協議書後再被任命為遠征墨西哥的指揮官(協議書內容係指「寇諦斯」在墨西哥所取得的財富,如何分配給「Diego Velazquez」)。西元1519214日「寇諦斯」募集了6艘船和300名隊員,儘速的出發(由於當時新大陸的局勢動盪不安,隨時都有可能變動,尤其當時和「Diego Velazquez」所簽定的利益交換條件,後來果真「Diego Velazquez」在其出發不久開始反悔),並且在古巴沿海港口招募船員和船隻,同年3月「寇諦斯」在墨西哥灣「塔巴斯科Tabasco」登陸時已有11艘船508名士兵100名水手20匹馬和10桿槍,「寇諦斯」俘虜了許多當地印第安人,其中一名女子「Malinche」(之後受洗取名「瑪琳娜Marina」)寇諦斯將其視為情婦,同時充當翻譯,幫助「寇諦斯」溝通和獲取情報,日後並為「寇諦斯」生下一子「馬丁」,在「瑪琳娜」的協助下順利的結合了反對阿茲特克帝國的印第安人,終至征服整個阿茲特克帝國。

攝影考量

任何地方性的小吃是最能反應出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墨西哥最普及的主食就是玉米餅,不管是高級餐廳還是路邊攤,總少不了玉米餅,這就像東方人之於米飯。

雞蛋、雞排、洋蔥、青椒、玉米粒和香腸,其餘不知名的葷素材料,擺滿了眼前的大烤盤,已經清楚的說明了畫面的內容,再以一個非常接近主題的位置來強調販賣的食品,此刻唯一要等待的就是老闆娘的出菜時機。畫面中我們可以發現老闆娘愉快的笑容,這表現出她是多麼滿意和執著於這份工作,大鍋上冒起的熱氣在老闆娘眼前飄浮,不需贅言就知道這是一攤可口的食物。

還好頂上是白色透光的遮陽棚,才不至於影響主題色彩的正常表現,以最前方金黃色的雞排測光,再減半格曝光。

 

 所有圖文未經書面授權前 僅供參閱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magesTour&aid=6402198

 回應文章

LANI~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玉米餅
2012/05/08 18:18

之前想過去墨西哥旅遊,稍作一點功課,看到"玉米餅",會心一笑。

現在阿,到墨西哥可能遙遙無期。

trav(ImagesTour) 於 2012-05-09 09:24 回覆:

感謝來訪!
走訪墨西哥數回,每回近月,任何餐廳或小吃攤幾乎都離不開玉米餅,也曾經參觀過製餅工場,到墨西哥之初曾經感激那種純真的香味,但是食之既久那個味道又變成味覺的苦難,非自身的飲食文化總讓人喜新厭舊,旅行的動力亦來自於喜新厭舊的嗅覺,味覺和感覺.


Rink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問候~
2012/05/01 20:00
精彩 讚
trav(ImagesTour) 於 2012-05-02 09:56 回覆:

感謝來訪和鼓勵

無法似兄台般文思泉湧圖文並茂。

恩之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