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46》恍惚交錯的記憶擬像: 電影欣賞專文5
2007/05/16 00:40:02瀏覽2184|回應0|推薦2

四、結尾:後現代城市影像閱讀

 「後現代」論述對於西方傳統道統文化提出批判,抗拒中心論述的存在,並試圖顛覆西方文化現代性之精神,以開放及接納不同的論點及文化。李歐塔在《後現代狀況》(The Postmodern Condition)一書中提到「後現代」並非只論述歷史上的某段時間,而是反省「現代性」所引發各種偏頗問題的思索(註27)。一般而言,後現代與現代主義彼此的關係十分弔詭,是延續又是質疑,因為它企圖在現代主義的架構中,進行顛覆及批判。後現代現象中最基本的主題即是「擬像」,而「電影」就是超寫實的「擬像」藝術。布希亞及詹明信皆嘗試將後現代主義理論形成廣泛的文化邏輯,並將它運用在電影的相關論述中:當前文化和社會的斷裂及歷史意義的抹煞,因而出現擬像的懷舊文化,來呈現虛擬與真實的矛盾,並分析精神分裂式的雙身主體;後結構主義的機率與不確定性,恰可解讀後現代時空無從描繪的恣仿特性,及全球認知地圖的概念。

 佛洛伊德1914年的〈無意識〉("The Unconscious")提出了「物慾」(thing-presentation)及「字慾」(word-presentation)來區分知覺與語言的概念。「物慾」可由聲音、觸覺、運動感官及視覺元素構成,這些構成元素以視覺元素為主導,彼此溝通。透過視覺形式的影像觀看,展現潛意識的慾望,這種力比多(libido)的驅力,附著在影像而非文字。卡佳.絲爾薇曼(Kaja Silverman)在〈銀河〉文章中解釋這種潛意識與記憶的關係:「無(潛)意識所製造的知覺或是事務表象是透過記憶而完成的,而且只有在內在與外在的經驗交會時,這些知覺才會產生,這些交會處,稱為『記憶痕跡』」(38)。王家衛以一種迂迴曲折的視覺象徵語言,在潛意識流動記憶「開闢之路徑」(Bahnung)上,建築通往內在慾望的道路,呈現作家周慕雲的知覺記憶,它並非線性的道路,而是座落在空間與時間交叉點上。誠如絲爾薇曼所說的:「每一個主體『開闢的路徑』的痕跡有時會像是感情的銀河,橫越過去時光的星空。」

 詹明信在2003年《批評研究》發表一篇名為〈時間性的終結?〉("The End of Temporality?")的論文,文中對於後現代社會的文化徵候提出批判,尤其關切時間與空間的共生關係。他指出,若以時間為中心的現代主義已消失,而後現代主義興起所帶來強化空間領域的訴求聲勢似乎已超越了時間論述的現代主義,那麼是否「時間」的論述會被後起的「空間」概論所取代?對於這個答案,詹明信的態度顯然是否定的,他認為「時間」的論述表達主體內在的慾望與意識,而「空間」概論可由個人的主體擴展至城市或全球不同族群的關懷,兩者之間的關係應互為表裡。在詹明信及布希亞的觀點裡,空間、時間、歷史及回憶都成了「擬像」新美學所欲拼湊的主題。

 在王家衛《2046》中,記憶取代了真實,恣仿的時空成為影像的正文,想像成為意涵的承載體。王家衛影像中的記憶擬像來自記憶中的香港,藉由現實的經驗及自身認知的建構,將香港轉化為意識形態的場域,在現實的環境裡提供虛構的時空經驗。王家衛的影像世界由真實環境投射出虛構「擬像」的辯證時空。現今社會因受後現代文化的影響,真實空間常被虛假的表象所阻隔而無法辨識,因此,閱讀王家衛影像應試圖從其對時空隱喻如回憶、歷史、及認同等象徵中尋找流動記憶之「開闢之路徑」,才能閱讀到他影像中後現代性城市的內涵。

神有能力使時間倒流,使過去代替未來,菩提樹下的微笑嚇退屠刀;十字架上的愁眉招來了滾滾響雷。無從臆測:又何必將一個「?」解剖(《酒徒》44)。

註釋

1.王家衛1958年生於上海,五歲隨父母移居香港,於香港理工學院美術設計系畢業後,加入編劇訓練班,並參加編導工作。1988年首部電影《旺角卡門》嶄露頭角,1990年的《阿飛正傳》確立他在香港影界舉足輕重的地位。之後,成立澤東電影公司拍攝《東邪西毒》,該片對武俠類型電影特殊的敘事手法,雖引起兩造不同的看法,但在香港卻得到許多獎項的肯定。1994年的《重慶森林》公認為其作品中最容易為觀眾所接受的佳作。1995年的《墮落天使》因其廣角鏡與手搖風格的拍攝手法,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中受到眾人的矚目。1997年的《春光乍洩》描寫同志題材,使王家衛成為首度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的華人。2000年,《花樣年華》該片男主角梁朝偉獲得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之殊榮。2004年完成之《2046》,花費五年的時間拍攝,集合中港台日大卡司的演員,許多影評人稱該片為導演歷年作品之大結合。另外應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之邀,拍一個三段式的電影Eros,中文譯為《愛神》。除了在拍攝電影上的卓越成就外,王家衛提攜後進,曾擔任《天下無雙》及《地下鐵》的電影監製。

2.王家衛導演曾被《視與聲》(Sight and Sound)選為「1990年代的代表人物」;《視與聲》並於2002年選出英國影評人心中二十五年來的十大導演,王家衛名列第三,僅次於美國導演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及波蘭導演奇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王家衛相關電影論著如下:外文專書Jean-Marc Lalanne等人著的Wong Kar-wai,Stephen Teo的Wong Kar-wai及Tony Rayns的Wong Kar-wai on Wong Kar-wai;香港大學出版《東邪西毒》及《春光乍洩》兩部專書,潘國靈及李照興主編的《王家衛的映畫世界》;大陸出版張立憲編《家衛森林》、栗米編著《花樣年華王家衛》;特闢章節討論王家衛書籍如楊遠嬰著《華語電影十導演》及劉一兵及張民主編的《虛構的自白》等書。

3.自1988年導演拍攝其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至2004年《2046》計十六年。

4.王家衛截至2004年共有九部電影作品:1988年的《旺角卡門》、1990年的《阿飛正傳》、1994年的《重慶森林》、1994年的《東邪西毒》、1995年的《墮落天使》、1997年的《春光乍洩》、2000年的《花樣年華》、2004年的《2046》及與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及美國導演蘇德堡(Steven Soderbergh)所拍攝的三段式電影《愛神》(Eros)。

5.後現代主義思潮起源於1930年代,形成於1960年代,至1970年代時結合攝影與建築等不同藝術範疇,1980年代則與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文化研究等相關議題結合,至今已成為泛文化的當代思潮。早期的後現代論述多侷限於思潮和風格的研究,如哈山(David Hoeveler)的《後現代的轉向》(Postmodernist Turn)鋪陳後現代主義的思維發展歷程,而1980年代在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李歐塔(Jean Francois Lyotard)、及哈維(David Harvey)等人的論述影響之下,對於後現代主義與後現代性的定義有了新的解析,雖然二者之間有重疊之論述,但大體而言,後現代性的論述探討後現代社會的經濟與政治結構;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則研究後現代社會中各種多元的文化現象。

6.《重慶森林》的敘述結構以兩段不同場域的故事,來敘述香港城市中不同角隅的異質性;九龍的重慶大廈,擠滿了低收入居民,不僅是女毒販與不法份子的交易場所,也是她與探員223邂逅之處;而環繞在中環蘭桂坊的「午夜快車」速食餐店,則是個人主義薈萃的樞紐點,及愛情的補給站。兩段皆以警匪及愛情故事為中心軸,人物所處的大廈與速食餐店的地理空間,可分別代表殖民社會中不同場域的縮影版,共同恣仿出一個王家衛式的獨特都會空間,即使在困囿的生存空間中,仍顯露出人性中渴望感情的一線希望。

7.譯者將此單元稱為「空間恣仿」(spatial pastiche),以詮釋王家衛影片中所呈現的多元及多層次的空間交錯的影像手法,並呼應詹明信恣仿的後現代美學觀。

8.故事發生在1963年,報社記者周慕雲(梁朝偉飾演)到新加坡工作而認識職業賭徒蘇麗珍(鞏俐飾演)。短暫交往後,蘇因故離開新加坡而結束一段與周沒有結果的戀情。周慕雲回到香港繼續為報社寫稿維生,此時巧遇住在灣仔東方酒店2046號房舊識露露(劉嘉玲飾演),但露露不幸遭到情殺。爾後周慕雲住進酒店2047號房與酒店老闆的女兒王靖雯(王菲飾演)所住的2046號房比鄰而居。周慕雲以週遭的人物與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為題材,以住房號碼2046杜撰出一個未來的故事《2046》,內容描寫一群癡男怨女千方百計要去一個名為2046的地方,其中穿插了露露遭愛人情殺的情節。王靖雯有一日籍男友Tak(木村拓栽飾演),但因父親反對而分手,Tak因而回到日本,王也因此質疑世上是否有永遠不變的愛情而精神恍惚住進醫院。其後交際花白玲(章子怡)搬進2046號房,因與2047號房近水樓臺,二人亦有段情慾瓜葛,但還是以分手收場。周慕雲掛念王靖雯的病情,希望以過來人的身分寫一個故事《2047》,讓她明白男友的心情。或許是太投入,他發現故事其實說的是自己:「我開始幻想我自己是一個日本人……」王靖雯受到鼓勵,遠渡重洋到日本與Tak共結連理,留下周慕雲一人形單影隻。

9.《2046電影書》。春光映畫製作。台北:台視文化,2004。

10.1960年代首部曲《阿飛正傳》中的富家子旭仔(張國榮飾演)結識了舞女露露(劉嘉玲飾演)成為一對戀人,旭仔後來因遠赴南洋尋找生母而遺棄露露。但旭仔就像他口中沒有雙腳且一生不停飛翔的小鳥,倦了也只能乘著風的翅膀休息,當牠失去愛情時,即面對生命的終了。電影結束時,旭仔雖因故而遭黑道追殺致死,但由整裝待發的周慕雲(梁朝偉飾演)身上又似乎見到旭仔的身影。第二部曲《花樣年華》描述報社記者周慕雲與陳太太(本名蘇麗珍由張曼玉飾演)比鄰而居,兩人發現彼此配偶的婚外情,因憫生情,借由旅館2046房發展出一段不為人知的感情,情緣終了後,周慕雲將這份戀情埋藏在柬埔寨吳哥窟的牆洞中。第三部曲《2046》中的周慕雲由記者轉身為作家,周旋於眾情人間,彷如《阿飛正傳》中風流倜儻的旭仔,借屍還魂,遊戲人間。

11.《2046》中樹洞的比喻延續自《花樣年華》的結尾,周慕雲來到柬埔寨吳哥窟,將其與蘇麗珍的秘密埋在一個洞中。

12.《2046電影書》。春光映畫製作。台北:台視文化,2004。

13.Elizabeth Grosz. "Bodies-Cities." Sexuality and Space(Princeton: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 1992): 16.

14.這六個女人分別為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鞏利飾演的蘇麗珍、露露、白玲、王靖雯、王潔雯。

15.《重慶森林》223與663分別居住重慶大廈的旅館及中環蘭桂坊的寓所,《墮落天使》殺手與小偷賃居於旅店,《春光乍洩》黎耀輝(梁朝偉飾演)暫居於布宜諾思艾利斯的公寓,及《花樣年華》中周慕雲與蘇麗珍合租2046房。

16.《2046電影書》。春光映畫製作。台北:台視文化,2004。

17.詹明信著。《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吳美真譯。台北:時報文化,1998。

18.《2046電影書》。春光映畫製作。台北:台視文化,2004。

19.《2046》延續《花樣年華》中周慕雲緬懷與(梁朝偉飾演)蘇麗珍(張曼玉飾演)一場沒有結果的愛情。

20.《2046》中的露露來自於《阿飛正傳》中的露露,皆由劉嘉玲飾演,花名時而露露時而咪咪,是一位敢愛敢恨的現代女性。在《阿飛正傳》中她遠赴菲律賓尋找愛人旭仔;在《2046》中她在一場情殺中喪命於鼓手愛人(張震飾演)之手,而她所居住的旅館房間號碼就是2046。

21.侯檸檸著。〈《2046》成大眾電影:細數六個感受指標三個細節〉。《北京晨報》。

22.《阿飛正傳》中的旭仔自幼為母親拋棄,一身所願乃尋找生母所在,但生母卻不肯相認,使其墮落,而客死異鄉。

23.見尚.布希亞著,〈通訊狂歡〉,李家沂譯,《中外文學》24.7(1995):31-41。筆者將譯稿重新潤飾。有關〈通訊狂歡〉英文標題為"Ecstasy of Communication",筆者另譯為「物幻神迷」,以描述影片中人物在虛擬世界中的戀物情結。

24.本譯文由筆者自譯,請參考詹明信所著Postmodernism一書。

25.《2046電影書》。春光映畫製作。台北:台視文化,2004。

26.尚.布希亞著。《物體系》。林志明譯。台北:時報文化,1997。

27.Jean-Francois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1979. Lond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4.

參考書目

2046》。王家衛導演。梁朝偉、王菲、木村拓哉、章子怡等主演。香港:春光映畫,2004。

2046電影書》。春光映畫製作。台北:台視文化,2004。

《花樣年華》電影原聲CD。台北:滾石文化,2000。

《春光乍洩》。王家衛導演。梁朝偉、張國榮、張震等主演。香港:春光映畫,1997。

《重慶森林》。王家衛導演。梁朝偉、林青霞、王靖雯、金城武等主演。香港:春光映畫,1994。

《墮落天使》。王家衛導演。黎明、金城武、李嘉欣等主演。香港:春光映畫,1995。

也斯。〈王家衛電影中的空間〉。《王家衛的映畫世界》。香港:三聯書店,2004。14-25。

卡佳.絲爾薇曼(Kaja Silverman)。〈銀河〉。劉紀蕙譯。《中外文學》30.12(2002年5月):29-53。

李歐塔。《後現代狀況:關於知識的報告》。台北:實驗藝術叢書,1996。

周蕾。〈幻影學門〉。林建國譯。《中外文學》30.12(2002年5月):130-49。

尚.布希亞著。〈通訊狂歡〉。李家沂譯。《中外文學》24.7(1995):31-41。

──《擬仿物與擬像》。洪凌譯。台北:時報文化,1998。

──《象徵交換與死亡》。寧波:譯林出版社,2006。

張立憲編。《家衛森林》。北京:現代出版社,2001。

張志偉。〈王家衛的後現代城市超級市場〉。《王家衛的映畫世界》。香港:三聯書店,2004。26-41。

張鳳麟。〈《2046》-愛情和時間的永遠輪迴〉《王家衛的映畫世界》(增訂版)。潘國靈和李兆興主編。香港:三聯書店,2004。167-71。

詹明信著。《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吳美真譯。台北:時報文化,1998。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台北:合志,1989。

劉以鬯。《酒徒》。台北:遠景,1979。

潘國靈和李兆興主編。《王家衛的映畫世界》。香港:三聯書店,2004。

潘國靈。〈序一〉。《王家衛的映畫世界》。香港:三聯書店,2004。V-VII

嚴偉基。〈記憶像鐵軌一樣長-電影《阿飛正傳》與《2046》中的列車意像〉。2007 Symposium: Hong Kong in the Making Cutlural Studies in the Making。10 February 2007。

阿巴斯(Abbas, Ackber)。〈新香港電影與城市體驗〉。《明報月刊》33.4(1998年4月):31-34。

2046 Original Soundtrack. By Peer Raben, Shigeru Umebayashi. Rec. 1 Oct. 2004. Warner Music Taiwan, 2004.

Baudrillard, Jean.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L'Autre par Lui-meme. Tran. Bernard & Caroline Schutze. New York: Semiotext, 1988.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Tran. Sheila Faria Glaser.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 1994.

──.The System of Objects. Trans. James Benedict. New York and London: Verso, 1996.

Chow, Rey. "A Phantom Discipline." PMLA 116(2001): 1386-95.

──."Sentimental Returns: On the Uses of the Everyday in the Recent Films of Zhang Yimou and Wong Kar-wai." New Literary Hitory 33.4(2002): 369-54.

Deleuze, Gilles. "The Simulacrum and Ancient Philosophy." 1969. The Logic of Sense. Trans. Mark Lester. Ed. Constantin V. Boundas. New York: Columbia UP, 1990. 253-79.

Fenichel, Otto. "The Scoptophilic Instinct and Identification." Visual Cutlure: The Reader. Ed. Jessica Evans and Stuart Hall. London: Thousand Oaks, 1999. 327-39 

Freud, Sigmund. The Unconscious. 1915. New York: Penguin, 2005.

Grosz, Elizabeth. "Bodies-Cities." Sexuality and Space. Princeton: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 1992.

Hoeveler, J. David. The Postmodernist Turn: American Thought and Culture in the 1970s.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4.

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The End of Temporality." Critical Inquiry 29(2003): 695-718.

Durham: Duke UP, 1992.

──.The Geopolitical Aesthetic.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P, 1992

Kant, Immanuel. The Critique of Judgement. Trans. James Creed Meredith.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52.

Kristeva, Julia. "Fantasy and Cinema." Intimate Revolt: The Powers and Limits of Psychoanalysis. 63-80

Lyotard, Jean-Francois.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1979. Lond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4.

Rayns, Tony. "The Poet of Time." Sight and Sound 13/9(1995):11.

Teo, Stephen(張建德). Wong Kar-wai.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5.

Xu, Gang Gary. "Where Has the Aura Gone?: Reflections on Cultural Studies, Neoliberalism, and Literature as the Auratic Event."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同心圓:文學與文化研究》)31.2(July 2005): 15-39.

(談玉儀,華梵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lloway68&aid=96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