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多走一里路
2010/08/31 03:48:36瀏覽602|回應1|推薦32
讀了 時和先生 的 《是家庭的問題 造成 有問題的孩子》文章,談論到一位十八歲廖姓青年,成為黑道殺手的事。時和認為「解決的辦法在於政府要關懷弱勢的學生,...」我有了以下的回應:

我看解決之道不能只靠政府來關懷弱勢學童,而是必須

(1)在現有的學校結構內,利用已有的資源,來關注弱勢與落後的孩子;事實上,政府已經給了經費,只是學校結構與教學方法,沒有關注到這一批有需要的孩子,反而將他們貼上「問題」學生的標籤,只著重那些「好」學生,只注重升學。這是社會及學校造成的問題。
(2)要鼓勵社會愛心團體與個人,參與對弱勢孩童與家庭的輔導,這需要政府與學校推廣,並主動結合社會團體來做。社會上多數人只是「自掃門前雪」,只想自己孩子出類拔萃,心底裡瞧不起表現平平的人。

我約略記得是2008年秋天,天下(或遠見)雜誌曾報導兩位很有創意的「另類」校長,一位是新莊某國小校長,另一位是台中大里某國中校長,他們設想出有效的做法來幫助弱勢孩童。那年我有機會,在一位好友 彭神父 帶領下學習關懷弱勢,他曾帶我去兩校訪問這兩位校長,請教他們如何能化「問題」為「希望」,很得幫助,也很欽佩他們的愛心與熱忱。

彭神父在苗栗鄉下與山間,協助不少弱勢家庭與孩童,包括破碎家庭、單親、外籍母親、吸毒家庭、原住民孩童等,成效不錯,秘訣就是主動結合社區、學校、與愛心人士。這些孩子未必會成為所謂的「傑出」人士,他們大多數也不會去唸什麼大學二學的,但因為有人肯多陪他們走一里路,就絕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與禍患。

我還認得一對夫婦,幾年前,從美國退休後,加入一教會鄉村服務機構,在嘉義沿海一代鄉下關懷弱勢家庭,照料老弱與學童。他們全心投入,與社區及學校配合,幾年來漸漸有些果效,很值得我們起立鼓掌,向他們致敬。

我們社會太注重「傑出」了,孩子一定要得滿分、進名校、出國、找高薪工作...,可是卻對弱勢十分冷漠,相對的愛心不足。這樣的結果是製造出一堆傑出人士,可是人人活在不安的社會裡。

傑出真能讓生命更有意義麼?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ternalGreen&aid=4368495

 回應文章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非常認同 多走一里路 的觀點
2010/08/31 15:38

非常認同 多走一里路 的觀點。 

小孩會受挫,多半是因為在學校跟不上進度。

時和 的三兒在小三以前也曾經賴著不想上學。

以 時和 的經驗,時和 的三兒是左撇子, 從小寫中文就是狀況不斷,剛開始的小一及小二 也是作業寫不好,連帶的考試也不順利。後來 時和 只好每天盯小孩的作業,每天檢查錯別字等,才將小孩的課業慢慢跟上進度。

將心比心,時和 也是認為對國中小學學生而言,倘若能輔導他們做完課後作業,那這些國中小學學生們必定能跟得上課程的進度,同時也會有多餘的時間能發展個人的才藝或是運動休閒。

.

時和 教育方面的文章中 有一半是強調技職教育的重要,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有很多孩子無法有效的吸收純理論的課程。他們喜歡動手做,喜歡由動手做的過程中 學習新知。

台灣教改的失敗在於只注重純理論的普通高中,教改學者都頂著博士學位,都強調知識經濟的重要。然而他們卻不了解 「有些學生 就是無法直接了解純理論的課程」。

時和 認為政府應該加強宣導技職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宣導行行出狀元、職業無貴賤的觀念。畢竟在社會上 50%以上 的工作只需要技職畢業生就足以擔當。

如此,成績不開竅的學生 也能在社會的祝福下 經由技職教育、經由動手做,而能找到屬於自己自信的一片天。

.

無論如何,社會的扶持是最重要的。適時的幫助,能避免孩子誤入歧途,更能讓孩子及早找到自信。


沙塵豹(EternalGreen) 於 2010-09-01 02:51 回覆:
謝謝您的啟發。台灣就是博士多,他們在各方面的確有不少「傑出」表現,多數還掌握著高等教育機制,也在政商圈內頗有影響力。可是他們在弱勢關懷、與普及教育上並沒多少貢獻,這並非他們不想改革,而是因為思考的空間裡有「障礙」。

在高等教育裡,論文數量、研究經費、精英學子、傑出成就、與得著獎項,才是關注的重點,這些與怎麼幫助弱勢與表現不好的孩子、怎麼提供技職訓練、幫他們找出特長,真是天與地的差別。依野豹看來,要博士關心弱勢,有本質上的困難,除非有什麼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