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經濟發展需要有創新的做法
2016/03/16 14:44:12瀏覽299|回應0|推薦19
一、前言

    創新是引領國家經濟發展的第一原動力,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中國大陸為例,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創新是其關鍵。中國將在十三五時期走上一條優質創新發展之路,中國在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領域上有大量的資源投入,在新能源、空間探索技術等方面的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包括經濟在內的每個領域幾乎都與創新有關。相對於台灣政治人物的渾渾噩噩,中國大陸的領導人相當有遠見,很早就認知這一點,並相信創新思維是國家前進的動力。創新已是時代的主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許多領域如科技以及環保領域,創新都是成功的關鍵。解決老問題得用新辦法,台灣也有許多老問題,諸如地層下陷、水庫淤積、缺水、水患、地震及低薪失業等問題,創新可以為年輕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也能促進經濟增長並開闢新的出口市場。科研項目無疑能增加生產力,幫助減少生產成本以及增加產品的質量和多樣性。如何培育發展新動力,又如何激發創新能力呢?首先政府的財政須能支持創新的發展,必須為創新提供合適的土壤,另一方面也須為創新和教育投入資金,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科技研究中,以實現更快、更好的創新發展。同時教材、師資及互聯網對於創新也很重要,實施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關鍵就是激發民間創新,激發市場活力,為經濟增添動力。

 

二、中國的創新過程可資借鏡

     中國2015年內生産總值達到67.7萬億元,增長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糧食産量實現"十二連增",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則保持較低水平。特別是就業形勢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超過預期目標,成為經濟運行的一大亮點。服務業在生産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高技術産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速快于一般工業。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5.6%。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互聯網與各行業加速融合,新興産業快速增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全年新登記注冊企業增長21.6%,平均每天新增1.2萬戶。創新對穩定就業、促進工業升級發揮了極大作用。

    大陸人民的生活在2015年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快于經濟增速。去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增長8.5%,新增4萬多億元。又解決643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扶貧攻堅力度加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442萬人。科技領域的一些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第三代核電技術取得重大進展,國産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去年世界經濟增速為6年來最低,國際貿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價格深度下跌,國際金融市場震蕩加劇,對各國經濟造成直接衝擊和影響。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經驗,新設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絲路基金投入運營。簽署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一帶一路"建設成效顯現,國際産能合作步伐加快,高鐵、核電等中國裝備走出去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國大陸推動産業創新升級,制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意見,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舉措,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一大批創客走上創業創新之路。完善農業支持政策,促進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重點解決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創業問題。城鎮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772萬套,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601萬套,農村危房改造432萬戶,一大批住房困難家庭圓了安居夢。加快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重點高校招收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人數又增長10.5%。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拓展居民大病保險,建立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提高低保、優撫、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等標準,推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並完善工資制度。加強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廣大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

  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啟動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到2020年,力爭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三、台灣應如何拚經濟

     台灣全國應該搞建設而不是消極的破壞,可惜的是新科立委想到的只是要關閉核能及燃煤電廠等破壞經濟事情,經濟發展必然要有新舊引擎迭代更替的過程,當傳統外銷產品由強變弱時,需要創新新產品異軍突起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增長,台灣必須改善製造業及服務業,要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臺,增強高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産業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推動生産、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使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今年台灣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更大、挑戰更為嚴峻,從國際看,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復蘇乏力,國際貿易增長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波動不定,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外部環境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對經濟影響不可低估。從國內看,長期政治鬥爭積累的經濟矛盾和風險進一步顯現,貨貿福服貿自己卡住經濟活路。但只要新政府痛改前非,走向正途,不分藍綠共克時艱,就一定能夠實現經濟改善的目標。

(一)改善政府財政

     中央及地方應把每一筆錢都花在明處、用在實處,對經濟有利才花,千萬別做南北平衡重複投資,及意識型態、平庸化、大眾化卻無國際吸引力的工程建設。要積極發展文創、觀光及賭場等賺錢事業。

()推動政府簡政及優化服務

     以愛民之心,行簡政之道,切實提高政府效能。解決中央及地方政府不協調的大問題,明確公布中央及地方政府權責,讓官員不能推諉職責。

()推廣社會創業創新潛能

     政府應讓教育與經濟發展結合,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提高實體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完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等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行業領軍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協助廠商研發創新突破外銷困境。

()改善産品及服務業

    首先提升消費品品質,加強食品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産,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其次是促進製造業升級,推進"台灣製造+互聯網",啟動綜合工業建設、綠色製造及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再來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實施高技術服務業創新工程,大力發展數字化産業。

()瞭解國內外需求潛力開拓發展更大市場

    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優化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支持發展養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服務消費。壯大網絡信息、智能家居、個性時尚等新興消費。鼓勵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實體商業創新轉型。完善物流配送網絡,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

()做好能源建設及規劃

    學習南韓發展科技能源,廢除非核家園緊箍咒,發展核能工業搶奪核電廣大商機。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産業。擴大綠色環保標準覆蓋面。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築節能改造力度,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展全民節能、節水行動,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把節能環保産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産業。

()優化國土區域發展格局

     與中國"一帶一路"建設接軌,開放國際經濟合作,共同打造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推動互聯互通、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加快經貿自由特區推動經濟發展。製定國家海洋戰略,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建設海洋強國。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深化農村改革,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著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改善低薪失業

     確實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為政之道,民生為本,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著力擴大就業創業。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扶持。

()停止錯誤教改及十二年國教

    發展更高質量的教育,教育承載著國家的未來、人民的期盼須與經濟發展結合。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升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推動普通高中向應用型轉變。 

 

四、中國對2016年的工作部署給台灣的啟示

    中國總理李克強的施政報告中“創新”一詞被提到59次,創新發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相機調控”“分享經濟”“互聯網+政務服務”“工匠精神”“光網城市”“大眾旅遊時代”“海外倉”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涌現的一批新詞。這些新詞從實踐中來,也意味著未來工作的新變化、新情況。統計三年來的報告全文後,記者發現,今年的報告中“經濟”、“創新”、“創業”提到的次數增加,為近年來最多。在創業創新方面,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李克強進一步闡釋,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構建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的新型創業創新機制。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培育創業服務業,發展天使、創業、産業等投資。這些觀念都值得台灣當政者學習。另外,中國提倡“四眾”旨在匯眾智搞創新、匯眾力增就業、匯眾能助創業、匯眾資促發展。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了人們的創業、創新熱情,其實創業創新是台灣改善經濟的一帖好藥。台灣政客喜歡空談,空談誤國,實幹才能興邦。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50248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