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維護本土產業 馬政府光說不練
2009/04/12 00:39:47瀏覽324|回應0|推薦0

台灣本土製造業的最大困境,就是兩岸經貿太頻密,導致中國製產品無論從合法或非法管道,很容易大量傾銷進入台灣市場。這些問題迄未改善,馬政府卻進一步要與中國簽署各項開放市場協議,等於要殲滅自己的傳統產業

不沾鍋系列11

 

【蘇永耀/自由4.11.2009摘要】台灣本土製造業的最大困境,就是兩岸經貿太頻密,導致中國製產品無論從合法或非法管道,很容易大量傾銷進入台灣市場。這些問題迄未改善,馬政府卻進一步要與中國簽署各項開放市場協議,等於要殲滅自己的傳統產業

本土業者代表,昨面見陸委會主委賴幸媛陳情,除獲得空泛的承諾外,業者的生機仍然混沌黑暗。業者私下形容,曾與他們並肩作戰的「賴立委」,成「賴主委」後,反而綁手綁腳,雖不忍苛責,但也難掩失望。事實上,賴幸媛不敢公開坦承,兩岸經貿大門完全打開後,就是這些業者的消失之日

所謂救濟措施,只是延緩時間。尤其,馬政府宣傳兩岸經貿的好處時,常避談個別產業狀況,多用「整體」利益的模糊語言。外界質疑後,官方最近改變說法,用「公平貿易」來形容目前推動的兩岸經貿關係。但內行人均知,如以世貿組織規範,台灣在雙邊貿易不僅享鉅額出超,對中國的限制措施也大過對岸。如果真談公平,台灣恐得開放更多

按馬政府推動的ECFA,對台灣不利的,都將延後或加以限制,這將是更「不公平貿易」?在這樣的脈絡,要中國同意與配合,豈非等同於台灣必須向中國乞求?這是基本經貿常識,官員不該用一些政治語言騙民眾。

面對中國的貿易傾銷,馬政府不僅無力保護本土業者,也極度的忽視,否則,從去年五二至今,兩岸簽署的六項協議,有哪一項是有助這些業者?打算洽簽的ECFA,也是以石化業等大財團利益為優先;這個以「人民有利」自居的馬政府,在其眼中,要捍衛的人民,恐也只有一小撮人。


〔王孟倫/自由4.11.2009摘要〕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真有如馬政府宣稱的急迫性嗎?根據學者的研究資料顯示,我國主要競爭對手應為日、韓,非東協國家,但東協加三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簽訂仍遙遙無期。因此,官方的說法有高估與誇大之嫌。

政府一再說,明年上路的東協加一,將會嚴重衝擊國內經濟,因此必須趕快與中國簽訂ECFA;不過,清華大學社會所兼任助理教授洪財隆,提出四項研究觀察,強調「東協加一」FTA對台灣的影響,並非像官方說法如此嚴重。

洪財隆指出,首先,台灣出口到中國「HS六位碼」前一百大產品,與韓國出口中國前一百大產品比較,重複高達六十一項,其次為日本的四十六項。但東協主要六國與台灣重複項目,則只有介於十一項到三十二項;若再扣除被中國列為敏感性,無須於2010年起關稅馬上降至零,以及屬於免關稅的電子資訊產品後,重複的產品項目更少,僅有七項到廿一項之間。「這顯示台灣在中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韓國與日本,並非東協國家」。

其次,在上述重複產品中,主要集中在石化與塑化產業,台灣在這方面產品的競爭力,高於東協國家,即使未來面臨五到10%關稅不利局面,也不易被完全替代。

第三,多數中間產品或零組件,都有退稅制度,這會進一步減少關稅差別幅度。第四,多年來台商對外投資的第一與第二位,即分別落在中國與東協各國,許多大企業也紛紛採取兼顧市場與風險的投資策略,又再度降低東協與中國的FTA對台灣產生的副作用。

此外,官方還有種說法是,即使東協加一對台影響較小,但東協加三(東協加中、日、韓)將在20122015年成立,台灣須與中國簽訂ECFA、提早因應。對此,洪財隆反駁說,這種說法也與事實不符,因為日本對中國在區域影響力,一直心存疑慮,使得「東協加三」FTA難以成局,更無任何時間表;他表示,日本要的是「東協加六」(再加入紐、澳與印度),如此涵蓋國家與規模更大,要談FTA更是難上加難。既然「東協加一」對台灣影響有限,而「東協加三或加六」則是遙遙無期,顯然就沒有簽訂ECFA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李欣芳、張茂森/自由4.11.2009摘要〕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回信給馬英九總統,質疑馬政府的兩岸政策是「冒進式的開放」,其中ECFA還未出場,就蒙上黑箱的陰影。蔡並強調民主不是握手寒暄,而是理性辯論,總統府如果明確回應二階段民間國是會議結論,她願以公開辯論的對話形式,進行朝野互動。

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昨公布蔡英文回信內文,並派專人將信送到總統府。蔡在信中指出,新政府執政後,各項經濟指標下降,人民痛苦有增無減。除國際因素外,問題的根源更在於政府判斷失準、政策無效、決策混亂

ECFA問題影響深遠,引發社會對立,弱勢產業與勞工大眾陷入恐慌,但馬政府迄無完整評估,總統說要凝聚共識,卻又說非簽不可;總統說要循序漸進,卻又說有急迫性;總統說要廣結善緣,卻又一味押寶中國。兩岸政策本應步步為營,但新政府卻把中國當作台灣經濟唯一出路,冒進式開放,高估中國善意、低估國內分歧。她希望馬總統能參加今天的民間國是會議,傾聽人民的聲音。

蔡直言,馬英九只顧到擴大對中經濟交流獲取利益,完全沒有想到維護台灣主權,不但默認胡錦濤「一中」原則,也把中台關係矮化為「中國的地區與地區」,不談主權而和中國締結經濟協定,台灣勢必香港化,這也是在「一國兩制」下被併吞第一步。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rkKnight&aid=28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