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孩子是過動兒,該不該服藥? (2)
2007/01/20 13:35:05瀏覽811|回應2|推薦9
自從2006年2月初「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專案小組投票決定:藥廠應該對「利他能」等藥物,可能引發心臟疾病(也包括高血壓、心律失常、中風…等),在藥盒上標有更清楚的「禁忌警告」(Black Box Warning)之後,好似骨牌效應,引發了許多的爭議與「對決戰」。

除了《紐約時報》2月10日, Gardiner Harris寫的《Warning Urged on Stimulants Like Ritalin》之外。也包括了全美各地的過動兒家人及相關組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CHADD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美國過動兒協會),他們呼籲FDA應該重新評估這項會議的決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對需要服藥者造成困擾。

2006年3月24日,《美聯社》發佈了:”Gov't Advisers Reject Strong ADHD Warnings。"
文章中提到,聯邦健康顧問們認為利他能與其他adhd的藥物,不應該針對「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與精神疾病」貼上強烈警告標示。

這個與二月份會議所主張完全相反的決定,主要是由「公眾與論」(Consensus decision)所主導。

全美單單去年一年,19歲以下,包括孩童服藥的就有三百多萬人。這個「公眾與論」有不少是出於廠商發言人的與論。另外也有不少小兒科醫生的意見。

但消息中,仍採訪了不少認為應該讓人對adhd藥物可能引發的副作用,有所了解。(提到的藥物中,還有Strattera和Adderall。有的副作用:可能導致一些青少年服藥者產生幻覺、精神疾病、瘋狂等。)

另外2006年3月23日,《路透社》發佈:”Cephalon ADHD Drug Effective but Not Safe: Panel”;3月24日《美聯社》發佈:”Panel: Drug Shouldn't Be Used for ADHD Yet“。

這兩篇都是針對23日當天「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提出Provigil (modafinil)這藥物還不適用於adhd,其安全性尚待觀察。目前已出現會引致皮膚性疾病的副作用,例如起疹子、水泡…,嚴重的甚至必須住院。另外還可能會讓開車者睡著。

(這裡需要解釋的:Cephalon是一家藥廠,專門治療睡眠問題的藥物Provigil就是他們出品的。現在他們將這藥物以Sparlon為名,推出治療adhd的孩童與青少年。而modafinil乃是同性質藥物,而不受專利保護。)

我在一旁看這些消息看得只覺紛紛嚷嚷、眼花撩亂,心中頗有些感觸。

我自己在《家有過動兒》網上聯盟刊佈訊息時,總想守住個立場:對於太新的,還未經過太多「考驗」的「治療」方法、或太新的科技嘗試,我儘可能不在網上推介。

但是對於藥物方面,特別是可能會產生不良副作用的消息,我則儘可能在「我們過動兒父母有知的權利」下,傳達出來。

我相信藥廠廠商有廠商的立場,我相信藥物對很多人是有正面的幫助。但,不可否認的,商機,或說「營利」,畢竟也是事實。一年三百萬孩童服用,這確實是一大市場。

服藥確實有風險,我們身為過動兒的父母,有「知」的權利!若風險屬實,廠商為何怕公開?

決定孩子服不服藥,不是由廠商決定,乃是由當事者以及當事者家人,在獲得全面的正反資料之後,依各人狀況利弊,所做下最佳的判斷來決定。

醫生或「權威人士」,請不要讓我們處在「無知」與「矇蔽」之中,孩子是我們的。況且現在資訊發達到許多消息已經「無所遁藏」。

/瀟碧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ithHopeLove&aid=669375

 回應文章

瀟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問題
2007/04/29 05:44

時季常:

遊說團體在國會無孔不入,確實造成許許多多「混淆視聽」的「立法」問題。

而非營利事業面對「生存大不易」,能堅持最初理想有多少?

咳,你談的可都是大問題。


家有過動兒 ADD/ADHD in Chinese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雖然資訊發逹
2007/04/28 04:52

雖然資訊發逹,仍有許多人沒能得到資訊,或是得到資訊未能閱讀(就像學生到學校上課,不一定會學到東西),或是閱讀後沒能正確解讀,更可怕的可能是得到有問題的資訊,而無法判別。

選舉需要錢,單一選區使得國會議員缺乏特定立場,因此誰給錢他們自然得為誰做事。美國藥廠和藥商,已經以他們的金錢和影響力,買下不少國會議員,因此美國政府對某些藥物的管理相當的鬆散。並不是沒有能力管,而是被立法不能管,或者是可以管,但是採取較有利於藥廠或藥商的解釋。

真正能聽的,還是那些非營利組織的話。但是非營利組織,如果沒有一個立場堅強的董事會,為了生存經費,也有可能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