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5/21 16:26:11瀏覽202|回應2|推薦0 | |
以下來自孫中山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國民黨之民權主義,與所謂「天賦人權」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適合於現在中國革命之需要。蓋民國之民權,唯民國之國民乃能享之,必不輕授此權於反對民國之人,使得藉以破壞民國。詳言之,則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而凡賣國罔民以效忠於帝國主義及軍閥者,無論其為團體或個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權利 我認為這可以作為《反滲透法》的依據 孫中山的這種憲政思維,德國憲法才有,其他國家沒有這種憲法的自我保護功能。 馬英九的思維,想把《中華民國憲法》當作是「台灣和中國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是站不住腳的。 絕大多數的中國人現在都是「反對民國之人」這些中國人不該享有民國之民權。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才是孫中山的憲政主義的精神 習近平發動台海戰爭,就是在破壞民國 現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如果跟中共隔海唱和,就是「賣國罔民,效忠對岸的中華帝國主義,都不該享有中華民國保護下的自由及權利」 -- 孫中山《三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之前途》: 凡是革命的人,如果存有一些皇帝思想,就會弄到亡國。因為中國從來當國家做私人的財產,所以凡有草昧英雄崛起,一定彼此相爭;爭不到手,寧可各據一方,定不相下,往往弄到分裂一二百年,還沒有定局。今日中國正是萬國眈眈虎視的時候,如果革命家自己相爭,四分五裂,豈不是自亡其國。近來志士都怕外人瓜分中國,兄弟的見解卻是兩樣。外人斷不能瓜分我中國,只怕中國人自己瓜分起來,那就不可救了。 孫中山預言了習近平這種「把改革開放的成果據為己有」的皇帝。 習近平把中國當作自己的私人財產,最後死後,一定是草眛英雄崛起,彼此相爭的時代。 萬國虎視眈眈,依舊不變,發動台海戰爭,就是中共在自亡其國。 台灣也是一樣,外人也不能瓜分台灣,就只怕台灣人自己分裂,為虎作帳,那就不可救了。 -- 一為糾察權,專管監督彈劾的事。這機關是無論何國皆必有的,其理為人所易曉。但是中華民國憲法,這機關定要獨立。中國從古以來,本有御史臺主持風憲,然亦不過君主的奴僕,沒有中用的道理。就是現在立憲各國,沒有不是立法機關兼有監督的權限;那權限雖然有強有弱,總是不能獨立,因此生出無數弊病。比方美國糾察權歸議院掌握,往往擅用此權,挾制行政機關,使他不得不頫首聽命,因此常常成為議院專制,除非有雄才大略的大總統,如林肯、麥堅尼、羅斯福等纔能達行政獨立之目的。 台灣的國會沒有監察權,其來有自。因為孫中山覺得不該讓國會權力太大。 現在要擴大國會權力的國民黨,其實違背了孫中山的遠見與理想。 當國會有了調查權,會不會挾制行政機關,這反而是民進黨的憂慮 這個問題,在美國似乎不嚴重 目前來看,美國人【產生少數總統】的問題或許比較大。 -- 對台灣基於目前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下的憲政體制,已故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也有描述過他的憂慮《朱雲漢:台灣民主發展的困境與挑戰 》: 最嚴重的問題是行政權與國會多數決機制可能經常會出現脫鉤的情況,使得政治僵局不斷出現。盡管修憲後直選制度的引進讓總統在形式上取得比行政院長更直接的民主正當性,但是憲法有關行政權與立法權運作的基本設計並沒有改變,行政院仍是最高行政機關,政府體制的運作仍是以行政院向立法院負責為主軸。 在我國的憲法體制下,建立內閣與立法院多數間緊密的政治連結要比法國第五共和體制還更為迫切。因為,行政院幾乎沒有任何節制立法權的憲法機制,不像法國第五共和憲法對於國會立法權的行使界線有列舉事項的規範,並賦予內閣得要求國會優先表決政府提案,以及對政府提案進行全案表決等介入國會議事的權力;因此,如果缺乏穩定的立法院多數支持,行政院在施政上必然是寸步難行。 另一方面,在我國憲法體制下,總統並不必然享有多數民意的基礎,也沒有主動改造國會結構的憲法權力,因此無法給予內閣有力的政治支撐。所以為了有效的民主治理,行政權的組成仍必須與國會的多數決機制相連結,而不是依附於總統的民意基礎之上,更無法依托於僅代表少數民意的總統。 目前看來他的憂慮逐漸成為賴清德內閣的現實。 賴清德的內閣,應該是一個聯合內閣,可以釋出法務部長和NCC主委,不然必然窒礙難行。 台灣民眾黨選擇和中國國民黨一起【推動國會改革】,是正確的使命,也是正確的策略。 國會改革,讓權力來自人民,是捍衛民主政治的行動
全案表決,並不違法,而且條文早就眾人皆知,根本毫無黑箱的問題。 儘快通過,長痛不如短痛才是明智之舉。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