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廢除死刑?
2006/12/07 01:16:00瀏覽3|回應0|推薦0
近來廢除死刑的聲音再起,有反對、有贊同,但這之中一直有個大問題卻被廢除死刑的聲音給壓過去:被害人的權益。


在這個時代,我是不贊成死刑廢除的。

我認為廢除死刑很好,立意良好,沒有人可以剝奪任何人的生命。但是這必需有很多的前提,才有機會去談到廢除死刑的問題。

1.道德問題
現今道德淪喪已經是可預見的,從上至下,還能清醒的算是少數了,假若今日的社會,大家的道德觀念很高,每個人做任何壞事都會受自己良心的譴責,每個人的行為都是學習聖賢人的道理,那麼,死刑還需要嗎?因為大家的道德觀念高,即使任何的小壞事都會受到自己的良心譴責,這時候的法律規範意義就不是最高的標準了。

2.被害人的權益。
死刑不是近代才有,從古至今都有死刑,但是為什麼近代有廢除死刑的聲音呢?找找廢除死刑聯盟的資料或許有所答案,但幫助那些犯法而被判死刑的人述說權利時,這些被害人的權利在哪裡?加害者在犯罪之時,可曾想過日後會受的牢獄之災?我想加害者不至於完全不明白,加害者又可曾想過被害者活的權利?可能不曾想過,在嗔恨薰心之際,先得利益為先。今日廢除死刑的辯護者,可曾想過被害者的權利?甚至是法院遲遲只會發回更審,甚至是法務部不敢簽署判決,那麼法律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設立?這些不敢簽署、為受刑者說話的人,可曾想過今日講這樣的話,有助於社會?有助於被害人?還是只是一味無知的跟隨世界流行?

3.受刑人的自覺。
往往有的受刑人有自覺性,尤其過去沒接觸過宗教,在受刑時有機會接觸佛教或者基督教,瞭解該怎麼當個好人甚至自覺自己做錯事,而甘願受刑,我記得台灣有個例子就是如此,被判死刑的他,唯一認為能救贖的機會就是盡早執行死刑,這是受刑人的自覺,雖說死不是唯一的路,但是在目前的法律下,這是唯一能給受刑者一個小小贖罪的機會,自己坦然面對所犯下的錯誤,並且坦然的接受死刑,這種受刑人,我讚嘆他,因為他不但不受外界的誘惑,而是有自覺,過去犯下的錯,造成今日要受罪,這種坦然面對自己犯下錯誤的受刑人才更加令人讚嘆。

以上略舉三項前提,這種前提不見得對,但是可以思考、擴張,廢除死刑很好,在長遠的考量下,是不錯,但需要前提,否則目前廢除死刑則是無益於社會而已。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L4102&aid=20617219