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0/30 08:48:09瀏覽1364|回應5|推薦73 | |
回顧六十年,我的過往,像足一齣戲,主角不是愛演,天命如此。 初中最後一屆,我「享受」過「正統教育」的多年鞭韃,見血藤條的滋味讓人不得不叛逆,我鄙視自以為是的老師,更厭惡背後那虛偽可笑的教育體制。而今,居然還有人贊成體罰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毛骨悚然之餘,我只能說,受虐狂的心理變態簡直不可理喻。 我天生聰明,在那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輕鬆背誦能力便是「天才」,不需一個小時,背下「長恨歌」「琵琶行」,我的小學時代,課本實在不夠看,開學一星期便已讀完。長大方知,多年課堂荒廢不是好事,驕縱懶散上課不聽講自我敗壞學業確實改變了人生方向,失去了研究歷史或戲劇的機會後悔莫及,我的天賦最愛一去不回頭。 代數幾何不成問題,成長於台灣的我必須讀甲組天經地義,課本下從未間斷的武俠小說,代表聯考成績不可能好,總算是工學院畢業求職不是問題,台灣當年數以萬計的工廠工程師向來不足,我一家換過一家,升遷不是問題賺錢也不是,雖然我毫無興趣,數十年工作生涯都在工廠度過。 從未間斷天生興趣,我愛歷史小說,我愛詩歌戲劇,大學期間,工學院課業一塌糊塗(居然絲毫不影響後來工作和創業),開架式圖書館是我的天堂,翻看了所有架上小說甚至舊報紙連載,而今回想,那是我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工學院畢業生,預官考試選考歷史分數高達90分(54/60),可惜我(以及父母)終究忽視天賦興趣,浪費了一生。 不能怪父母無知,那個窮怕了的年代,讀書絕對是為了未來賺錢,誰知道後來發現賺錢不是問題方才後悔,天命不可違,天生我才不該背棄。所謂台灣經濟奇蹟的背後,無數「人才」都賺錢去了,詩人成了科技公司總裁,歷史教授成了創業賺錢菁英,一個社會的人才錯置影響至鉅,不僅浪費了整體天賦加總,更是眾多不快樂的根源。 我早早退休不是賺夠而是受夠,理應一個快樂的文史教授,成了滿身銅臭生意人,我的後悔無以復加。當年如果我再叛逆一點再堅持一點,可能至今還倘佯於教育殿堂捨不得退休,如同我的死黨同學。 亞洲的「賺錢第一」教育體制,整體而言必然遠遜歐美「天生我材必有我用」,教科書成績重要還是天生興趣所趨重要?西方社會早已認知清楚數百年,東方父母以及教育官僚至今仍然不知悔改,可悲可恨。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