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27 10:59:13瀏覽563|回應0|推薦6 | |
每當二、三月份的到來,畢業典禮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刻,中三與中四的學生都會興奮不已,興奮的,不是即將要畢業,而是即將要舉行的晚會。 這個晚會是由中三的同學出錢請中四的同學,類似在歡送中四同學。而中四的同學,也會作為學長,把一些學長該負起的責任傳給中三的學弟學妹們。這種傳統的儀式,應該是來自西方國家--美國。也不清楚是否該歸類到傳統還是不傳統,因為我覺得它可有可無,而有些國家的學校可能也沒有舉行這種晚會,而且壓根不知道有這種晚會。 晚會最受矚目的是晚會上所穿的服裝,早在晚會前一兩個月,學生們就開始談論要穿什麼,要給哪個裁縫做衣服,做的衣服多少錢,要穿什麼鞋子,鞋跟要幾寸。而且不只止於談,也著手去做。我想,有些女生也會早早在家練習如何用高跟鞋走路。也許是這個剛剛步入青春期,脫離了孩童的時期,初嘗成人的好奇。男生穿著西裝,像紳士般手挽女伴步入晚會。女生化了妝,穿著高跟鞋,華麗的裙子,穿梭在晚會的人群中,希望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大家都想能成為晚會中的王或後。 我在學校教畢業班,每年的這種晚會都會邀請我出席,但因不放心兒子一人晚上在家,所以我都沒參加。今年剛好外子在家,主任又一再邀我與她作伴,所以我就破例出席。 以前我讀中學時,也曾參加過類似的活動,但是並沒有像現在我任教這間學校的學生,如此誇張,如些奢侈。 我們那個年代,有些家庭經濟比較不好的學生,做不起衣服,會去租,反正這種衣服,在正常的情況下是只會穿一次。像我衣櫥裡的那兩件,一件是我中三時穿的,另一件是我中四時穿的,做了好幾千元一件,就穿那麼一次,就被打入了冷宮。當時是我姐花了好多心思去幫我做的,我倒是沒付出過什麼精力與時間。我相信現在很多菲律賓學校,政府學校的學生,他們去參加晚會的衣服也都是去租的。前幾天在商場,我就聽到幾個婦女在聊天說,這種衣服這麼貴,只穿那麼一次,我們不如去租吧! 回想我那晚參加我任教學校舉辦的晚會,那些衣服真是誇張到不行,一條裙子從一萬,兩萬,三萬,五萬到十幾萬的都有,比新娘的嫁衣還華麗。而我們的學生,百份之九十九的衣服都是去量身定做的,我驚訝於那些平時付不起學費的學生,也同樣穿著光鮮亮麗的晚禮服出席晚會,並不是說家庭貧瘠的學生就無權出席,而是覺得平時交學費都要拖很久,為何做一件一輩子可能只穿一次的晚禮服卻如此地大手筆?這難道不是一種浪費嗎? 看著我平時看慣的學生,化了裝後,我都有點認不出誰是誰了。他們化著穿著與他們的年齡完全不搭配的濃妝,衣服,青春與朝氣被淹沒在厚厚的粉底後面,這就是他們所謂的成長,成熟與漂亮?我不知道,這晚會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教學生們如何化妝?如何穿晚禮服?如何花錢?如何奢侈?其實我知道,這晚會最初的目的是:讓中學生學會一些社交禮儀,讓他們去嘗試,去體驗在正式的場合裡如何與陌生人交流,因晚會的伙伴通常都是男伴中三女伴中四,或者女伴中三男伴中四。另一方面是要訓練中學生們的自信與責任心,成為一個成熟的紳士或女士,讓中三的同學效法中四同學的榜樣,承擔起學長的責任,做一個有領導能力的人。 而如今,卻演變成了比較衣服的場合,誰被選為當晚的晚會王,晚會後,才是最重要的,除了王和後,還選了公主與公子。選這些頭銜是以什麼準則為標準呢?衣著,化妝,配飾為主。平時的學業,成續,品行都不在其內。因此可見大會著重的還是外表,而不包括內涵。因此選出來的學生,有些是成續不好,但是外表姣好的。如果往好的一方面去想的話,也沒什麼不妥,在學習上不如人,至少在外表上能得到表揚,這何嘗不是一種增加信心的鼓勵。 三月已成為過去,畢業典禮也已結束,華麗的晚會過後就是面對現實,那一晚的風光也只能成為回憶,我還是希望學生們能務實點,別為了出席晚會而給父母們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經濟壓力。 二零一九年四月五日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