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衝突】
2007/10/12 16:57:08瀏覽381|回應1|推薦17

 

剛上課沒多久,有個學生神色緊張的跑來找我,說他班上發生了些事情要我去處理一下,事態好像有些嚴重;等我抵達時,該班的導師也已在現場處理,雖然衝突的情況已經緩和了許多,但當事者雙方,仍是劍拔弩張、誰也不讓誰的模樣。

 

為了不影響其他學生上課的情緒,所以我把兩人請到辦公室來詳談,ㄧ方面先讓雙方能夠抽離發生衝突的現場,另ㄧ方面也可以讓彼此忿忿不平的情緒、可以稍作抒解,也可以讓我有時間釐清衝突發生的原因;等到雙方分別說明事情的原委之後,我才清楚的了解到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其實這場衝突是可以避免的。

 

K在班上是屬於比較沉默寡言的學生,在這個學期初被賦予重任當選為班長之後,讓他增加了不少的自信心,也相對地加重了他的壓力,那晚剛好是該班拍攝畢業照的時間,場面的混亂、與班上同學的不配合,讓他在秩序的維持上顯得有些忙亂,所以蓄積了不少的怒氣在心頭;而小M則是比較不拘小節的學生,對班上事務上的配合度本來就不高,那晚碰巧在小K忙的焦頭爛額時,對他開了ㄧ個不合時宜的小玩笑,於是小K忍耐了許久的怒氣,終於ㄧ發不可收拾的爆發開來;於是小K做了一個讓我頗感意外的舉動-拿點名簿丟向小M,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壞了許多人,也讓小M怒不可抑,差點就爆發全武行,還好導師及時制止,不然很有可能發生鬥毆事件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與懇談後,雙方都很有誠意的互相道歉,也暫時化解了後續可能發生的校外談判、與鬥毆事件;審視整件事情的發生過程,或許是因為他們的年少氣盛,比較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脾氣,也或許是錯用了不正確的解決問題方式,以為任何事情都必需經由「暴力」才能夠解決;這一套逞凶鬥狠的解決問題模式,著實存在於他們的生存世界裡,我不禁想問:「到底是學校的教育出了問題、還是家庭的教養功能已經式微」?

 

其實這類的衝突事件,在校園裡是屢見不鮮,讓人很擔憂、也覺得有點束手無策,我只能盡量的防範、苦口婆心的勸導著,希望他們能夠學習如何用「正確的溝通方式來解決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問題」;俗話說的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繫,實在是刻不容緩、也不得不去正視的課題,與其多一個阻力-敵人,不如化阻力為助力,讓所有人都成為自己的朋友,將來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上,才不會走的形單影孤、跌跌撞撞呀!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IAN2007&aid=1294242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嗯嗯..
2007/11/01 23:57
有時的衝突,當事人假如能夠先深呼吸一口氣,或等自己冷靜下來,再去和對方溝通,在兩人之間的利害之中找到了平衡點,我想應該就不會發生了吧...
IAN(IAN2007) 於 2007-11-03 01:32 回覆:

或許是他們的年紀還小..沒有處理負面情緒的經驗..

所以才會發生這種衝突事件..如果當下能夠抽離負面情緒的環境..

等氣消了再來面對這個問題..或許就會有不ㄧ樣的結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