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清明節 / 段春青
2017/07/06 06:14:32瀏覽187|回應0|推薦1

今年清明節會異常清冷,我是說,自己是可能不能回去給父親上香了。

父親去世五年。回想那年…千里回去,看見的只是掛在門外彩色的藩子,一層一層的美麗的紙塔,在風裡飄蕩著,還聞見了香燭的味道,聽見人們在忙活著與喪禮相關的事宜。可我,卻不敢進入家門,仿佛不進去,事情就沒有發生。這些年,我對死亡的感悟自然有的,總之人死了,就是絕對的寂靜。什麼都沒有了!活著的人只得更加珍惜的往前走,縱然有時候你會思念和彷徨。

掃墓,多麼真切的情感表達方式,這和七月祭祖一樣,是讓我覺得最接近亡故親人的唯一方式。因而掃墓時,才有那麼多的禁忌。相信逝者仍然存在,是雲南人家較普遍的認知。或許是我們這群人比任何人都要愚忠的緣故,夜裡只要夢見了,以為是托夢,夢的場景好一些還好,若看見親人的落魄,心裡惶恐難受,第二日一定會祭拜,燒很多的紙錢。或許,是我們這群山裡的人家比很多地方的人都重情感,在內心深處,一邊確信再不能見,一邊確信那是真的。於是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就這樣的情感糾葛著,才得以更加敬畏的將掃墓習俗傳承下去。

殺羊是有錢人家在掃墓時做的,那是要款待隨同掃墓的親友。但多數人家一定殺雞。雞肉要在山裡煮熟了看卦像。通過觀察雞頭骨有無血印和其完整性,以及雞雙腿骨之間的洞孔數目來判斷一年的運勢。這與原先流傳下來的清明寒食又大不相同。到了這個年代,已經在清明節裡加入了源自不同信仰的利與弊。除了升火、看卦像,我還記得去年給外祖父母、舅舅和父親掃墓時的事,在回家之前,所有親友都會隨手撿一根木柴回去,表示帶回了財運。這與思親掃墓之情極不相融,也似乎親人死去後都擁有了賜福的能力,成為了仙人。

邊掃墓,邊求財,實質是求不著財的,可卻能讓人們都相信親人永遠存在,在隨時庇蔭著自己,時不時會給自己送財。我那時邊從山上回家邊想,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即使衝突。就像許多的中文話,永遠存在著合情合理的矛盾一樣。好吧!也因感覺讓人在掃墓後,回家的人似乎都沒那麼傷感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10587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