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英華威 轟能源政策搖擺 沒誠意
2009/04/15 21:55:56瀏覽337|回應0|推薦0

全國能源會議今天登場,德國風力發電大廠英華威,卻搶先放話,痛批台灣再生能源立法進度延宕,並揚言撤資,昨又刊登晚報頭版廣告抨政府再生能源法政策搖擺,對產業扶植和購電補貼誠意不足。

昏庸無能63

【蘋果4.15.2009摘要】全國能源會議今天登場,德國風力發電大廠英華威,卻搶先放話,痛批台灣再生能源立法進度延宕,並揚言撤資,昨又刊登晚報頭版廣告抨政府再生能源法政策搖擺,對產業扶植和購電補貼誠意不足。

英華威昨以「這真的不只是英華威的事!」為題刊登半版廣告,宣揚「再生能源可作主要發電形式」等五大風能優點,有助台灣早日脫離對燃煤、汽電等化石能源發電的依賴度等,希望引起社會大眾注意。 

該公司副總王雲怡昨表示,從2001年進入台灣以來,英華威總計投資三億歐元(約一百三十四億元台幣),在苗栗、台中沿海及彰濱工業區共有三座廠、約八十八支風力機組,是台灣最大也是唯一的民營風力發電公司。

以風力發電而言,每度電至少要2.8才有獲利空間,但台電只願以二元收購,讓公司虧損,王忿忿不平說:「台灣政府給的價格不合理,台電以一度4.7元買天然氣發電,以2.3元買燃煤發電,卻只肯用二元來收購民營風力發電,等於逼業者出走。」他強調,公司實在是撐不下去,除暫停今年注資一億歐元(約四十四點六億元台幣)的桃園廠擴充計劃,不排除撤資

王雲怡並舉例,台灣綠能產業中,太陽能去年產值高達九百億元,風力卻僅十九億元。他認為台灣太陽能產值之所以突飛猛進,是因德、日政府大力扶植,採購台系光電板而造就;反觀台灣政府介入風力發電力道不足,對業者不盡公平。

經濟部官員認為,最大關鍵其實在於《再生能源條例》尚未通過,一切制定都無法源依據,未來若有法源基礎,將可按照學者專家設定的公式去計算,有助於解決爭議。

德商英華威風力發電集團以《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遲未通過等理由,揚言退出台灣市場,引起媒體廣泛討論,新聞局長蘇俊賓昨表示,全國能源會議今開幕,要等會議結束後,再將達成的結論納進《再生能源條例》草案,屆時再積極推動法案,「我們不會在此時提出來。」

民進黨團幹事長李俊毅則表示,上屆立委歷經多次朝野協商,「各黨團都已簽字,唯獨國民黨團,導致此案擱置。」他質疑背後有利益團體運作,馬政府應為英華威的撤退道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在立法院躺了多年,歷經民進黨執政時期,立法進度始終拖延不明;換了國民黨執政,但立法進度卻依舊推遲。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說,黨團將請政院說明清楚,留住廠商投資台灣。 

民進黨立委田秋菫昨再度催生《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並痛批馬政府綠色能源政策只是玩假的。她說,經濟部曾初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一旦上路,至少可帶動台灣二、三千億元產值,還可增加二千多個工作機會,呼籲國民黨團不要為顧慮少數委員,而錯失福國利民的再生能源法案。


【工商時報2009.04.15摘要】再生能源條例,這個法案不像其他法案,存有朝野藍綠之間的歧見,各黨派對於完成立法應算是有相當的共識,因此癥結並不在於政黨對立,而是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卡住。

由於再生能源條例將設有補貼條款,於是各路人馬紛紛搶進,除了風力發電業者,太陽能、水力、生質能業者也都想要分享補貼的好處,甚至連稻殼汽化發電、地熱發電、潮汐發電,也都有人想要開發,好爭食補貼大餅。又牽涉到不同類型的再生能源電費計價問題無法獲致共識,以致草案從民國91年送到立法院,迄今已逾714個會期,立法院還是無法「喬」好。如果這種基本情勢無法改變,業者只好選擇退出。

另方面,在面對石油、煤、天然氣等能源,兼有資源枯竭排碳的雙重不利前景下,發展再生能源,其產業前景自然受人矚目,自然也是潛力十足的新興產業。為了落實節能減碳,包括提高能源效益、研發不排放碳的能源新科技,以至碳排放權的國際交易機制等,以台灣的科技實力,也都有可以插足開發的空間,但確需要再生能源條例的儘速立法,提供產業發展的誘因與配套,才有茁壯之機。 

回顧再生能源條例遲未能完成立法的個案,的確凸顯立法院立法效率不彰的事實。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評比各國的世界競爭力排名,台灣在55個受評經濟體中雖然還可以排在前三分之一,但在有關政府政策方向的一致性上,卻只能排名後段班。

馬政府不論是要實現其在能源方面的競選政見,抑或要展現其完全執政的效能,繼續讓再生能源條例躺在立院,絕對只會招致更多的抨擊。這個法案能否在本會期完成立法,的確是觀察評鑑馬政府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經濟日報╱何孟奎/4.15.2009摘要】諾貝爾慈善基金會主席麥克‧諾貝爾15日表示,大型發電廠中,除核能以外,風力顯然是最合理可行的選擇;風力發電缺點是來源不穩定,以及昂貴的興建架設成本,不過,風力發電不會產生溫室氣體,來源成本是零。


【李宗祐/中國時報2009.04.15摘要】全國能源會議,提議現有三座核能電廠延役廿年,及自二年起逐年在現有廠址新建完成一部機核機組。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徐光蓉指出,政府以因應氣候變遷為由召開全國能源會議,都是為擴張核能發電藉口,將使人民承受更大的核能災害風險! 

徐光蓉強調,「新核能科技與產業發展」,與會人士就現有三座核能電廠延役,和在現場廠址逐年增設新核能機組的提議,並未具體達成共識,僅被列為「其他意見」,但主辦單位還是決定以分組結論,提到大會討論,開這樣的會實在太無聊了,也凸顯政府本來就企圖透過全國能源會議,為擴張張核能發電背書,「他們如果執意要這麼做,就不要找去開會!」

徐光蓉指出,環保團體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確保現有核能電廠的運轉安全,台灣就這麼大,為什麼要一直擴張核能發電,讓人民承受更大的核災風險?更何況政府到現在還找不到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為什麼一直要蓋新的核能電廠?最終處置場是處理核能發電廢棄物的廁所,「沒有廁所,怎麼成為一個家呢?


分析評論:

1.      曾子:「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也。」意思是,曾子認為,人只要能夠自我要求嚴格,就可以理直氣壯。如何自我要求呢?孟子說:「學而不厭,教而不倦。」學而不厭的人,才能產生智慧,教而不倦的人,才能理解事情的重點

2.      孟子:「一個人會有偏見,就是因為知識不夠,某些部分很無知;一個人說了一大堆講不到重點,就知道他一定沉溺在某種欲望當中;一個人做事不公平、講話不公正,就知道平常生活不按照學術道理;一個人如果言詞閃爍,一定是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情,所以心虛。」「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3.      人的內心欲望如何,就會反應出他的行事作風,最後就會壞了大事。「詖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

4.      立法院的這些立法委員,不是知識不夠,就是貪圖權力欲望,不然就是收了別人的錢,不然就是跟別人上床。一個法案會延宕七年,就知道有太多卑鄙的人性,混雜在生活與工作當中

5.      414日晚間TVBS的新聞,高金素梅帶著竹聯幫大老趙爾文,去立法院參觀,還故意讓記者媒體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這個動作是什麼意思?

6.      高金素梅在警告所有的新聞媒體記者以及藍綠的官員,還有李鴻源的元配,誰敢再說對高金素梅不利的話,竹聯幫就會特別去關切你們的生活起居。這樣子社會大眾懂了沒?

7.      趙爾文是不是深藍的?

8.      為什麼我們選出來的立法委員,素質這麼差?只懂利益算計,無理性的杯葛?卻不去思考台灣未來二十年、五十年的長期發展?

9.      主因一、各政黨的黨主席,知識水準不足,他無法分辨誰是有知識水準,誰是沒有。主因二、上樑不正下樑歪,這些立委的大學教授以及父母的知識水準不足,沒有辦法以身作則,也沒有能力教好兒女。

10.  主因三、新聞媒體主管的知識水準不足,他們的大學教授與父母知識水準更差。

11.  主因四、社會大眾沒有養成終身學習,五育並重的生活習慣。

12.  社會大眾,為什麼沒有辦法養成五育並重的生活習慣?主要原因是因為歷屆的教育部長知識水準太差,他們都不會寫國際學術論文,都沒有國際學術地位,也缺乏實際的教學經驗,也沒有得過師鐸獎。我們的教育部長,應該要選有得過師鐸獎的人來擔任才對。

13.  高金素梅會情緒、欲望失控,除了自己的知識水準問題以外,新聞媒體也大有問題,我們的報導都沒有教育價值,沒有辦法啟迪人心,也沒辦法增長人的智慧,所以,高金素梅不管讀再多的報紙,知識水準都不會提升,理性就不會增加,當然就情緒失控,欲望失控。

14.  特別是壹週刊跟蘋果日報,總編輯跟社長都是好色之徒,他們不但喜歡報情色文化,還會去取笑別人,問題是這又是他們自己很喜歡的事情,他們的思想在字裡行間,完全散播出來,這當然跟他們的父母與大學教授有很深的關係。

15.  事實上,高金素梅的私生活根本不值得報導,新聞媒體應該去對每一位立法委員專訪、錄音,問他們為什麼不通過能源法案、減碳法案?讓全國的百姓增廣見聞。結果不是這樣,媒體主管都喜好情色新聞,莊素玉一定不敢否認。

16.  趙爾文是什麼身分背景,根本不重要,新聞記者應該問趙爾文,對於那些立法委員不通過能源法案,你的看法如何?記者應該讓全國的人,包括黑道老大,都要關心台灣的能源問題。記者還必須要問他,王金平對能源法案毫不關心、不負責任,趙大老應不應該去關切關切?

17.  理不直,自然就氣不壯,平常就不關心環保問題的人,碰到任何人都不會問環保相關的問題。馬英九如果平常就很關心能源法案,應該三句不離本行,可見得,他平常都不關心。

18.  曾子說:「自反而縮,才會產生勇氣與道德感。」所有人想到自己在消耗地球資源,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在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反省足夠了,就會對環保議題理直氣壯。對環保議題不能夠理直氣壯的人,都是反省能力不夠的人。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rkKnight&aid=2853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