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積電掉入美國大坑很難脫身
2022/12/06 22:29:13瀏覽1095|回應1|推薦23

台積電掉入美國大坑很難脫身

 

一、美國高科技產業紛紛裁員顯示經濟不景氣

 

   根據路透社報導,從科技巨頭到消費品公司,美國公司都在通過裁員應對潛在的經濟衰退。10月份美國雇主宣布的裁員人數激增13%達33,843人,為2021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包括英特爾公司、亞馬遜公司、元平台公司(Facebook母公司)、AMC網絡公司、摩根士丹利公司、微軟公司、推特公司、希捷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思科系統公司、惠普公司及CNN等都在裁員以節省支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芯片代工製造商格芯公司(GlobalFoundries)計劃裁員多達800人,而就在上月,格芯公司剛公佈利潤和收入均創新高;顯然,格芯對於半導體行業前景並不樂觀。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晶圓代工企業向The Register媒體證實此意向,理由是經濟不穩定,格芯公司聲明“我們分享了應對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而在整個業務中採取的成本節約行動,包括降低公司和製造間接成本以及在全球範圍內有選擇地裁員800名員工”。據佛蒙特州出版物VTDigger稱,計劃裁員佔該公司全球 14,000 名員工的 5.7%。格芯公司首席執行官Thomas Caufield於11月初告訴投資者,該公司計劃減少運營支出以應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以及 2023 年一些客戶需求下降的信號。發表這些言論之際,這家芯片製造商公佈了收入同比增長22%實現了創紀錄的毛利潤、營業利潤和淨利潤。格芯公司最近的表現非常出色,該公司也希望能從國會批准的520 億美元製造補貼中分一杯羹,作為 CHIPS 和科學法案的一部分。格芯公司與許多其他半導體公司一樣擔心,受COVID-19 大流行、軍事衝突和美中貿易戰困擾的經濟萎縮將如何降低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公司報告收入同比下降 20% 和利潤同比下降85%後,於 10 月下旬宣布有意裁員並削減數十億美元的支出,也就是說不管目前經營狀況,美國公司都不看好半導體前景。

 

  考慮美國當前大環境經濟下行,在芯片行業,英偉達、英特爾和三星都在今年宣布裁員或者停止招聘。許多科技企業都宣布裁員,2021年的“芯片短缺”情況也逐步緩解乃至“逆轉”。格芯公司CEO考菲爾德表示全球經濟的減速乃至衰退將降低人們對半導體的需求。與這一大環境格格不入的是台積電在美設廠。媒體報導裁員後,格芯的股價下跌了1.76%,儘管格芯收入持續創記錄並高於市場預期,但是其股價依然沒有上漲。而同日,台積電的股價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也下跌1.43%。格芯宣布裁員,似乎體現美國政府“芯片法”中補貼的影響是有限的。該法案共投入527億美元於芯片製造研發,旨在應對芯片短缺和提高供應鏈的韌性,吸引芯片製造廠家在美國建廠。

二、芯片行業因經濟衰退擔憂和需求滯後面臨嚴重低迷

   彭博社稱分析師認為這將是一場糟糕的經濟衰退,芯片行業面臨庫存調整,這可能是十多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下滑。花旗集團分析師克里斯·丹尼認為每家芯片公司都可能受到影響,他們擔憂大流行期間芯片庫存增加,而芯片製造商及其 OEM 買家現在正面臨著全球經濟衰及對電子產品需求減少的擔憂。諷刺的是,在美國芯片和科學法案通過後,對庫存調整的明顯擔憂就出現了,該法案包括 520 億美元的贈款和額外的稅收優惠,以建設美國國內晶圓廠。美光公司表示需求將進一步疲軟,隨著客戶減少及未使用芯片的庫存,收入和利潤將出現顯著連續下降。芯片法案資金的影響預計不會在數年內顯現,因為大型晶圓廠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成。根據SEMI的數據,目前全球有24家芯片廠正在建設中,顯然存在在經濟低迷時期過度投資產能的風險,這也是台積電將面臨的風險。總之,截至2022年下半年,芯片製造商面臨庫存增加和需求萎縮的局面。IDC 預計,到 2023 年上半年,廣泛的電子產品出貨量將下降,這表明需求減少。今年早些時候,包括英特爾公司在內的一群半導體公司遊說國會通過了520億美元的芯片刺激法案,辯稱補貼和稅收減免將保護美國的工作,但就在資金申請開始前幾個月,這家美國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正計劃大幅裁員,但仍可能獲得數十億美元的聯邦補貼。據彭博社報導,由於對 PC 處理器的需求急劇下降,預計本月晚些時候將裁員數千名英特爾員工以削減成本。

   由於全球芯片需求放緩,尤其是 PC 處理器,台積電今年也不得不削減資本支出。台積電高管表示,支出削減幅度在 10% 左右,但沒有具體說明是否裁員。台積電赴美投資3納米製程,有幾項隱憂須謹慎應對。首先,在美生產芯片的成本高出三成到五成,與台灣芯片成本有一段差距,到時候台積電如何定價是一大難題,加上美國生產管理與台灣有文化落差,無形中也增加生產成本。其次,以往優質的高階製程是只有台積電一家,未來有美國加入,台灣的地域影響力會有所下降。而最讓人擔心的是先進製程的成本尤其3納米以下會越來越昂貴,包括設備、技術等,台積電的客戶在考慮價格成本與效能之後是否願意購買很難說,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是在中國大陸,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除刺激中國大陸半導體廠商加速研發技術外是否會喪失大陸市場。

三、美國掏空台灣芯片產業將台積電變美積電

   台積電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投資120億美元,上千工程師攜家帶眷前往,台積電正在一點點被搬到美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證實,未來台積電的尖端製程產能也將在美國工廠投產。彭博社12月1日報導稱,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在2024年啟用時將生產4納米芯片,而非先前規劃的5納米芯片。這是因為美國客戶要求台積電在美“同步”推出其最新技術。台積電技術人才去美國將形成“慢性失血”的情況,台灣半導體業的一流人才被搶走,要怎麼跟三星、高通競爭?亞利桑那大學榮休教授鮑家麟撰文提到“沙漠建廠”的風險,稱亞利桑那州沙漠偏多,維持水資源要靠有限的地下水,其次是靠引科羅拉多河水供數百萬居民使用。半導體行業是“耗水大戶”,台積電用水將來可能影響到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以南居民的供水,亞利桑那州居民可能發動集體訴訟,法律責任要由台積電自己承擔。包括台積電、三星、SK等在內的多家亞洲芯片企業在美建廠投資,是在美國對本土半導體行業發展進行保護的背景下,利用國家補貼迫使企業赴美開展生產,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證半導體產業鏈本土化。在美國“威逼利誘”之下,出現一種“半導體製造向美國遷移”的趨勢。美國不僅出台《芯片和科學法案》,支持國際領先的半導體製造公司到美國建廠,同時也在組建“芯片四方聯盟”。半導體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合適的市場及上下游產業鏈配合,以及人才和相對低的運營成本,美國無法保證這些條件,所台積電到美國設廠風險很大,運營成本會變得越來越高,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四、美國的芯片戰爭可能會傷到自己

   美國不顧一切地阻止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雖然對中國造成影響但也同樣會損害美國產業。中國正在通過自給自足的芯片新投資進行反擊。美國10月份宣布的對半導體技術的全面出口限制旨在防止最先進的尖端技術落入中國軍方之手。然而,除了美國採取CHIPS法案等舉措來提振本國半導體產業外,這似乎反映出美國擔憂中國可能很快會在技術領域趕超美國。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限制半導體出口中國將提高全球企業和消費者的價格,而此時許多人已面臨通貨膨脹的物壓力。類似的影響已經出現在電信行業,英國等國家在美國壓力下禁用中國華為通信設備,此舉導致更高的替代成本並延遲5G的升級。美國新的半導體出口限制使中國 9 月份的半導體進口下降了12.4%。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可能是使用最新尖端生產節點製造先進半導體所需的設備,通常是 14 納米以下的節點,尤其是現在上線的 5 納米和 3 納米技術等較新節點。其他供應商,如荷蘭的ASML目前並未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的影響,但華盛頓已經在施加壓力以改變這一狀況。

   中國已經在採取措施提升自己的半導體產業,使其更加自給自足,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南華早報報導稱,涉及半導體供應鏈的九家公司的首次公開募股 (IPO) 申請已獲批准,這將使他們能夠從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以擴大業務和研究工作。這些企業中有幾家芯片設計公司、一家晶圓代工廠和一家芯片封裝公司。南華早報援引亞太資深經濟學家的話稱,中國在半導體行業的研發努力將是漫長對抗美國限制的過程。研究機構Gartner的新數據預測,明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收入預計將下降3.6%,幾乎抵消了 2022年4%的增長。台積電榮譽董事長張宗謀多次提及美國不適合投資晶圓廠,在人力成本及其他花費都高於台灣數倍卻仍到美國鳳凰城設廠,顯然政治意義大於商業利益。美國不是半導體消費大國,目前全球晶片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是中國,由於成熟製程抵制中國,會造成中國自製率提高,這相形是在掏空台灣半導體產業對中國卡脖子的關鍵地位,台灣的重要性將逐漸減弱。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77664535

 回應文章

光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2/07 05:49
貼上去成美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