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不是可樂的零卡可樂,變成會回甘的烏龍茶故事
2015/09/20 23:51:37瀏覽172|回應0|推薦0

零卡可樂看起來像可樂的樣子,喝起來也像可樂,
但本質卻不是可樂。
烏龍茶雖然看似平淡無奇、索然無味,不像含糖飲料那樣吸引人,
小口啜飲,卻可以回甘。
到底是騙人的碳酸飲料,還是烏龍茶呢?

故事要從這裡說起:
最近我遇到了身份認同的問題,
看著自己,我不知道自己是誰。
這個周末,我來到了北市附近的一個小郊區,
雖然這個小郊區到捷運站不到五分鐘,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在這裡經歷到的。
經歷了什麼呢?
我聽了一些專講、唱了一些歌、認識了一些人,
以及,我的心重新被安慰了。

嗯...
這樣好像跳得有點快,那我們必須回到身分認同這件事上,
怎麼說呢?
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些身份是自然的,
像是我是我父母的兒子、我弟弟的哥哥這種可以不假思索的身份,
但也有一些像是在某個時間點就突然成為的身份,
或者非自然因素、但一出生的時候就擁有的身份,
當遇到這樣的身份臨到時,我就產生了認同的問題。
特別是在身邊的人很習慣我的某一個身份,
但我很不習慣的時候。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好幾年,
特別是當自己成為大學生的那一年,
當我知道再過三年後我即將會再有一個不是那麼多人有的稱號時,
我是焦慮的。
因為我覺得那樣的身份與我應該是很遙遠,
但時間過得很快,這個身份在我升大四的時候悄悄臨到。
起初我對這樣的一個身份覺得無感,
但當某一天學校的牧師(我們學校是基督教大學)
用一個我沒聽過的英文單字開始稱呼我的時候,
我這下才知道,原來事情大條了...
我開始因為這一個「身份」,被邀請加入很多的工作當中,
並且也因為這一個身份,有一些人開始與我接觸。
當時對我的衝擊不小,
因為我是已經多麼的習慣自己一個人在角落當石頭,
突然間變成鎂光燈下的其中一員,
我一度因著令我感到不真實的經歷而感到錯亂。
在許多人的場合當中,我變得不太會介紹自己,
因為我不知道如何表明我是哪個我...

當我在不知道改扮演什麼角色,但卻什麼角色都扮演不好的時候,
我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不是,
似乎這時候用什麼稱呼叫我,我就可以變成那一個人,
「我」,好像就從此真正的消失了....
因為就連對自己的身份都沒有什麼把握,我感到自己好像什麼都做不好,
似乎,錯亂的自己好像沒有那麼值得愛,
自己的情緒、思想、行為,在身邊的人眼裡一再跌倒,
好像,我再也不能滿足我對我自己的期待了。

正當我對自己的價值建立在自己的眼光之際,
我來到了北市附近的這個小郊區,
在這裡我聽了一些專講、唱了一些歌、認識了一些人。

其中,
阿點的故事與我的經歷產生了強而有力的共鳴,
橘子跟旅美投手的故事大大激勵我,
婷姊的分享讓我感到自己並不孤單,
盒子魚真切的導引與反饋讓我感到支持的力量,
阿慧的故事讓我重新看到溫暖與盼望。

我聽到了不同人在自己部分生命歷程中的點滴,
然而,我被這些人的生命故事影響了。
那是一種很深的被了解以及被接受,
以至於我的心,再次被安慰。

故事說完了,場景再拉回到零卡可樂與烏龍茶這件事情上,
到底是可樂,還是烏龍茶呢?

嗯...

如果有一個人,將某種飲料,倒到一個容器裡,
當這一個容器是不透明的、杯口被封起來,只剩一個小洞,
這時候要如何確認這一杯飲料是什麼呢?

原來,讓人喝了就知道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