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棘 / 子梵梅
2016/08/13 08:03:42瀏覽142|回應0|推薦3

 “園有棘,其實之食。心之憂矣,聊以行國。”

               ——《詩經•魏風•園有桃》

 

如果熱愛,它的抽打就是爽朗的脆薯片

如果憎恨,它就繞頸三圈

在路口用倒勾刺布置愛恨情愁

 

“不要凶殘。”它警示,

“不能聲張!”它嚇唬。

就這樣靜靜地抽打

靜靜地享受

 

 本草拾遺:

棘,即酸棗,鼠李科。古書與“荊”合用,泛指荒野帶刺草木,居家用以防獸或標志活動疆域。

會意,兩“朿”並立,表示棘樹多刺,矮小而成叢莽灌木,久則刺退化光滑,高大如棗。木色白者為白棘,果實酸者為樲棘,即酸棗。

黃土高原自古酸棗叢生,遍布陽坡,但要長成大樹十分罕見,一般長到杯口粗細便自然干枯,由根部再生嫩芽。

酸棗仁能安神,使神經衰弱、心煩意亂、失眠易驚者鎮靜安寧。

《傳襄公三十年》:“鄭游吉奔晉,駟帶追之,及於酸棗。”於是漢置酸棗縣,在今河南延津縣北十五裡。

棘有野性之美,干枝堅韌,鐵骨錚錚,固執而難以近人,牢牢扎在岩石或貧瘠中,不假人力,寒瘦孤立,刺身盈果。

荊和棘在大自然裡常糾合生長,故有詞“披荊斬棘”。十六國時佛學大師佛圖澄對暴君讖語:“棘子成林,將壞人衣。”所以,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請不要在庭院中種植帶刺植物。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7024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