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法蘭克福,我來了(續二)/ 筱筠
2012/12/15 01:04:04瀏覽266|回應0|推薦1

  見過了萊茵河,飲了德國啤酒也瀏覽了萊茵河畔的小鎮風情,接下的議事日程應是先到城中心走走,再看看有什麼值得一遊的地方,不跟團的好處就在於此。隨興又自由。

  我還發現旅遊的好處之一是,夜裡總能睡得安穩沉實,許是白天的大運動量和身心的全面放鬆和滿足之故。昨夜又是一夜無夢一覺醒來天已大亮。

  順著昨日的路線搭乘火車到市中心,踏著一樣的石板路,聽著相同的腳步聲,看著同樣安詳寧靜的小鎮街景,奇怪的是大腦的反應卻有些不同,感覺上就好似走在一座熟識的小城中的一條小街上。這種感覺時常出現在我的歐洲之旅中,我的大腦總會適時地蹦出一些熟悉的畫面,故鄉那座四海名揚的小島上那些掩映在綠蔭中的歐式花園大宅的身影,一一閃現而出,以致於總將眼前的景物與那些深藏於記憶之庫的影像交相重疊。

  今天出門晚了點倒成了好事,火車上沒昨天人多,還空著不少座位。找了個靠車門的座位,等會兒下車來得快。剛一坐定,就見對面坐著的一位大嬸,正用一對藍色的深邃大眼睛,微笑地望著我,我也友善地回她一笑。不想卻引開了她的話匣子,一溜串的德語隨口蹦出,我一臉茫然,不知如何作答。大概她也發覺我們語言不通,遂用手指頭指著自己的鼻子,這下我立刻會意了。她想問我鼻子怎麼了?「哦……我在丹麥時天太冷給凍的」,我用英語回答她,她似懂非懂卻連連點頭,一邊又比劃著手勢還把頭一歪,做出跌倒狀,這時旁邊的一位女士笑著幫我做了翻譯,原來大嬸以為我的鼻傷是不小心跌倒的,關心我呢。哦,是這樣,我連連道謝,她亦笑容滿面地回應我。在我的印象裡,德國人應該較為刻板,不苟言笑,對陌生人大概也不會主動搭理,這位大嬸的熱心改變了我故有的想法,也給了遊蕩在外的心送來絲絲暖意。

  從旅館的旅遊小冊上得知Palmes Garten(市區內一座大型花園)裡有花展,勾起了我這好花之人的興致,我們在臨近的車站下車,照著地圖標示步行不到十分鐘就到了。當天是法蘭克福市的節慶日,來賞花的人眾多,有舉家老少全出動的,也有年輕情侶或年老夫妻成雙成對,在小小售票處的窗外排起了長龍。終於輪到我們了,拿到了用四個歐元換來的兩張門票後,興致勃勃地往花園大門趕,那一刻大腦反應異常興奮,正努力構築著一副生長在異邦,前所有未見的奇花異草那風姿綽約,隨風搖曳的景象,眼睛也做好了一睹風采的十全準備。

  花園大門玻璃材質,設計的很美很典雅,透過玻璃,裡面的景色一覽無遺。園內處處綠意盎然,層林盡染。當天氣溫宜人,頭頂上蔚藍色的天空浮雲飄渺,地面上有綠茸茸的草坪,池塘邊垂柳纖纖,蜿蜒小徑上三步一樹,綠蔭幽幽,池畔,小徑旁的石椅上坐著日光浴愛好者,正與陽光盡情擁抱,氛圍一片祥和安逸。我們循著鵝卵石鋪成的小徑尋找著花展的蹤影,卻不意踏破鐵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功夫,原來花展就在大門側旁的樓上。上樓走了一圈,沒見到很奇特的花種,而且以枝葉為多,花卉極少,多數花苗還在苗圃裡孕育著。據說是季節未到,再過一個月那可就是百花爭艷了,只能感嘆來得不是時候。不過可能是我少見多怪,一種葉條細長,藤狀枝幹,開著棗紅色,形狀和質地都像奶瓶刷子一樣的花還是引起我的關注,這花我未曾見過,拍下照片後等著請教人,回來一忙竟給忘了。

  花展未盡如人意,也談不上失望,大概可以理解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吧。在中國我見過的花展都是規模宏大,煞有介事的大展,然在西方卻較注重自然與和諧,不會太在意規模大小。那年在斯德哥爾摩動物園參觀時,我的驚訝度決不壓於此回,若要與北京、上海的動物園相比,那簡直是天壤之別。園內的動物無論從品種或數量上都相距甚遠。但是他們園內的綠地覆蓋面極大,遍地花花草草,地勢高低起伏,寧靜的湖面光滑如鏡,景色迷人,遊人可隨地休息或野餐,實際功能是休閒公園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動物園。正如Palmes Garten也不能從字面上單純理解為花園一樣。

  出了花園,頭上沒有強烈的光照,只有初夏的暖陽將細細的光束溫柔地投射在午後靜謐的林蔭小道上,行走在小道上,心情平靜而安寧,愜意無比。小道兩旁有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千姿百態的花園洋房,那是法蘭克福這座歷史古城的一道美麗風景。正當專心地選景拍照時,忽然一股濃烈的咖啡香味撲鼻而來,放眼望去,僅在二十步開外便是那咖啡店。那特殊的咖啡香味極具誘惑力,引得我這不好這一口的人也被活生生地吸了進去。從外表上看那是家不大的咖啡店,也不設街邊露天座位,這在歐美各地實屬罕見。當一腳跨入店門時,眼前頓然一亮,原來裡面別有洞天!不但空間寬大還層次分明,除了室內咖啡座外,還往縱深處另闢一處綠色景觀、繁花異草與嘩嘩作響的噴泉環繞著的露天餐座,空氣中流淌著優雅的樂曲聲,食客們多是中年以上者,個個衣著光鮮,形象得體,坐姿高雅,靜靜地品著咖啡或小聲地交談著,那畫面很唯美……不由地在心中發出一聲由衷的讚嘆,太美了!

  咖啡很濃也很香,可我還是點了紅茶,有點兒掃興,卻沒有膽量再次嘗試喝過咖啡後那種劇烈心跳的害怕。坐在對面的女兒喝著不加糖的黑咖啡,我則聞著咖啡的香氣喝著濃鬱的紅茶,其實也別有一番情緻。德國的糕點不似美國的甜膩,我們點了椰子口味的奶油酥餅,口味不重很可口。而最憶的是咖啡店內的那一道唯美的風景,至今仍時常盤繞在我的腦海裡,令我記憶猶新。

  節假日的法蘭克福城中心,除了街邊的咖啡點和餐館,其餘商店皆關門大吉,這是歐洲多數國家的特色,以前在北歐旅行時也有過類似經歷,據說是他們國家的勞工法所定。在亞洲節假日不但開門營業有的還延長開店時間,真正做到商家和顧客皆大歡喜。美國也和亞洲相似,正常的節假日照常營業,或許有的商場會提前數小時歇業而已,而感恩節後的隔天,商場通宵達旦營業的也有。

  沿著大街漫無目的地遊走,只是想再多瞧這座古城幾眼。法蘭克福的房子屬於典型的古典德國建築建風格,色彩多是鮮艷的,路面不寬,兩旁皆是店鋪與商廈,適宜逛街購物,也適合喜好熱鬧的人漫步其間,因為人氣鼎盛。那天雖是節假日,路上仍遊人如鯽,大概也是些來得不是時候的遊客吧。

  明天就要離開這座兒時夢幻裡的古城了,雖然與古城千年的歷史而言我們只是千萬到訪者中的一名匆匆過客,然終與她有了一面之緣,並留下了那麼美好的印記,我已經知足了。再見,美麗的法蘭克福!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714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