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核養綠,說明公投已死,死於偏執的政府 ~
2018/11/25 16:26:47瀏覽47|回應0|推薦0

剛投票完,行政院發言人,就宣告了公投之死。

 

以核養綠公投過關,行政院發言人Kolas今天)表示,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將在公告第3日起失效,不過核一、核二、核三延役及核四商轉已來不及,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不變。

 

以核養綠公投內容,要求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的條文。當這公投案過了門檻,通過了這個案,應該就被政府所接受與執行。

 

政府能有其他選項嗎 ?? 不能。
這才叫遵守法治、遵守民主的準則。一個人或一個政府,有沒有民主的內涵,就在看他遇到和自己主張不一樣,遇到和自己價值不一樣的事件,這政府,是選擇堅持自己的主張,還是遵守法律所規定和要求的。

 

很明顯,行政院透過發言人所作的表態,就是堅持自己的主張,不管公投過了甚麼。那,當初說的很美好,說甚麼人民當家作主,要修改公投法,擴大人民參與,謙虛傾聽人民的聲音,最會溝通的政府,原來都是…..辦場昂貴的民調,而已。

 

只用一個來不及,用沒辦法來遮掩自己不想做,只能說對自己的主張,太偏執了。這個公投案,其實某種程度,解決了台灣多年以來對核電的分歧和混亂。分岐,是擁核和反核,都有自己的族群,所以吵鬧不休這樣多年。混亂,是我們擁核反核族群分歧的過程中,核四蓋了,宣布停建;又建了,又說封存。

 

這混亂中,我們台灣的缺電,變成全世界皆知。在東南亞和東北亞的發展興起中,我們一直是背著這樣的負面印象,降低了台灣的投資與發展。更別說,我們創造的霧霾和空汙,提高了人民的致病率。

 

我們其實可以用這公投,終止這些爭議。讓兩邊別再吵了,別再浪費我們人民的納稅錢了

 

反核的人,一直相信斷了核電的路,自然就有別的能源得發生。但截至目前為止,大家都對漫天的霧霾束手無策。每次發生得太嚴重,政府只能降載火力發電廠,已經說明這是我們反核的能源政策所造成。

 

有一幫人覺得,火力發電只是過渡期,過渡到其他綠色能源能發電到足夠量,這樣空汙的問題就沒了。但大批的人民因此而提高了致病致癌率,就盡量別看別說也別提了。

 

說到底,就是反核是個信念,信念是不可破的。但民主社會,為什麼大多數的人要配合這信念,為什麼大多數的人得忍受這信念所帶來的禍害,為什麼大多數的人投票支持另外的方案,都還不足以讓政府來停止反核的政策。

 

這是不能講道理的。不能講道理的事,和獨裁政府就看不出哪不一樣了。除了犧牲了我們的肺,我們的經濟成長,有些人還犧牲了生命,結果現在,還犧牲了我們公投的價值。

 

而和獨裁的政府一模一樣的地方,他們都有信念,無堅不摧,雖萬人吾往矣,管你去死的信念。

 

公投過了,政府只能想辦法恢復核電。用甚麼樣的方式來恢復核電,政府自然有辦法做得到。因為已經除役的核能發電機組,都可以為了缺電重新啟動運轉。燃料棒都可以在2個禮拜內就安排好出路急送出國,為什麼要啟動核四,或是延役核能機組,這樣來不及。政府努力做了甚麼事,沒有。直接宣布辦不到。有沒有民主素養,是不是傾聽人民的聲音,這件事就看的出來了。

 

說來不及,這理由,可能小學生都很難說服。

 

民主,就是過了,就過了,然後大家就遵守了。

很多台灣人很自豪台灣的民主,也因為很多外國人都很稱讚台灣的民主。好像提到民主,是台灣的強項。在這幾年,還真的只剩這個強項。但真正的民主,不是我允許你說,我讓你說而已。而是當你意見和我不同,透過法治的機制,我願意執行你所主張的,這才是所謂少數服從多數。我們很多時候,都還停留在你有說的自由,我有不聽的自由。所以很多人透過法治手段,立法通過的,但反對的人還是誓死反對,造成我們很多建設裹足不前,整個社會爭議永遠解決不完,虛耗了我們這些年的青春。這樣的民主,就不是真正的民主了。外人不知道在稱讚我們,我們自己知道應該提醒自己,再對民主更精進才是。

當初在”我是人,我反核”的遊行中,搞得人民一時之間,瘋向反核的立場,光是民調中,反核的人佔了大多數。當時的政府,決定封存核四,也是礙於民意,至少是服膺民主的政府。現在偏執又固執要封鎖核能,哪個地方考慮了人民,考慮了民意了。現在還違背了公投結果,正是摧毀我們的民主法治基礎。

 

一個反核,無堅不摧。

摧毀了我們的家園,摧毀了我們經濟發展機會,摧毀了我們民主的價值,摧毀了公投的法治可信度,摧毀了人民的健康。只為了少數人的信念。所謂少數人,是經過公投法律程序認證的少數,但我們還是得接受這個摧毀的局面。

 

當初死死要通過公投法的人,可以把法律條文吃下肚子了。今天公投死了,死於這個為了反核,偏執的不要民主、不要法治的政府。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keSlave101&aid=12046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