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03 14:24:02瀏覽1306|回應1|推薦2 | |
日本、香港、英國等報訊: 海爾集團將以100億日圓收購日本松下集團旗下三洋電機的家用、商用洗衣機、家用冰箱業務及使用SANYO品牌在東南亞四國的銷售業務,這是中國家電大廠首度大動作收購海外品牌。 該收購案包括三洋電機旗下九家公司,及2000名員工,其中日本本土企業三家、日本海外企業六家,涵蓋産品開發、製造廠和銷售等事業。 收購的業務主要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主要涉及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具體細節還在進一步協商,預計在今年9月底簽署正式協議。 有分析指出,海爾將活用三洋的技術和品牌,擴大日本等地的市場佔有率。 大陸家電觀察家認為,松下財報大幅虧損是出售三洋給海爾的重要原因。風光一時的三洋電機,目前賺錢的業務只剩電池,家用電器和半導體早已嚴重虧損,才會將松下拖入虧損之列,拋售三洋可能是壯士斷腕。 這項收購意味三洋將從日本和東南亞地區的冰箱、洗衣機事業完全撤退。目前三洋在日本洗衣機市占率約15%,在越南電冰箱市占率約30%,這些市占率都高過海爾在當地的市占率。 海爾洗衣機去年佔全球市場市占率9.2%,松下電器包括三洋在內佔5.5%;海爾冰箱佔全球市場市占率12.6%,松下佔4.4%。 產業的競爭背後是各國貨幣的競爭,由於日本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缺乏貨幣價格的定義權,這成為其家電產業的競爭力的不確定因素。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日元對美元已累計升值超過40%,這極大地打擊了其電子產品出口業務。 我的看法與感想: 在金融海嘯之後,許多人覺得中國是在靠內需,但是實情並非如此單純。 中國企業的海外擴張已經進行多年。 其實海外貿易和國力很有關係,特別是在並非完全自由貿易的國家。 中國企業的海外擴張,有國家的力量介入的痕跡。中國在以前冷戰時期,就是以第三世界的老大自居。中國的企業在非洲、歐洲幾個美國力量影響相對比較小的地方深耕。 這次海爾買三洋,主要的意義是中國企業向亞洲進軍,至少在白色家電方面,將取代日本在亞洲的地位。 28450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