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丹告訴我:以後要成為C.S. Lewis(路益師)那樣的作家。
我問他:C.S. Lewis寫了什麼書啊?
他說:就是那七本《納里亞春秋》(The Chronicles of Narnia)啊。
我才知道他為什麼老寫奇幻小說,
原來他以為路益師只寫這類書呢。
我就從書架上翻出《清醒的心》(A Mind Awake),
《如此基督教》(Mere Christianity),
《地獄來鴻》(The Screwtape Letters)……等給他瞧瞧,
讓他知道路益師還寫了許多大人看的書。
他不只是作家,還是學者、思想家...等等等。
阿丹才恍然大悟,他同時把The Screwtape Letters拿去,
說一直都想看這本大鬼寫給小鬼的信。
但願阿丹從此以後,也可以寫些「人間煙火」有血有肉的真人實事。
……………………………………………………………………………………………….
大學時,英國文學課上選讀 C. S. Lewis的作品,就此認定他是文學家。
出國後,老友寄來中譯本《清醒的心》,摘錄路益師諸多著作中發人省思的片段,我被他睿智的文句、深刻的人性體認、信仰真諦的洞悉、以及精闢掌握時代思潮脈絡所懾服。也才發現,原來他不僅僅是文學家,也是哲學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甚至是護教學家。
老大小學時,我們買了路益師整套的《納里亞春秋》。多年下來,三孩中唯有阿丹(也許因為是男孩,特別喜歡奇幻童話),反覆再三閱讀此叢書。其實這套書早已是歐美兒童讀物中的精選之作,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第一冊的《獅王、女巫與衣櫥》。去年迪斯奈電影公司為了搶搭《魔戒》、《哈利波特》大賣的列車,趕著拍攝推出這片子,我看了只覺得可惜了,沒能表達出原書的精髓。
這套書看似奇幻,實則內涵豐富,將基督的公義與慈愛,審判與饒恕,看似矛盾的兩大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致。但這些就不是孩子小時候可以理解得了的。
最近有朋友推薦英國廣播公司(BBC)出的一套三片DVD(除第一冊外,還包括了二三冊的《開司平王子》(Prince Caspian)與《銀椅子》(The Silver Chair)。那天無意中在Costco(好市多)看到,順手買了,準備送給孩子當生日禮物。還沒拆開,也不知拍得怎樣。
這些年來,我們夫婦大量收集路益師作品,一般大書店中,幾乎都設有他的專櫃。1898年路益師出生于北愛爾蘭,二十六歲,即擔任牛津大學教職,1942年《地獄來鴻》甫出,即風靡全英國。他的作品共計五十多種 ,其中包括詩、短篇小說、童話故事、寓言、書簡、文學批評、語言學研究、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文學的學術論著。他雖歿于1963年的英格蘭牛津,但至今,有關他的介紹、著作、研究,仍源源不絕,全球各地不少「路益師協會」,定期出版相關期刊。
他的作品除《納里亞春秋》早已聞名全球之外,《裸顏》(Bareface)這篇心理寫實小說,是許多大學英美文學課上必讀作品;《失樂園長序》(A Preface to “Paradise Lost”),則被推崇為閱讀彌爾頓《失樂園》輔助入門讀物;《如此基督教》,促使「水門案」中尼克森總統高級幕僚寇爾森(Chuck Colson)信主;《悲傷的體驗》(The Grief Observed),被譽為二十世紀偉大的宗教文學作品,對痛失親人的哀傷,有極深刻的體認與突破。
說到《悲傷的體驗》,就得提到他那曲折感人的花甲之戀。1956年,這位已將自己生活安排得非常好的老單身漢,與來自紐約罹患癌症的離婚女詩人Joy Gresham結婚,短短三年多,發展出一段極其動人的愛情故事,甚至被拍成電影《影子大地》(Shadowlands)。這電影讓我淚流滿面,進而買下錄影帶和原書。Joy死後,他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天人交戰,之後將心靈中這段痛苦歷程,書于《悲傷的體驗》。
另外,讓我特別感興趣的是,路益師與《魔戒》作者泰爾欽(J.R.R. Tolkien)等七人組成的「牛津七賢」(Inkling硬客林)團契。在雅歌出版社出的《路益師的心靈世界》一書中,有篇戴維揚介紹《牛津七賢》的文章,其中兩段:
「牛津七賢聚會的內容,主要是研討彼此的創作或論文…由一位宣讀他即將發表的文章,其他人則提出問題或不客氣地加以善意批評,提供改進建議。作品由此集思廣益、再修正,才公開對外發表。由於作品發表前皆經這般嚴格審核,難怪七賢都各自寫下許多傳世不朽的名著…。」
「七賢作品共同的特徵在於深入淺出…,他們都肯窮畢生之力為兒童和青少年撰寫淺白的故事,引發讀者注意永生的問題。」
這真是令我羨慕的團契,但願我也能找到幾位這樣的文友。
至於說到阿丹的「作家夢」,若阿丹真能以路益師為師,讀懂讀通他的作品,真正了解進入他的心靈世界,知道在這世界還有這等「人師」,未來即使沒能成為作家,我都替他高興。
/瀟碧 3. 22. 2007
/圖:瀟碧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